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了豪门贵妇(82)

作者:慕九夕 阅读记录

洗完衣服晾好,室外最后一缕微光也沉入了天际。

宋悠去陆凌房间看了眼,人没在,估计是去书房了。

想着少年之前跟同学说了要讨论游戏的事儿,她便没去打扰他。

乐乐不在,家里突然就少了点儿乐趣,离休息时间还早,宋悠索性推着陆山河一起转去书房拿了本新书,走回卧室,躺在沙发上看。

陆山河抱着她,克制地没有亲她,只垂眸看着她翻书。

书房里打发时间的书并不多,宋悠抽的一本,刚刚好是某报社记者采访陆山河的合辑,估计是报社送过来的样册,被刘姨随手放进了书柜。

沙发很宽敞,宋悠盖着毯子靠在陆山河胸口,惬意地浏览内容。

比起她先前在网上搜的小道消息,这样的采访显然就严肃多了。

往下又翻了一页,视线落在页面中间的一段话,宋悠停了一瞬,放下书,偏头斜看着陆山河,一字一顿地笑:“这是十几年前的采访了吧?人家问陆总对另一半有什么要求,陆总你这回答,是那时候有中意人?”

“没有过别人。”陆山河深邃地看她一眼,拿开她手里的书册,抱着她克制地吻了吻,声音低喃着荡漾在她耳侧,“只有你。”

第60章

宋悠怔愣地望着俯身笼罩着她的男人, 任由他轻吻落在脸颊。

书上那段采访,其实只是简单的三两句话。

但按照陆山河的性子,关于另一半的话题, 正常情况下他应该会直接略过, 根本不会出现在采访合辑里。

可他答了——没有什么要求, 合适就行。

短短的一句话,是回答, 也是心态的昭示, 所以她才会问他是不是当时有中意的人。

宋悠心尖软溺着淌开一圈又一圈涟漪, 抬手抚着他倾下来的眉眼,思绪有些飘离。

没有过别人, 只有她……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啊。

所以, 在芳园的那间窗外开满紫藤花的卧室, 那些模糊朦胧地沉在她记忆深处都快记不清的梦境画面,对他而言, 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那个时候, 他就已经很喜欢她了吧。

从那以后,她梦境中再也没有来过这个世界。

近十一年的时间, 从二十来岁到年过三十,眼前的男人克制自守, 隐忍压抑自己的需求。

他对她的亲近跟纵容,都是因为喜欢跟慎重。

他其实一直在小心地抑制自己, 迁就她。

胸腔溢满荡漾轻波,她手落在他肩胛上, 撑着他身体坐起来, 身子柔软地倚靠着他胸膛, 手腕环上他颈窝,迎着他的吻凑过去,温柔似水地亲他下巴。

这样的男人,让人很难不心动。

她喜欢他。

陆山河抱着她的手臂微顿,湿热掌心扣紧她脊背,收拢手臂抱着她,任她柔情蜜意地安抚他。

“采访,是那次相亲后吗?”宋悠靠着他颈窝,手指从他下巴处滑过,顿了下,又往上描摹他的眉眼。

陆山河压抑着呼吸,气息轻缓地绕在她脸颊边,温柔地吻了吻她额头,胸腔颤动地“嗯”了一声。

·

周一,又是艳阳天。

宋悠一早开车到了学校。

龚老师看见她迎着晨间温暖光线走进办公室,仔仔细细地望着她看了眼,笑起来:“宋老师脸色比上周看着好了不少。”

岳老师两眼亮晶晶地跟着点头,真心实意地羡慕:“宋老师越来越好看了。”

皮肤状态白皙盈透,好得让人嫉妒啊。

宋悠点了点头,认真应道:“谢谢两位老师的欣赏。”

话音落下,三人相视而笑。

放好包,宋悠坐下来,跟龚老师问起侄子家店铺的事儿:“……上次您给我的那个杯子,家里人看了也喜欢得很,我想买两套寄过去。”

龚老师笑着找了店铺地址发给宋悠,放下手机,又起叹气来,带了几分长辈看小辈辛苦折腾的感慨:“他们那个店铺,说是同类厂家太多了,线下跟线上同质化严重,销量一直起不来,亏了不少钱,这才想方设法换了点儿新花样,不过我估计也折腾不了多久。”

岳老师捧着杯子疑惑:“我看这些杯子都做得很好呀,别致又好看,很有韵味,不比别家差。”

产品销售问题,涉及到定位、宣发、品控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规划,宋悠以前的工作就有大量涉及,几乎是本能地想到关键点,自然而然地问:“是不是店铺定位不清晰,或者宣传做得不到位?”

“定位好像确实不怎么讲究,反正网上就一个店铺,谁都能买,哪家都差不多,我也看不出差别。”龚老师醉心书法,对外头这些事儿本就不怎么关注,听见宋悠问,只是下意识地觉得似乎是有这么个问题,但也不怎么确定。

这会儿大家都没什么课,既然说到自己擅长的方面,宋悠也没藏着掖着。

她很喜欢龚老师侄子尝试烧的这些别致瓷器,要是走不通销路放弃也挺可惜的,遂又看了一圈摆在茶桌上的几个杯子,认真想了想,若有所思地建议:

“他们这些瓷器,其实可以走一走品牌路线,融入传统文化的因素,不止是销售瓷器,还要去呈现器具成型中的文化内涵,让人从中看到历史的沉淀,形成自己的品牌。”

顿了下,宋悠不紧不慢地跟两位老师解释,“比如,把瓷器烧制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可以展示不同工艺不同器型的形成,结合绘画、人文历史的发展做成一期一期的小故事或者讲堂之类的,给产品赋予文化内涵,让大家从瓷器中不仅能欣赏到内在的美,也能通过某件瓷器,去感受传统匠心。”

龚老师听得恍然大悟,十分赞同地点头:“这个建议好,现在这些东西,一是品质不行,做的人太浮躁了,就难免粗制滥造。二呢,真正懂技术又通晓历史的人,确实少了些,也鲜少有人往那方面想。”

说到最后,龚老师又惋惜地叹气,“咱们传统的东西那么多,也确实该好好传播传播。”

岳老师满脸赞同:“要是能做成纪录片就好了,我很喜欢看这些。”

宋悠摇着头笑:“也没那么容易,这里头还涉及到投资、拍摄规划、流程调整、人员安排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得花时间策划才行。”

“确实是。”龚老师慨叹一声,“单投资这块儿,我估计他们手里就没多少资金可折腾了。”

叹完气,龚老师又很快想开笑起来,当着宋悠的面给侄子发信息,“不过年轻人要做事儿总要有点儿考验,宋老师算是给他们指了条明路,我跟他们说说,怎么做,让他们自己操心去。”

宋悠本来没什么想法,听见龚老师说侄子投资差钱儿的事儿,倒起了点儿心思,与文化传播相结合的颤策划,她以前就尝试过,觉得很意义。

那些耀眼好看的瓷器,她也很喜欢。

能做点儿自己喜欢又有意义的事儿,也算是人生小幸运。

“您侄子要是真差投资,我也可以送佛送到西,帮他们投一点。”去倒了杯水,宋悠走回办公桌,笑着补充了一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