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级戏精给反派当后妈[五零](152)

作者: 一寸墨 阅读记录

大毛跟在苏蔓青的身后一脸求表扬, 他虽然是男孩,但却是最大的孩子,看出苏蔓青养家的辛苦, 很自觉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香,非常香, 咱家大毛好能干, 都能帮妈妈分担家务了。”

苏蔓青知道怎么激励孩子。

“嘿嘿——”摸着后脑勺, 大毛笑得眼睛全弯了起来, 下巴也抬得高高的, 能被妈妈赞扬, 他觉得心里美滋滋。

美滋滋的他居高临下觑了二毛一眼。

二毛:……这样的大毛真的有点欠揍。

不过这只能在心中想想,他揍不过大毛,别看大毛只比他大一岁,但这一岁的差距却非常大,光从个头说大毛就比他高了好几厘米,更别说力气也比他大很多。

算了,世上好像也没几个同龄小孩有大毛的力气大。

自认为自己是智慧型人才的二毛努力在心中开导自己,好半天才气顺,气顺的他转身拉着三毛不搭理大毛,“弟弟,我们去张奶奶家拿菜。”

哼,他也能帮妈妈做事的。

面对二毛的傲娇,苏蔓青都看在眼里,笑意差点控制不住。

三毛被二毛拉着,先是看了看一脸得意的大毛,又看了看绷着一张脸的二毛,最终决定跟二毛去张氏家。

嗯嗯,他也觉得大毛脸上的神色有点欠揍。

看着手牵着手提着篮子离开的两个臭弟弟,大毛有点想跟上,但两个弟弟都没有叫他,端着的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跟随,算了,他跟着妈妈做家务。

主食大毛做了粥,配菜苏蔓青打算做简单点。

煎蛋,萝卜丁咸菜,炒盘青菜,这就是苏家的早餐。

吃完饭,天上的太阳已经开始散发超强的热力,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最适合洗涮,苏蔓青确实也带着几个孩子在洗衣服。

不仅有衣服,还有床单、被、面。

这年代可没有后世直接套取的被面,而是分开的,用的时候再人工用线封上。

拆掉四个面的线,苏蔓青才把被、面都泡在大盆里。

衣服容易洗,也容易清,不到半个小时在孩子们的帮忙(玩耍)下洗好晾晒在院子里,收拾完这些,她开始洗床单,被、面。

打好肥皂的床单在搓衣板上用力地搓洗着。

非常给力。

搓衣板深深的齿轮在苏蔓青每一次的搓洗下都能带走污渍,十几分钟后,床单,被、面都被搓洗干净,剩下的就是把沾上肥皂的它们漂洗干净。

“妈妈,咱们是不是要去河边清?”

大毛一边帮苏蔓青拧床单一边问。

“对,盆太小,咱们在家里不好清,去河边洗正好。”苏蔓青此时也抓着床单的另一头用力拧。

随着她跟大毛同时用力,厚重的粗棉床单里的水分也在不停地减少,不再滴水后才被放进篮子里。

“妈妈,我们都去河边吗?”二毛跟三毛也看向苏蔓青。

苏蔓青笑了起来,打趣道:“怎么,你们不想跟妈妈一起去?”

“想。”三个孩子都猛点头。

他们好久没有跟妈妈一起出去玩了,非常想。

“嗯,二毛,你给妈妈拿洗衣棒,三毛帮妈妈拿肥皂,大毛……”苏蔓青看了一眼一脸激动看着自己的大毛,想了想,多拿出一个篮子,分了一床床单放进去,然后才递给大毛,“你就忙我拿这个吧。”

“好嘞。”

拿起篮子,大毛一点都不费力。

苏蔓青提起另一个装着床单,被、面的篮子,还别说,挺沉,幸好分了点让大毛帮忙。

就这样,母子四人把门一锁就浩浩荡荡往河边去。

路上遇到很多人跟他们打招呼,有柳树村的村民,也有苏家庄的村民,他们还遇到了萧兴和的大孙子萧晨光,萧晨光比苏蔓青小几岁。

十六岁的男孩看苏蔓青提着篮子吃力,抢过篮子就红着脸送到了河边。

这让苏蔓青无比感叹。

这人跟人可真没法比,要是萧旌旗是萧兴和家的孩子就好了。

虽然苏蔓青对萧旌旗的真正身世有着猜想,但并没有去探知,因为这是萧旌旗私人的事,她不好插手,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阳光猛烈,微风习习,河边很多人都在洗洗涮涮。

有洗衣服的,也有洗床单的,还有洗猪草的。

远远看到苏蔓青,早就来了的张氏站起身挪了个位置,招呼道:“青丫头,来,这里,来这里洗。”

“婶子来得好早,你洗的量不少。”苏蔓青把篮子放在张氏身边,看了一眼对方盆里的衣服。

确实挺多。

昨天柳树村的人全部搬进安置点,估计大家跟她昨天一样也是洗澡大清洗,然后今天河边才有这么多人在洗床单、被、面。

“还好了,我家孩子都大了,也成了家,我就洗我跟老头子用的,你看她们,家里孩子多的,那洗得才是真多。”张氏占的地方是河水的上游,水最清澈。

有点洁癖的苏蔓青非常满意这地方。

毕竟她家的床单,被、面可都是在家里搓洗过的,只要好好清一清就行。

其他洗衣服的人也都跟苏蔓青打招呼,苏蔓青回村没多久,但早已融入,大家对她都很客气也热情,蹲在一起洗衣服,不知不觉就闲聊起来。

聊的也都是村里的事。

村里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正在修建的房子。

为了赶在秋收前让搬迁过来的柳树村村民都安心住进新家,县里组织了一批人手来帮忙,加上柳树村与苏家庄的村民,可以说是好几栋房子同时开工。

如此一来,进度很快,估计一个月以后就能修出一百户。

“原本菜园子离咱们挺近,现在菜园子都成了柳树村的地基住宅,以后种菜就不方便了。”一个年纪挺大的婶子一边洗衣服一边念叨了一句。

她这一句话顿时引起了苏家庄村民的共鸣,几个柳树村的则没吭声。

她们作为外来者这种时候不好开口。

大家开始就菜园子的事扯起来,主要一点还是因为柳树村并入的村民太多了,之前可能没人想那么多,但经过这么多天,很多人的心思开始浮动。

村是大了,但人口也变多。

那么多人都需要田,需要地,这样一来他们苏家庄的利益会不会被分薄。

苏蔓青没有参与大家的议论,但都听进了心里。

“青丫头,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张氏心中也没有底,忍不住小声问了一句。

苏蔓青脸上挂着笑,一边用洗衣棒槌打着床单一边小声回了一句,“当然是好事,任何时候的发展都需要人,别看以后的菜园子离村远了,但咱们村的规模随着发展说不定能变成镇,最终融合进县城,如此一来,咱们什么东西都能在家门口买到。”

别看她说话的声音小,但偷听的人可不少。

苏蔓青这话一出,就进了很多人的耳里,大家顿时没那么慌乱了,眼界也宽了些。

心一放松,议论声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