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754)

彭医生说到家属的问题一言难尽:“说是不信生个孩子有这么难。说他妈当初和他老婆一样瘦,在田地里干活都能自己生出来,压根儿不用上医院的。”

妇产科医生只要在临床上干一段时间,像黎大佬那样很难对哪个孕妇产生抱怨,知道孕妇的问题基本上均不是出自孕妇自己本人。

家属不让剖腹产要怎么办?

彭医生小声和郑医生商量:“我想好了,等会儿出去外面同家属说,再不剖宫产,这儿子要死肚子里了。”

不要以为产科医生在骗家属。说的是真话。产程过长,胎儿在孕妇肚子里会缺氧,胎心下降。助产士已经走过去给六号床上胎心监护了并且吸上氧气。

“如果他们一直认定医院是骗他们的你要怎么办?”郑医生再刁难下同事,让同事备多点预案以防万一。

“只好让他们进来一个人,给他们看看胎心是这样的。”彭医生盘算着,自己做事有限的范围内如何用尽手段。

“如果他们继续不信你的话非让她顺产。”郑医生这话是把同事逼到极限思考如何应付这种顽固派家属。

彭医生心情很沉重,清楚如果家属这样顽固不化的话,叫上级医生来只会是一样的结果。说不好最终像新闻报出来的那样,孕妇和孩子无奈一块死。

“我先打电话给俞主任报告下情况。”没有办法了,彭医生只能和上级先沟通了。

“她都没有我疼。”见医生要走的样子,五号床执意提出要剖腹的要求,指着右侧病人说。

归之,她认为三个病友看来没有一个比她疼的。

“人家不是不疼。”彭医生转回头对五号床认真分析下情况,“你没看见她们几个脸上的表情吗?一个个痛到脸色发白了。你的面色比她们三个好一些呢。”

右侧四号床病人听到彭医生这话,忍不住被医生逗笑,一边笑一边脸上肌肉由于宫缩痛抽筋似的抽抽挤挤。

第1713章 内检

五号床见到四号床在抽筋笑,总算感觉到好像医生的话有点对了。

彭医生不管病人和家属怎么说,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给五号床开了催产素医嘱。

郑医生看着彭医生开医嘱,觉得五号床是幸运极了。若是其他医生恐怕没有彭医生如此贴心,直接喊送回病房等等再上来了。

彭医生是心肠很善良的。

开完医嘱转身,彭医生顺带给四床六床一块做下检查。若不是助产士打电话给她说五号床强烈要求见医生,她不会过来产房的要在病房值班。

“实习生?”这一刻彭医生总算发现了两名菜鸟,问句郑医生。

“是,可以让他们试下产前内检吗?”郑医生给两位同学争取下练手机会,征求同事的意见,“他们在产科门诊见习过,有给病人做过产前检查。”

谢同学是有,当初一大帮同学直呼班上女生胆子太大,老师说给做马上动手。耿永哲回想起以前的见习场景,再看看现在的谢同学一如既往沉着应对毫无没有退缩的迹象。

比起谢同学学习进步有多快,实际上一班子同学心头最惊叹的是谢同学那股勇劲儿。

“要试吗?”彭医生问两位同学自己的意见。

谢婉莹立马点了头,来到妇产科实习了,不练手想干嘛。要知道,可能一辈子只有这几个月的练手机会了。因为她未来并不想留在妇产科。

可能有的学生会认为,既然未来没打算留在这个科室,也没有必要在这里练手。这样说的话,人家卫生教育部门规定实习生必须到妇产科实习轮科莫非是瞎搞的了。肯定不是。学生要听大佬的,全世界医学规定的医生培训计划要听从,好好学对了。

望到谢同学脸上坚定无退缩的表情,耿永哲内心有块东西松动了。

无论妇产科是不是医闹重灾区,当医生的绝不能自己由于惧怕先退了。

彭医生作为老师爽快,给两位同学指了下无菌手套的地方。

两位同学先消毒完手部再戴上无菌手套。

按理说孕妇做产前内检需要取截石位,最好是上妇科床做这个检查。实际上在病房在待产室都不可能这样来来回回折腾病人让病人难受。只能是就普通床让病人取个类似截石位的体位,其余靠医生自身的技术来弥补病人体位不到位的地方了。

在耿同学之前,谢婉莹先开始做六床病人的产前内检。

六床病人痛成这样了,好像全身痛到麻木没有知觉了,是没法配合医生的,两腿的腿部没力气张开。助产士过来帮忙扶开腿。谢婉莹摇摇头说不用了。

老师们在旁边看和必要时指导。只见谢同学探进去检查的两根手指速度很快,毫无阻力似的。如果看花眼可能会觉得谢同学或许在演魔术骗人,可能实际上没有给病人做检查。

“查完了?”彭医生问。

谢婉莹点了下头:“是。”

六床病人根本没觉得被她检查过,对医生摇了下头。

第1714章 难产原因

医生的手指伸进去那个地方对产妇来说是酸爽,不可能毫无感觉的。只能说六床病人可能真是疼麻木了。

不管怎样,彭医生考问学生:“你给她检查完是什么结果?”

“宫开快八指了。”谢婉莹说,“她的问题不是产力问题,而是产道问题,属于头盆不称,一定要行剖宫产术。她的骶耻外径16厘米不到约15.5,骨盆入口前后径小于8约7.8,胎儿双顶径9.3,明显的头盆不称。胎头跨耻征应该是阳性的,胎儿不入盆进不了产道,没法自然分娩。”

产妇难产原因大致分三大类,第一类产力问题,主要指的宫缩无力,产妇没法用自己的力量把孩子推出体外。第二类是产道问题,临床常见的是骨产道异常以骨盆异常为主。第三类是胎位异常。六号床显而易见是第二类原因。准妈妈骨盆小了,胎儿的头发育较为正常,胎儿的头钻不出妈妈的骨盆入口,是属于明显的头盆不称。

还有,外行人叫剖腹产,医学学术人肯定要叫标准手术名剖宫产术。

彭医生和郑医生听完她说的,彭医生立马问郑医生:“她看过患者的病历?”

“怎么可能。我刚带她进来找你。”郑医生答说。

接手病人多,彭医生记不住所有病人所有临床数据的。她重新拿来六床病历翻开看看,发现谢同学说的数值和病历里头的检查报告几乎一致。

彭医生抬起头,和郑医生一块四只眼睛在学生脸上瞅了瞅:奇了,这是怎么回事?

目测估算的,这个病人瘦,很多骨凸位置很明显的,看很容易看出来。即便这样,真能猜到和仪器测出来的差不多,临床上可以说是没几个医学生能办到。老医生的话靠经验同样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

放下病历,彭医生戴手套复查病人的宫口,是真的开到七八指了。麻烦了。再这样下去,产妇和胎儿都会很危险。急忙掏出手机边和俞主任沟通,边跑出产房叫家属来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