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731)

国陟的数双眼睛不由自主在谢同学脑袋上瞟瞟,似乎和国协神经外科医生一样在思索这脑子怎么长出来的聪明伶俐。

国协人不惊讶,是由于谢同学这种表现过往太多了。唯独让他们想不通困惑的是:如此聪明的脑子为什么摸不到有人的爱意呢?

有些人的目光暗地里瞟了瞟曹勇。

曹勇表情是较为深沉的,没表现出任何一丝内心痕迹出来。虽然大家全知道他是神经外科专家或许能知道是什么缘故。

作为神经外科专家,曹勇知道,某方面脑子功能障碍肯定是那个区域受过伤害了。这个伤害不一定是外伤或是疾病。人脑的反应均是多次积累条件反射训练下来的结果。他不想在了解全面情况之前太快做出任何结论。

“好像被你说中了。”从大佬的画面中依稀揪到些迹象,杨医生内心里瞠目结舌地对谢婉莹说,“这样看来,都老师确定要把手术从右心室做到左心室是不是?”

“不是,要具体更具体。”谢婉莹再重复自己之前告诉杨医生的那句答案。

“具体再具体?”

“具体到某条血管,具体到患者的心肌,具体到器械下去预估产生的后果。这和其它手术一样,主刀和助手要对手术中是否会产生大出血进行术前评估,对于吻合部分是否能顺利完成同样需要评估。心脏不停跳下手术,这个缝合的时间能否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需要评估。超过多少时间底线需要转开胸,风险如何化解。”谢婉莹说了一大串东西出来。

第1660章 意见大佬风

杨医生听完只知道:这人真是正儿八经的外科生了,说起外科的东西如数家珍。她快以为这人是做过真正的主刀了,对手术程序思路如此清晰明了,没有尝试过把握整台手术过程怎么可能脑子转到位。

一般医学生应该想不到这么深的地步。因为医学生都知道自己要迈到真正主刀这一步很远的。

只能说,有的学生对自己要求很高。好比有的初中生没上高中前已经自学完高中课程在阅读大学课本知识了。大多数人说白了是偏懒的,没动力,四周没出现几个这样激进念头的同届人竞争,因此不需要焦急过头。

谢婉莹知道自己重生前和大多数人一样,重生后之所以不一样,是由于拼了的劲头。

“你再说说都老师的具体想法。”杨医生给她再出个升级考题。

“我们讨论的不是都老师的想法,是手术。”谢婉莹更正学术讨论方向,她肯定不能摸到都老师的脑子,她说的并不是摸老师的脑子,是讲手术,不要搞错了。之前能摸到老师的思路不过是因为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正是如此。

“对,你说的对。手术的话——”杨医生意识到了这点跟着纠正。

“ivus现在的话,申师兄实际上可以退一点的。”

人家谢同学是在认真观看手术的。杨医生愣住了,急急忙忙回头去看申老师的手术做到哪里。刚刚谢同学和她一路交流居然没有遗忘观察手术,谢同学如何做到一心几用的。

“莹莹小师妹。”只听手术间里申友焕一声唤,明显是听到她在手术间里对他发出的建议了。

手术医生是边做手术边要听控制室里的动静。控制室里的人是旁观者清,或许可以给主刀及时提供宝贵的意见相助。

再次说明一心几用是医生的基本技能之一,特别是对于主刀而言,旁观四周掌控一切是需要的。

“你说我是天才,我也要说你是天才。”申友焕抓住机会将回小师妹一军。

本就该这样,一群控制室内的大佬听着他小师妹说学术说到超级棒,夸都不夸一句。分明是个个装起山洞里的老虎,虎视眈眈,只想人家再露几句嘴。

其实大佬们不说话,是怕干扰到医学生发表意见。都知道老师一开口,低调的学生不太敢炫耀了。

“申师兄,你有什么话,说吧。”谢婉莹道。

这个小师妹一根筋时,口气自己不知地变大佬风了。申友焕忍不住微挑起眉毛,说:“莹莹,我觉得你说话越来越像我的老师。”

师兄你别乱说啊。谢婉莹差点儿被吓死。

“不吓唬你了,你说,我刚再检视你说的话,你说我需要再退回去是为什么?前头你预计有阻碍了吗?”申友焕问,一面和其他医生交流,他的手术操作并没有任何延缓一直在精心用心做着。

叫人退回去当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性是有阻碍。申友焕问的疑问并不奇怪,属于常理。

第1661章 眼睛自带计算器

谢婉莹告诉主刀师兄:“不是。”

好吧,谢同学这个答案似乎在大家意料之外,同时在大家在意料之中。连杨医生都认为她再说出任何爆炸性学术观点是理所当然的。谁让这人可以叫人拍案惊奇。

“是什么?”申友焕问。

“师兄你退回来一些,重新复核下数据。可能可以得出两次测出来的数值偏差有些大。”

“偏差大是因为申老师第一次放的位置不对吗?”杨医生听不太懂问。

身边有医生老师开口了:“你别总是问她,自己想。”

杨医生内心里想哭了,好不容易抓到个学霸辅导自己功课,结果老师不让问学霸了。

谢婉莹想起了第一次到急诊,被林老师抓到她给赵同学“小抄”。

临床老师是不让问的,开会讨论时可以讨论,不该问的时候是不可以问的。什么都问,以后看病人的时候医生是一个人单独执业的,谁能再给你机会问。

为了杨医生好,谢婉莹不回答了。再看手术间里,申师兄很快领悟到她的意思在退导管探头了。不是杨医生说的位置有放错了。像申师兄这样的老手是不可能把探测头放错位置点的。

数值偏差太大超出正常值的话只能代表的一件事,这里的血管壁情况极其不稳定。或许有活动的细小栓块在生成或脱落中,表明区域化的心脏在恶化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是单纯做冠脉造影难以准确评估出病人病情的发展速度。

第一次做冠脉造影,血管内弥漫性狭窄程度只在百分之四十到六十,根本不到放支架的标准,更别提需要做什么搭桥。然而做ivus,第一次测量是4,接近放支架的界限值,第二次测出来3.4的数值更可怕,显示出可以放支架。由于患者年纪轻,说他是动脉硬化斑块导致狭窄是说不过去的。只有可能是受伤导致的。血管损伤情况现在看来,是比医生单凭检查报告的想象中严重多了去。

有了ivus数据支撑,再来做冠脉造影,需要数次对比结果显示果然是有严重狭窄处。如果没有ivus,可能再漏诊。

由于考虑患者病由是外伤,只放支架是没意义的。血管对应的心脏区域必然是有损伤了,这和谢同学之前提出的观点一致。检查出来的异常区域需要重点复查确定诊断。这点内科医生凭借血管内介入技术做不到,只能靠外科医生用眼睛亲眼来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