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任务通知,有护士一早在这里做术前相关准备。
不会儿,新入院的3床病人,一名五十几岁的女患者被病房护士领到了治疗室。
今早查房时讨论过了,这个病人在门诊做的检查,怀疑肺部有问题,收入院后做进一步检查。患者有做过x光,显示肺部有阴影。做了ct,怀疑有肺脓肿。这回入院后要再加做一个纤支镜。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不是做了ct吗,为什么要再做纤支镜?
ct算是间接检查。不像这种腔镜可以直接抓取人体病变组织做病理。病理才是诊断的金标准。临床上有的是这种病例,ct检查怀疑是良性,做了腔镜后发现是恶性。有条件的话,肯定要再做一个纤支镜排除。
况且,有些很早期的疾病ct照不出来,纤支镜这样的腔镜却能看得到找出来。
哪怕纤支镜找到的病灶和ct结果一致,非恶性肿瘤,若是肺部感染所致的疾病,可以通过纤支镜抓取标本去化验分析为何种感染,指导临床准确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纤支镜甚至可以直接给肿瘤和感染的肺做灌注药灌洗治疗。
纤支镜的适用范围多多。
如21床上呼吸机的患者发生痰液堵塞,护士吸痰采用的吸痰管短而粗,只能吸口腔鼻腔以及人体气管上半段的分泌物,下半段分泌物只能采用纤支镜来吸了。
这里一直说纤支镜纤支镜,纤支镜是什么?纤支镜是支气管镜里头的一种,算是最先进的支气管镜。和胆道镜一样,支气管镜分软管和硬管的。软管对人体伤害小,无疑,更先进的纤支镜是属于软管,价格昂贵。
于是,准备东西的护士对这些昂贵的医疗器械小心翼翼倍加呵护,在听到辛妍君要带着第一天刚来的学生操作时,有点点担心。
第1185章 拼命的内科医生
护士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个实习刚来这个科室马上进行临床操作能不能行?而且这不是普通的临床操作。
和在外科一样,写写病历搞文书之类,只要不是做侵入人体的医学操作,老师大体对学生的参与都比较放得开。因为那些操作哪怕出事都不怕,不关系人命。
在内科,腔镜类操作属于内科里头少有的侵入人体的医学操作,十分考验内科医生的重要技能。一般内科医生对这类操作都觉得很难,更何谈医学生。
内科医生毕竟和外科医生不同,在涉及人体解剖方面的动手能力肯定是要差一点的。这个差,不是说内科医生天生手不行,而是在医学的学习和工作上比起外科医生接触人体解剖的机会少很多,解剖玩得没有外科多,当然这种操作不太容易上手。像外科有自己的解剖标本室,内科几乎没有。
无奈的是,医学在发展,对医生的技能要求总体上越来越高。在外科,外科医生需要学会玩腹腔镜胸腔镜等。在内科,要求内科医生会懂腔镜。
内科医生可以不玩腔镜吗?可以,有的医院内科没有这些新技术。但是,当医生不学不做新技术,业务会被其它科抢了去,那直接关系到医生的钱袋子。
譬如支气管镜,在国协,呼吸内能做,心胸外能做,icu也能做。这种情况在其它医院一样常见。说明新业务无论哪个科都想沾点边可以把赚的钱放回自己钱袋子里。
要抢业务,肯定要把自己的技术练到最牛,比谁还牛。
在国协,哪个科纤支镜技术最牛?
全院医生的看法是,暂无定论。因为支气管镜应用的范围广。有的领域如呼吸内科医生是支气管检查做的最棒。有的操作是可能心胸外医生做的更好一些,如支气管镜取异物。有的是icu医生做的好,好比支气管镜吸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无论外科或是内科基本遵循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内科医生若要真正玩得过外科医生,必须拼命,多练多做。
只能说,国协的内科医生很拼的。知道自己玩解剖玩不过外科的,怎么办?先积极补基础课。
“我和你们任辅导员认识的。”辛妍君给学生透露个小秘密,“为了进医学院解剖室再温习下功课,我私下请他吃过饭。”
任老师被人“贿赂”的历史被当事人亲自揭开了。谢婉莹忍了忍笑。
“你们班跟着他学习好,不用请他吃饭的。”
辛老师这话,让谢婉莹直点头。任老师对他们班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如果没有任老师给他们班打下的坚实解剖学基础,他们班的同学很难在实习中脱颖而出,大概又会被人嘲笑八年班的人眼高手低。
谢婉莹再看看辛老师,想想临床上的老师是很不容易,优秀生毕业出来工作了还需要回医学院私下加班加点的补课,不然怕赶不上医学技术的发展。
第1186章 老师放手
回医学院补齐短板只是第一步。医学院解剖的是死人,到临床上面对的是活人,病例一样需要多做积累临床经验。
这点需要医生的胆大心细了。女医生的胆子向来比较小,导致在这样的操作上大体上容易逊色于男医生。能有胆子敢作敢为的女医生,绝对是出类拔萃了。
所以别看辛老师时时刻刻笑,笑得好温柔,人家真实身份是李主任手下的一枚大将。二十多岁的年纪,敢单独带学生玩支气管镜了,说明性格和技术应该皆是在同龄医生中鹤立鸡群。
“来,戴帽,穿衣。”辛妍君大气地对学生说。
师生俩穿上一次性手术衣衣帽,戴上无菌手套。
病人在治疗床上躺着了,仰卧位。
术前,护士给病人吞服了像做胃镜那样的表面麻醉药麻痹喉咙。
这个患者有高血压,安全起见,再给患者接上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频率调整为三分钟一次,以便观察病人的情况。
作为协助医生,谢婉莹需要帮老师给纤支镜用无菌石蜡油涂抹润滑镜身,这样进入患者气道时可以减轻镜身与患者气管壁的摩擦。
一切准备就绪。
辛妍君低下头,给病人说说话,安抚下病人情绪:“大姐,等会儿做这个检查,你配合一下我,我叫吸气你就吸气,不用紧张。只是管子进你喉咙里的时候有点儿不舒服,你忍一忍,时间不会太长的。”
病人点了点头,神色要像医生淡定却是不可能。
护士再把一瓶滴注的药给到医生的手里。
“莹莹你拿,给她大的一侧鼻孔滴下,是氯麻液。”辛妍君对学生说。
配合的护士顾虑了下,算是不情不愿把药给了谢婉莹,叮嘱她一句:“有什么不懂的,记住先问老师。”
就生怕这个实习生没接触过纤支镜操作不懂不问自己乱来。一旦辛妍君开始操作,是绝对顾不上学生的,要一门心思全放在患者身上。
纤支镜属于侵入人体的操作,操作不当会伤害到人体,并发症发生率有0.3%这么高。最常见的出血偶发大出血可能致人命。其它的缺氧、感染,每样并发症出现都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