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213)

走在前面的刘程然听着师弟的话听着听着不对劲,尤其是最后那一句,回头拍了下师弟脑袋:“你说什么!你长不大吗?没断奶吗?”

值班值久了的话,应该锻炼出老油条心态了:风来雨去,毫不惧怕,只知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只有新手会祈祷晚上没出事。

被师兄训了,孙玉波悻悻然带学生跑路先。

回到病区,见到了李启安同学。

“你不是有带教任务吗?你同学给你带。你们班辅导员说了,让机会给你们班同学试试和你一样差不多的跟班学习。检验他们有没有能力提早实习。所以我们科这个星期给你几个同学安排了夜班。”孙玉波介绍这事来龙去脉。

除了李启安,在四组的林昊和他们一组都是这星期值班。赵兆伟和班长岳文同排在下星期。

孙老师自己事先去忙了,把李启安交给了她。

“莹莹,今天有什么安排?”李启安问。

谢婉莹思考下怎么安排同学的学习任务,首先同学在临床学到什么程度了她需要确定,于是问个最简单的活计:“你知道怎么电脑输入医嘱吗?”

“应该懂一些。”李启安答。

“你不要和我说懂不懂,你要给我列举你懂和不懂的。”

李启安眨了下眼:哎,亲切的谢同学突然间变严厉了?

做老师了,谢婉莹前世带过学生,带的检验科不是做主带教,随便带带跟班见习实习的。可以说有点儿经验也不是有很多的经验。

上次林昊那样一说,她觉得也是。样样照顾叮嘱,会让这学生产生依赖性。像带她的谭老师孙老师,根本没什么照顾。尤其是谭老师,带学生是带了双手术刀眼在盯,让你做事是把你抛下深水池,好狠心的。

在谭老师的教学理念里:学生不捶打出不了成绩。

李启安拿出笔记本,翻开准备记录:“莹莹你给我讲讲怎么做,我记下来。”

这哪行?临床上的老师哪有空手把手教学生。医学生是成人不是婴幼儿了,进临床是徒弟了,不是在课堂上要听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这个事很容易,你只要费心点,多问问人可以轻易搞定。这样,你今天别陪我们去手术室,在病房把基础工作做好。今天的电子医嘱由你来输入。我相信你的能力。”谢婉莹指导下同学的学习方式,转身去忙其它事了。

第480章 护士姐姐向她告状了

望着她远去的身影,李启安傻站了一阵,才慢慢挪动脚步。

谢婉莹说容易,他怎么没觉得容易。来普外二他没干过这个事,他性格谨慎,没人教他他自我感觉没能做好。不是听说电子医嘱一样很重要吗?

平日里和同班同学接触的时间全在课堂上。谢婉莹了解到的情况是班上同学学习成绩均不差,对李启安有的是放心。

陪老师在手术室忙碌了一早上中午回到病房,被护士姐姐们围住了。

“你同学李医生跟你是不是?”

“是,姐姐。”谢婉莹答。

姐姐们七嘴八舌向她告状:

“你听好了,他输入的医嘱乱七八糟的,你最好亲自给他在电脑上审核一遍再给我们。”

“我们叫他改,他一直没改,人跑没影了。”

“你没告诉他怎么做吗?”

谢婉莹头懵了下,才意识到了护士姐姐们不满意她同学。

奇怪了,她到普外二来只花了半小时能学好电子医嘱。李启安一个早上搞不定?他来普外二见习有好多天了的。

返回医生办公室打开电脑,查看护士指出的电子医嘱错误。谢婉莹一时想不通同学的事,需要问同学。

掏出手机打了电话给李启安。

“莹莹,你下手术台了吗?我和赵兆伟在食堂吃饭。我给你打了个饭盒放在护士站了。你有没有看到?”李启安在对面说,对电子医嘱的事只字不提。

谢婉莹只好开门见山问他:“护士说你输错医嘱也没改。”

“没有。”李启安否认,“她们说了后我改了很几遍。因为莹莹你在手术室,我没法打电话及时联系你告诉你。”

“你考试能考九十多一百分,你听不懂她们叫你怎么改吗?”谢婉莹提出疑问。

“莹莹,考试是考试,干活是干活。考试可以刷题呢。反正,她们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她们说我错,我问是什么错,她们说两句不耐烦。我再问,她们让我回头问你,说她们没空。”李启安说了自己这方面的工作情况。

护士姐姐是忙,也要带自己的护士后辈,哪有时间帮医生带医学生。而且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完医嘱执行医嘱的。必须把错误的打回去叫医生改,不可能把自己时间浪费在帮医学生改电子医嘱上。

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谢婉莹发现自己之前想天真了。

事实上李启安从来的学习方式可能都和她不一样。李启安习惯刷题,她谢婉莹不喜欢刷题,喜欢读各种书本里角落上的信息。李启安可能习惯了模版参照和背书,她谢婉莹不是,更喜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

“你先吃完饭。”谢婉莹保持住冷静的思维,不能让同学和护士姐姐们起矛盾,否则一发不可收拾了。

“我吃完饭上楼和你说。”李启安点头,“你需要等我回头再帮你干什么吗?”

“不用了,我们下午再商量吧。”谢婉莹道,“谢谢你帮我打饭。”

“不客气。”李启安高高兴兴挂了手机。

第481章 像她的医学生难找

坐在他对面的赵兆伟一声叹息,听着他的电话感同身受。

“没法。”李启安摊下手,“科里的人是看我们两个人不行。觉得我们是内科生没打算怎么认真带我们。”

赵兆伟的手撑住脑袋,叹气叹到要得心梗了。他们来是想好好学,临床上的人却只要见他们动手能力不太行根本不让碰,怕他们出事。

莫怪之前有传言嘲笑他们八年班书呆子多。读书读的再好,没几个能像谢婉莹进临床适应快。

这边谢婉莹可以想象到小孙老师抱着肚子笑翻天的场景。

小谢同学,你总算体会到做临床带教的辛酸苦辣了吧。

你以为只是带个学生吗?你做老师的,学生出什么问题,责任需要你负责的。

老师眼里的医学生,最好是像她谢婉莹一样,认真负责,热爱医学,才华横溢,尊重每一位前辈,干活无比爽,能主动分担老师的重担了。

实际上,十个人中很难找到一个她这样的医学生。

下午,李启安来上班,问:“莹莹,下午需要我做什么?我再去输医嘱吗?”

“输电子医嘱时我陪你一块来,等你熟悉了再自己来。”谢婉莹和他商量,“我想想,你的擅长不该全浪费在这无聊的电脑事上。你看我们组病床里哪个病人你觉得好,你来管这个病人。给我们提点治疗方案。”

哎?李启安的手指拼命地扶眼镜:“你,你说什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