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917)

“第一张照的是右侧位主动脉弓造影,是正常的。”谢婉莹从头和林老师交流,选择从林老师最熟悉的心血管造影开始说。

林晨容没听她说之前,真没想起来人家神经外的造影是要从心脏出来的血管主动脉弓部位开始,有点儿愣。

更可怕的是,他这个心血管专科医生没有联想到,她这个实习生一下子想到位了,一点都没懵。

问谢同学是对的。林晨容想。。年轻点的或是能力不足的神经外的人,恐怕都没有她脑子转的快。

对侧的吕副主任是转了下头,好像在偷听他们说话。介入手术是新技术,是做惯传统的手术老医生不擅长的。像吕副主任这种老医生,确实也一时间难以联想。

“你继续说。”林晨容对谢同学说,站在她旁边是侧耳倾听。

神经介入造影是要从主动脉弓部位开始并不奇怪。因为主动脉弓是全身动脉系统的起始处,包括脑血管动脉网。具体一点说,主动脉弓发出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以及左锁骨下动脉,其中头臂干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分出左右颈内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分出左右椎动脉。

划重点来了,左右颈内动脉和和左右椎动脉是分出了脑血管的动脉干。

因此,神经介入血管检查在查完主动脉弓部位后,查的下一个部位是左右颈内动脉和左右椎动脉。

像查水网系统一样,要先查清楚了源头有没有问题,再进一步查水网各個渠道有无问题。

“第二步检查的是左右侧颈内动脉,暂时不见异常。右侧椎动脉看似有一段有一点点狭窄。”谢婉莹陆续往下说刚手术检查出来的影像结果。

已经查出来了?患者血管有些问题了?后面站的一帮人吃惊着。说明手术间内动手的手术医生操作太快,稍有不慎,他们这些只看不做的旁观者反而是眼睛脑子均跟不上节奏。

谢同学这一幕幕讲没有漏掉半点细节,快节奏的记忆力是很厉害了。

“之前ct报告没有写吗?”林晨容提出部分疑问,他没有看过病人病历对有些问题不太清楚的。

“患者这个血管段的狭窄不是完全闭塞。毕竟患者之前做过溶栓治疗。”谢婉莹说。

“哦。”林晨容侧回头去,等她继续说,“他们现在是要把发现的狭窄处理是不是?”

“可以处理。但是主要是找颅内动脉瘤。”谢婉莹没忘记之前神经外科开会时讨论的手术主题。

这一点点狭窄很容易处理。然而要长远消灭患者体内的栓子是需要从源头入手,让患者血管内不再制造栓子出来。如果有房颤,治疗房颤,如果是其它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要术后长期吃药。手术往往解决的是局部症状消除不是根治。

第2089章 无需惊讶

这同样是为什么医生总是跟患者强调术后复查和长期服药的重要性。

“找到没有?”由于实在跟不上手术节奏,林晨容只好再问问她结果。

“有三个。”

什么!?

现场这些旁观的骤然发现,真正在他们中间抛炸弹的把他们炸飞的可能不是手术医生而是她谢同学。“你说三个?”林晨容竖起指头数着三,不太敢相信自己听见数字的耳朵,问问她。他一个都没看出来好不好。结果她说三個了。。

“是三个。”谢婉莹确定地说。

“三个连在一起?”

“不是,两个位置比较靠近,另外一个的位置比较远。”谢婉莹道。

三个,这么多,这个情况会不会是超乎神经外的术前预估了。林晨容他们只见神经外科那边的医生们集体沉默状。

心内科医生可能会为三个的数量表达惊讶。

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这个病并不陌生,并未觉得需要大惊奇。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MIA在临床上不属于少见病例。它占颅内动脉瘤的总体发病率平均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几。发病群体的好发年龄段刚好是胡医生这个年纪。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三点五倍,有部分患者血压偏高是其特点。仔细想想,这个患者被查出这样的结果,不会太过意外。

让神经外科医生沉默的缘故大概是这个病要用怎样的处理方式。

对于MIA在临床上处理原则是,最好是一次性发现多少个瘤处理掉多少瘤,尽可能避免二次手术。

为什么非得一次处理掉呢?因为MIA的病因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但是先天占比大,可以说,所谓的动脉瘤是先天动脉壁缺陷所致的异常隆起。这样的话,造成临床上常见很多患者的瘤体是跟随患者成长多年增大后发现的。发现的时候瘤体即是要爆或是已爆的状态。

相当于说,这些瘤基本上大部分会伴随时间而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会爆危及患者性命。以前患者没发作前没症状,普通日常体检查不出来,不知道不处理。知道了的话,肯定要尽可能及早处理掉避免注定的会爆。

一次性做掉几个瘤,神经介入手术能做到吗?心内科医生不在行,不太懂。

林晨容走回到靳天宇身边小声探讨:“神经外的不说话,是不是在考虑要准备转开颅手术。”

看不懂神经外科的行道,只能从神经外科同事们的表情观察一二了。同事不说话,表情凝重,说明眼下在介入手术间处理不了的可能性很高,转开颅是有这个可能。

靳天宇双手抱了抱胸前。

是见到吕副主任拿起手机好像在联系三楼手术室和麻醉医生。

不过,能做最终决定的不是这个人而是曹勇。

再有外院委派来的大专家,大大佬翟主任没有作声。

总之可以观望下手术间里操作的手术医生有没有下一个步骤,有的话,说明神经外科会继续进行介入手术尝试。

第2090章 框框架架

“要做吗?”手术间里的护士问起医生们。

如果能做,可以准备动脉瘤栓塞的工具了。

介入手术处理动脉瘤用的是栓塞术。

由于介入手术是在血管内操作,不可能像开颅手术那样从血管外夹闭血管给动脉瘤断流,所以医生们想了另一个方法来消灭动脉瘤:在动脉瘤腔中放入微导管,像填水坑一样将瘤体填充密实。如此一来,血流不再能进入水坑(瘤体)增大蓄水池(瘤体),瘤体自然而然不会决堤(爆了)。

这种方法可以说和开颅手术的夹闭血管断掉动脉瘤供血的方式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可以想见医学上处理疾病的思维逻辑好比工程学,属于妥妥的工科作业。

对于护士的询问以及心内科那帮人的怀疑,神经外科医生们没有急于给答案。。

介入栓塞术能不能做,肯定不是简简单单取决于动脉瘤的数量。

开颅手术的优势是只要医生能找到瘤,医生的手够灵活,很小的动脉瘤或许都可以帮你做掉。

栓塞术的话,之前讲过的,你工具进都进不去血管直径,是绝对做不了任何事的。这是介入手术的局限性了,一直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