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在里头干嘛?”朱会苍一样察觉到了动静,伸个脖子瞧瞧。
“他们在里头抢救一个误吞棉球的孩子。”李晓冰说。
“棉球卡气管了吗?”朱会苍诧异地问。
“是。”李晓冰点了下头。
“完蛋了。这里是口腔科啊。”朱会苍不假思索,吐道。
作为心胸外专科医生,熟知这种完全气道梗阻的患儿大概率是送不及的。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需要路上时间,送的途中几乎是必死无疑。因为气道完全梗阻后,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和心脏黄金抢救时间一致,只有五分钟。而且比心脏抢救难多了。心脏病可以按压锤击让心脏恢复功能,梗阻只能把阻塞物拿出来,否则没用。
李晓冰听到老公说那句完蛋,两条腿要软了。朱会苍急急忙忙扶她找地方坐,说:“别急别急,他们不是在里面搞抢救吗?”
抢救室里的一帮人只知道这个朱会苍说什么不好,对自己怀孕的老婆说孩子要完蛋。哪怕你是专科医生很懂这种情况你也不能在这种情况说这种话。只能说朱会苍和自己媳妇说话无所顾忌的。
“他真是要当爸的人了吗?”张华耀质疑道。
家里要有孩子了,不止女性要准备学会怎么当妈,男性一样要提前学会怎么当爸。不是等孩子出来再做好各种准备的。
傅昕恒和曹勇说不出任何帮朱会苍辩解的话。这个男人,是跌破了他们平日对其了解的下限。
曹勇没应声。
傅昕恒走进治疗室瞧瞧具体情况,当医生都是这样,看能不能帮上忙。一进来,他的双眸立马被谢婉莹手里拿的奇怪东西吸引住了:“这?”
其他人眼见机器人冰冷的眸子少见地缩成圆了,足以证实这一幕惊到机器人的内心世界了。
“你没听他说吗?这里是口腔科。只能用弓丝。”张华耀扬起眉梢,给他讲着之前发生的事,能搞出这个玩意儿算很好了,不信的话?张华耀再给傅昕恒示意一眼扔在那头的间接喉镜:“这是之前我们能找到的家伙。”
见到那支间接喉镜,傅昕恒的脑子里同样浮现出那三个大字:老、古、董。
在口腔科想要变出呼吸专科的抢救物品是艰难。
行吧,紧急情况,医生只能是就地取材了,物尽其用。
第1453章 稳得住
见到傅老师来,谢婉莹心头是绷了绷,有点点紧张。
“她现在要拿这个东西伸进去气管套棉球。”傅昕恒其实看见这个自制的东西,能很快猜到其用途,说,“必须把声门尽可能帮她敞开。她看不见气管最里头,但是最少可以根据气管的口径推测一下好把控住弓丝进入和在里头的姿态。”
张华耀和曹勇是如他所说的,预先调节好患儿的体位。儿童的颈部较短,并不适合过于后仰,儿科患者是比较特殊和考验医生的操作技术。
此时现场没有儿科专用的设备,全部是成人用的。张华耀手拿成人喉镜给患儿操作。
这样的条件难不到大佬。紧迫时拿成人器械来给小儿做急救的事情,对于张华耀来说太司空见惯了。他是一名老辣的急诊科主任,于他本人而言做这种事情太多了。心态稳到如泰山,手上技术更是稳的牛逼逼。
其他人望着大佬操作是不担心。
成人喉镜放入患儿口腔内。张华耀之前自己在患儿口腔内尝试过一次操作,这次更是秒速完成。挑起会厌,暴露声门,只留喉镜尖部位置压在患儿的舌根部固定好,让喉镜尽量往前伸接近声门。
如果这时候有异物钳的话,镊口张开着伸入气管,接触到异物时立马会有阻碍手感传回来,让医生操纵其合上夹出异物。自始自终,异物钳要做到与声门平行,防止夹出的异物卡顿在声门。现在没有异物钳,但是,弓丝进去的程序和注意点应该是和异物钳一致的。
想清楚这点,谢婉莹拿着临时做的套圈工具往患儿的气管里头送时,同样小心翼翼先避免伤及声门。送,送,继续送。
弓丝套圈若碰触到异物时,虽然没有异物钳手感强烈,但是微妙的手感肯定会有的,需要她去留意和体会。期间,她要做到精准送弓丝套圈,千万别让弓丝去和患儿的气管壁硬碰硬。
其他几个人帮她按住患儿手脚以防患儿一动,出大事故。
所有人的心可以说提到了嗓子眼。
和聂老师靳师兄不同,在场几位大佬没一个叫她慢或是快。可见几位老师比起聂老师和靳师兄貌似具备一颗更强大的心脏。两大外科专科大佬的心理承受力果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谢婉莹只能想,在几位老师师兄的眼里,她这点风险可能只能叫做小玩意儿,风险更大的对他们而言多的是。
两个心胸外专科大佬盯着她,是不怕她出点什么蛾子。主要是锐利的视线扫瞄过她的动作了,判断不出她会出蛾子。
至于曹勇,与其说担心小孩子在她的操作下出点意外,不如说更担心她是不是用脑过度待会儿要晕,两只眼使劲儿瞅住她脸上的表情。
弓丝套圈伸入的距离,在几个医生的目测下应该是差不多抵达气管杈位置了。
谢婉莹的手停了下,手腕拿着的钳向左微转,带动弓丝套圈往左侧微挪。
第1454章 呼吸没了
紧盯她动作的张华耀他们,立马发现她这个诡异的轻微调整,做出了及时判断:
“估计棉球粘在气管壁,她觉得套不出来了。”
“硬拉要出血。”
“不一定是棉花粘在气管壁而已。会不会有其它异物存在?”
曹勇说的这句疑问,让另外两个人要搔起脑袋,因为真有这个可能性。
谢婉莹听见老师和师兄说话,心里想,曹师兄眼睛好尖锐,这样都能看出她大脑在想什么。
只是棉球粘在气管壁的话,是不需要太害怕的,只要力度恰当,掏出来带一点点血丝而已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有其它异物横阻在支气管内的话,只对棉花下手套取出来唯恐意义不大。需要改变策略。让两条支气管有一条能通气,暂时先恢复维持患儿的呼吸功能可以算是急救成功。下一步再想法子取出堵塞支气管内的异物。现在主要是救急先救急,让患儿不要呼吸全停。
右侧支气管比较直,因而异物经常掉落支气管的话会去到右侧。这似乎是她及时转变方案去对左侧棉球下手的原因。但是,这肯定不是全部原因,她完全可以先尝试下套棉花或许可以把棉花及里头的异物能否一块套出来。她试都不试的原因实际上只有那个:来不及了。
几个沉思的前辈抬起头,意识到她动作背后的含义后目光齐刷刷望向患儿:呼吸越来越微弱听不见,小眼皮早已垂下,心跳莫非如她所料要停了?
无需多想,傅昕恒的手指速度伸出去触摸患儿的颈动脉:“没了。”
接到傅昕恒这句判断,曹勇和张华耀心头咚了下。三人脑子里齐齐闪过的念头: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