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左一句莹莹右一句莹莹,殷奉春嘴巴里继续吐出:呼~
最后谢婉莹说起自己打这通电话的目的:“丽璇,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个消息。”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只听闺蜜的口气,吴丽璇一把猜着,“她知道她妈妈的事情。她说她在读心理学,不说理解不理解她妈妈,但是绝对会尊重她妈妈爸爸的选择。”
不错,这病人总算是有点儿成长起来了。
“她唯独担心一点。”吴丽璇说这话时,注意到男朋友面部表情的不悦。
殷奉春是板着把脸,心想那家人阴魂不散的,凭什么纠缠着他女朋友不放。他女朋友不是心理医生什么都不是,要找安慰也不该找他女朋友。
第1708章 悬崖勒马
不管自己男朋友高兴不高兴,吴丽璇只能说下去:“她说不知道她妈妈这个年纪,到时候生孩子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高龄孕妇自身的风险一般会发生孕中期孕晚期。然后也怕生出畸形儿。”谢婉莹说道。
“这样的话,最后会怎样?”吴丽璇问问发小这个医生。
最糟糕的结果是死。谢婉莹不会随随便便去评估病人的结果。临床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好,突发情况太多。只能说从今天各个产科老师的态度来看,大家对亚希妈妈怀孕的风险是有共识的。
“她妈妈对她自己很有信心。”
亚希妈妈事业有成,注定是个很强势的女人,会非常自信自己能打赢这一战。
“她想问医生,她能为她妈妈做些什么?”吴丽璇问道。
“她自己做好她自己的事情够了,别整天找你问你。你是医生吗?”殷奉春终于出声拦住这话,是不想这两个无辜善良的女孩子到时候替人背锅。
这家人在他殷奉春眼里不是啥好东西,像一堆菟丝草摇来摇去的,什么信心很大,全是外强中干。自己要掉进去泥沼自己掉,非要拖着其他人一块掉,能是啥好东西。
谢婉莹也绝对不想发小再受到牵连了,对发小说:“丽璇,以后她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医生询问。你和她说是说不明白,你不是医生。”
殷奉春嗯了声:好在女朋友这个闺蜜有点儿底线知道悬崖勒马。
“行吧,莹莹。我今晚给你带夜宵过去。”说完吴丽璇先挂了电话,去帮男朋友做饭。
和发小打完电话,拾掇拾掇,谢婉莹回去和耿同学汇合走去产房。
产房是一个好像没有时间概念的地方。人多不多,全看今天降临人间的小天使小可爱多不多。所以现在晚上要六点钟了,产房外照样全是人,产妇家属大帮大帮的在走廊和楼道口挤到水泄不通。一张一张焦灼的脸面朝产房两扇紧闭的大门。
时不时门一开,有医务人员钻出门缝,喊家属过来谈话:谁谁谁的家人在不?
有的家属过于紧张,要医务人员叫了好几声才能反应过来是叫的自己,回过神来冲过去,团团围住医务人员七嘴八舌:
我老婆怎么样了?
我儿媳妇怎么样了?
我女儿怎么样了?
宝宝出来没有?
这种是一类,另一类是被医务人员叫到脑袋全部变空白,走过去继续一脸茫然样,医务人员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耳朵听到什么了。只是其中一个家属这样的话,其他家属可以弥补,医务人员最怕是几个家属站一块全变三岁大小朋友用懵懵懂懂的眼神望着自己:你说什么,老师?
再有,医务人员没有说完话之前,几个家属自己先吵起来。
医疗纠纷重灾区的再次体现在这里了。产房外的气氛比普通手术室外的气氛紧张多了。一个原因是普通手术室是一条命。这里是一尸两命甚至几命。另外一个原因是,产房医生中途出来要让家属做的决定太多了。不像普通手术,术前医生说什么基本就是什么样了,极少有医生半路从手术室里出来再让家属做决定的。
第1709章 这里如战场
门口堵着家属。突见夹缝里露出郑医生的脸,朝他们两只菜鸟招招手。谢婉莹和耿同学从人群里头钻过,按照郑老师的指示先到隔壁医务人员更衣室里头换衣服,换拖鞋,戴帽,戴口罩,再进入产房。
和在医院里其它地方工作一样,产房的医务人员队伍主要有医生和专业的护理人员组成。麻醉医生属于需要时出现。产房的护理人员有普通的护士以及助产士,助产士需要再考取专门的助产士证。
医生的话是由病房里的医生负责的。平常产妇的监护工作交给助产士了,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任何情况助产士会及时打电话汇报给医生,让产科病房医生赶紧过来处理。如果病人是顺产,由助产士在医生监督下进行接生。这个钱算助产士头上的。所以,助产士比谁都希望孕妇能顺产。
新来乍到,两名同学不敢乱走。产房内的区域不像外界想的一扇门后面只有一块地方,是隔成好多块区域的。读医学的人均知道,不熟悉医院内部区域划分范围的千万不要乱走,会违反无菌操作规则,到时候不是一顿挨骂可以解决的。
据郑老师介绍,一进门可见的房间,面积大,床位最多,是产房的主要耗时战场所在了:多人待产间。
这里的病人主要是从病房或是急门诊送进来的第一产程产妇。第一产程耗时最长,尤其头产妇有些产程长达快一天的。若按照临床上常用的指证来判断,一般孕妇分娩前规律宫缩阵痛开始,宫口开两指可以送到待产室来了。医生一个手指宽度指约一厘米,因此宫口开两指是指两厘米。
其余特殊情况,如监护到胎儿胎心下降,需要紧急人工破水,接着会再尝试让孕妇自然分娩,这样的患者一样会被送到待产室生产。
再到每家医院,可能具体送待产室的孕妇医学指征有小异。这需要根据每家医院的待产室产位数医务人员配比数等来决定。
像北都三,多人间待产室共塞满的二十张床位数经常是不足够的,要在走廊里临时放上移动床给产妇加床。即便如此,有的孕妇送上来以后由于产前宫缩指标在临界值,宫口开的二指总是犹犹豫豫开或不开,可能下面医生检查是两指,上面医生来摸又觉得不是,让孕妇回去产科病房继续等了。等差不多再把病人送上来,不然床位数不够给病人用。
可见产房的供需关系有多不平衡。供需不平衡,病人多医务人员偏少,于是为了服务更多的病人,产房内四处可见医务人员走路像飞人。
廊道里时而响起互相呼叫同事的声音,是像大音量的喇叭。医院里只要是人太多的地方必须靠喊,否认谁也听不见谁说什么。
如此复杂的环境下,首先是不能干扰到同事们工作。郑医生带两学生如在夹缝里头走路,小心翼翼贴着墙壁走。
第1710章 需有享受的命
遇到加床以及给加床产妇遮挡隐私的屏风,再贴着屏风外围走。往屏风里头望一眼,可以望见痛到面色发白说不出话掉眼泪的准妈妈,以及有胎心监护咚哒咚哒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