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953)

申师兄在外头用手围住嘴巴放声喇叭喊人出来吃饭呦:“莹莹,你不出来吃?”

师兄发出严重警告了,她再不出来吃饭后果很严重。

申友焕怕事后曹师弟找他算帐说他饿到了谁谁谁的肚子。

走出去随师兄去医生办公室吃饭。

深夜时分,只剩下他们这个手术做到深夜的团队的人员在。一线值班人员没啥事去睡了。办公室里没其他人,进门能见有两个人的人头像两头小猪仔埋在食槽里啃食,头抬不起来了,牙齿的咀嚼声很大。

仔细一瞧,是张书平和杜蒙恩两个见习生。

申友焕对两個吃饭吃成这个状况对后辈,耸肩蹙眉,表达一种理解之余,问下小师妹:“莹莹,你饿不?”

谢婉莹尊重科学:“我肯定也饿的,师兄。”

只是可能比其他人稍微好些,因为她平日吃饭讲究慢嚼细咽,尽可能让食物消化好。暴饮暴食,其实反而是容易饿肚子的。慢嚼细咽可以降低饥饿感,同时不容易发胖。

没听她说话之前杜蒙恩和张书平本来对自己吃成什么样不以为意的,吃饭再没风度人是铁饭是钢。直到谢同学这话是戳到他们肺实质里头,他们两人的脸噔的下,从头顶红到脚趾:看来他们不是吃饭没礼仪,是学业不太精。

申友焕走开。谢婉莹找到耿同学帮她留的饭盒拿进办公室公用的微波炉里加热,再找个位置坐来慢慢吃。老师和耿同学猜得到她辛苦,给她点了好多菜肉,估计是平日里饭盒的两份量。

找到东西走回来,申友焕将一瓶全脂牛奶和吸管放在她面前,交代说:“张主任给你留的。说明天早上喝了有精神。我们国陟不会亏待干活的人。”

大佬大概是怕上回她献血后晕倒的事情重演,要给她特别增加营养。

“谢谢张老师。”谢婉莹虚心接受大佬的教育。

“我叫人给你在女值班室留了床位,你吃完去睡觉。”申友焕摸摸她脑袋叮嘱她乖乖的注意休息,再走回自己办公室去睡觉。有时间睡抓紧睡,避免半夜病人抢救医务人员自己起不来。

张书平和杜蒙恩吃完饭把头趴在办公桌台面打会儿盹。

值班室夜里人满为患不会给他们留位置睡觉的。他们要么只能回家,要么在这里呆着。两人想想,既然到这个地步了,深夜打不到车回去,不如死皮赖脸留在这儿看到底。

吃饱喝足当当散步,谢婉莹兜回病人病房再回去睡觉。

一是,看过病人可以心里有底,避免中途被叫醒不知情况挨批。另一方面是,术前张大佬那番惊艳表现刺激到了她。术前术后病人的病情掌控是门高深学问,不比做手术容易。有时候手术做得好,病人死在术后治疗策略上叫外科医生很憋屈的。

平常病房里手术顺利的病人用不上考虑这些因素,术后较危重的病人直接送ICU去了。今天能遇到个特殊病例亲自练练手是个机会。

第2172章 搞平衡

一边想,一边走到病房。

病房门口处放了把凳子,吃完饭的余医生坐在上面双手抱胸,脑袋如一只小鸡啄米,在交叉的手臂上磕着额头。

忙完一天,年轻的住院医生早就累到不行了,不用干活时打阵瞌睡再说。

反正病房里有另一个人在。

与其他人相反,先睡觉养足精力,耿永哲守护仪器上跳动的数字和曲线图,两目炯炯有神,不见疲惫。

听见后面脚步声,耿永哲转身见到她,问:“你怎么回来了?我说过,有事再通知你。”

“吃太饱,看看病人情况再回去睡觉。”谢婉莹说。

确实,吃太饱难睡。耿永哲和她肩并肩,讨论起来:“现在病人的生命体征是比较平稳的。”

听到这话,谢婉莹问:“病人的凝血情况怎样?”

凝血情况?

外科手术涉及的一些问题唯恐和外行人想的不太一样。其中一点,估计不是大众能想到的,医生不止怕术中术后患者大出血,也怕术中术后高凝血栓。因为病人死亡有时候不是失血过多休克而死,而是比如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是血栓突然卡住重要脏器部位而致死。

这个病人在术前团队讨论时,医生大致均心里有谱是属于高凝状态,致使人工瓣膜血栓出现,所以术中用了肝素化大量抗凝剂试图抵消取得抗凝高凝的平衡。这些抗凝药的药效,在术后维持多久,够不够。是否需要再加入抗凝。全是考虑的要点。

耿永哲没轮过心外科,没见过心脏直视手术对此类手术并不熟悉,听到她指出的问题陷入了思索,道:“我记得书本上提过,心脏手术中的体外循环能让人体血液里的纤溶系统变得亢进,会引起术后出血和血栓栓塞。”

耿同学一样是个优秀的医学生,平日里念书刻苦能记则记,医学知识是记得不少的,能很快联想起来相关知识点。

“嗯嗯。”谢婉莹点着头,说,“心脏手术术后一般来说,当天会上抗纤溶药。”

耿永哲不太懂的是:“莹莹,你说心外手术后当天上抗纤溶药,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规策略吗?”这個知识点好像书本里没有提到过。

几次去过国协的心外科有留意过这样的情景,见过自己表哥在国陟手术,谢婉莹对此有点儿自己的推测和想法,说:“是不是一整个科室的常规治疗方案,我没和心外老师交流过不太清楚。不过是见过他们科室里有用。”

病房内这些景象耿永哲没有观察过,一下子很诧异她如何做到处处留心发现问题。医学生一般到达病房学习,大部分是老师说什么自己跟着被引导想什么。医学生想独立思考引出问题很难,因为没临床经验不知从哪儿抓重点。

能有和其他医学生不太一样的思路,当然因为她谢婉莹是重生的。只要涉及实验室检查血液指标这类东西,这是她重生前的老本行,要她不留意很难。

第2173章 做戏没必要

抗纤溶药只要在病房内一挂,只要被她看见,她立马可以联想到患者的实验室血液指标。

只是到底她前世不是临床医生,不懂其中用处,需要再去查查资料。谢婉莹承认:“书本里没有,我去图书馆查了期刊。有这样的统计数据显示,像你刚才说的,体外循环后患者血液纤溶功能亢进。”

这里要敲重点的是:“起纤溶作用的是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这样两个东西在患者体内互相制衡的结果。”

耿永哲屏住气息在听她讲了,因为同样是他不太熟悉的点,没有能做到她这个重生前检验科的深入挖掘。

“术后第一到第十二个小时,患者tPA可以是增高的,PAI在十二個小时内是逐步下降的,可维持到七十二小时的低水平。术后出血量大不大,和PAI的降低有关。PAI骤降太离谱的话,术后出血量会变大,这种PAI骤降一般发生在术后第一个小时内。所以,提议说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脉搭桥手术术后应当天做抗纤溶治疗,24小时后则及早做抗凝治疗,来适应患者术后这些体内的情况变化。我猜,都老师术后站在这里看犹豫的应该是这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