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255)

作者:肥妈向善 阅读记录

她不是样样自认对,是理智分析后认为对的去坚持。

“对,等到这件事发生了,我才知道你是这样的人。”张庭海承认自己完全看错她了。

“张医生,这些事情可能彼此有些误解,我回头和大师姐说,她一定可以理解你的。她是个好人,这点我给张医生你保证。”谢婉莹认真地说。

“不需要她是否理解我。”张庭海不屑道,“我和你一样,只认为对的要去坚持做而已。他人是否理解是他们的事。”

“可我想大师姐肯定想知道自己的前辈其实对她很好。”

张庭海貌似想对她白个眼,放弃了:“你想和她说就说吧。但是,她知道了,不努力去弥补自己缺点的话,别看她现在留在国协了,只是第一步而已,后面的路长着,到时候怎么升上去才是个大难题。她总不能一辈子做住院医师对不对。”

谢婉莹点点头:“我会和大师姐说的。”

“她——”张庭海再扫了扫谢婉莹的两只手臂,“先锻炼好身体再说吧,至少达到你这个水平。”

锻炼身体这个事,比学习更不容易。谢婉莹知道,有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去坚持跑步了。

送走了张医生,回到曹师兄的办公室,把b超单开好了让曹师兄签名。谢婉莹突然想到,任老师那边没打报告呢。要是以往的话,任老师早冲过来了。

“你任老师昨天去外地讲课,明天早上才回来。”曹勇瞄到她脸上的表情,给她说。

任辅导员不止是他们班上的辅导员,同时是解剖学界有名的大佬,出去学术演讲是常有的事。

原来如此,逃过一劫。谢婉莹想。

望到她脸上明明白白写了庆幸两个大字,曹勇和黄志磊忍不住要笑,没忘记她说过的要写一百份检讨。

庆幸没多久,电话来了。谢婉莹看到了手机上显示的联系人是辅导员,头皮一麻:“任老师。”

“你知道我出差是吧?我明早飞机到,你来机场接我。”任崇达给她下令,打算从下飞机的一刻起开始教育她。

“是,任老师。”谢婉莹接受老师的任务。

第575章 天降大任

明天没法陪胡大哥去做检查了。晚上,回到宿舍把b超单给了大师姐。

拿到检查单,柳静云内心里琢磨着明天怎么厚爱下男朋友。谁让今天胡振凡心虚,到现在都不敢给她打电话。

谢婉莹之后再给大师姐说了张医生的话。

柳静云听完,整个人愣了。

小师妹这事爆出来后,她察觉到之前好像误会张庭海了。

晚上入睡时大师姐在床上翻来覆去应该是愧疚。

第二天,柳静云决定给张医生打个电话致歉。

谢婉莹吃完早餐赶紧出发去机场接辅导员。

首都机场,人来人往。

手里拎行李袋,从出机口出来的任崇达很快在人群中看见了奉命前来接他的学生。

“任老师。”发现老师了,谢婉莹快步上前。

“拿着。”任崇达把“礼物”塞进她手里。

接到老师塞来的东西,谢婉莹翻开看了下,是几份需要翻译的稿件联系人。

老同学曹勇说了他直接资助贫困生的方式不对,他找到机会立马改改。

“这里头有长期需要翻译人员的期刊负责人,你可以联系他。”任崇达给她画重点。

“任老师。”谢婉莹不知道怎么感谢辅导员好。

“拿去办公室给你不太适合。我估计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任崇达说,“刚好我们在路上可以谈谈你这些问题。”

原来任老师叫她来不是为了批评她,是关心她学习生活。谢婉莹心里从忐忑不安变成了暖呼呼的风在吹。

“首都机场没来过吧?叫你来是让你别整天想着读书,顺便看看外面的世界。”任崇达说,带学生逛了逛首都机场。

“任老师,之前那件事我认真思考和反省了。”谢婉莹仔细考虑之下,决定对辅导员坦白从宽。

任崇达却说:“不用你检讨了。”

怎么回事,任老师不再准备批评她了?

任崇达从上飞机到下飞机,在飞机上闭目养神苦思冥想,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他这个学生属于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他怎想没用,是人生对他学生的锤炼。

做老师要有个平和的心态。任崇达一样在反思自己。

逛完机场,任崇达招了辆出租车,和学生坐上车回学校。路上聊了聊其他同学的问题:“李启安跟了你一段日子了,你觉得他怎样?”

“他很努力。”谢婉莹说。在她眼里,只要是努力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被尊重。

“你们今年毕业的师兄师姐很多留实验室了没能留在医院,你知道不?”

“知道,任老师。”谢婉莹能感觉到所有人的压力很大。

“我希望你们能大部分留在医院工作,毕竟实验室做研究不是你们当年进医学院报读临床做临床医生的主战场。”任崇达有些语重心长地和她说,“同学之间关心爱护是应该的,但是,有些时候适当的互相批评一样是应该的。我从你的老师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你不喜欢求助。”

第576章 前面车祸了

医学讲究团队合作。单枪匹马战无不胜这种英雄角色,在医学圈里不可能发生。

想想一个病人送来医院抢救,单独一个医生能做什么?抢救,更需要很多人多科协同。

以前她做的检验病理属于辅助人员的角色,不像现在学着做外科医生,实则叫做病人的主治医生。主治医生负责整个病人医疗团队的主导。需要其它科室人员帮忙的时候,必须求援。

什么时候该求助其他人,什么时候不该求助?仅仅是医学方面的问题吗?

资深的带教老师们通过这些日子对他们的观察得出了初步判断:她在关键时候该求助没求助。李启安刚好相反,属于经常求助完全没有独立能力。

当然,因为他们是菜鸟,需要经验的积累。像小孙老师前几天照样被施旭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刮过。

李启安的常求助会让老师不耐烦。她的不求助则会让老师提心吊胆。相比之下,老师们更挂心她的问题而不是李启安的问题。毕竟临床上多的是李启安这种慢半拍的学生。她却属于极少见的那种。

被辅导员点出了问题,谢婉莹回想着:那晚上要不是有黄师兄,她是不太可能给曹师兄打电话。如果黄师兄不来巡查,她也不会主动打住院总。或许她会找孙老师商量,可孙老师的实力不用说,没有曹师兄厉害。孙老师会不会继而找二线,不清楚了。

一圈一圈思绪整理下来,她大概是觉得不太好意思去麻烦老师和师兄。在这种情形下是有犹豫的地方。于是总想着自己或许能先尝试解决下问题。

“你成功了,自然不用说。如果你没成功,你打算求援吗?还是需要多试几次才求援?”任崇达的目光在她脸上尖锐地射了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