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小厨娘(16)
那边埋头苦吃的赵士谦根本没注意到这小小的转折,直直拍案叫绝:“鳜鱼和羊肉切片同蒸,鲜美!太鲜美了!”
周沉也夹起一片鱼肉,徐徐送进口中。
他视线浅浅扫过吟风有些泄气的神情,破天荒地说:“很好吃。”
这还是周沉第一次说好吃。
赵士谦正在聚精会神地挑着鱼刺,百忙之中抬起头,才匆匆道:“孙亮那家伙,白长了一张嘴,根本就不会吃。”
吟风回过神,“为何这么说?”
赵士谦将嘴里食物咽下,眼睛一亮,“我悄悄给你说。”
话是这么说,可就在这小小饭桌跟前,当着周沉的面,赵士谦根本没打算压下嗓音,就将孙亮藏着的心事给抖落了出来。
“他啊,喜欢上了陈记的陈娘子!”
赵士谦除了美食还有个爱好,就是搜罗各种小道消息。
这其实也是因为他做司法一职以来,除却偶发的大案命案,最常面临着的就是那些琐碎的家务事。
一来二去的,知道的事情自然就比别人多一些。
“陈家娘子身世可怜,父母年纪大了不说,哥哥还有腿疾,一家人的生计都靠她一个小女儿。”
赵士谦说得尽兴,不知何时就放下了筷子,“陈娘子在西市的铺子位置并不好,做的餐食也就胡饼和馄饨两样。倒也是好吃的,就是样数有些少,我总要吃腻歪的。”
“可孙亮那家伙,一天两顿,早上来时嘴角带着陈娘子家的胡饼渣,晚上走时准是一碗陈娘子家的鸡汤小馄饨,都不带换样的。若不是喜欢上了人家小娘子,谁会那样吃?”
吟风微微颔首,就算再喜欢吃某样食物,天天吃总会腻。
但喜欢,不会腻。
听了这段八卦,吟风才算释然,反正她输的不是厨艺。
“多谢赵司法不吝分享。”
吟风说完,赵士谦笑着摆手,转头用筷子指着那盘鱼羊清蒸,“看在这盘子肉的份上,我才给你说的。”
说罢,赵士谦后知后觉地落下视线,看着只剩下汤汁的空盘,愣了神。
紧接着,周沉将一双筷子扣在吃干净的空碗上,面色如常:“辛苦小风姑娘了。”
吟风笑着摆手,“不辛苦不辛苦。”
作者有话说:
赵士谦:“我肉呢???”
第11章 油泼辣子和桃酥小饼
放到灶台后的辣椒果然在第二日就烘干好了,比晾晒的方法要快了许多,也方便了许多。
趁热打铁,她将昨夜泡好的陈米拿出来,和李策两人轮番上阵用石磨推成了米浆。
推磨这活计太吃劲,直累得吟风气喘吁吁,抹着额角的汗认真思索起,要不要给公厨买只驴这件事。
米浆备好之后,第二重要的事情便是熬料汁。
用大料、香叶加上黄酒和半锅井水先行煮沸,直到将香料的味道都激发出来,再倒入陈醋熬煮半个时辰,便是香味最为浓郁的时候。
赶在上值前,吟风支起了一口大锅,上头连着半人高的蒸笼,凡是有官差从京兆府门口经过,少不了侧目瞅一眼那大家伙。
吟风面带喜气,招呼着来上值的官差们免费试吃。
晨间紧张,有许多人都赶不及吃饭。一看到这热络的景象,自然就丢盔弃甲地直奔米皮而去。
吟风照着上回的步骤,给每人分了个小碗,一勺料汁半勺蒜水,一筷头米皮,再加上煮过的豆芽当垫底。最后就是今日的压轴主角,油泼辣子。
她将视若珍宝的油泼辣子端上来时,辣椒已经沉淀下去,飘在上头的是一层通红的亮油。
周围试吃的官差们第一下闻到的也是四溢的油脂香味,他们瞧着这从未见过的东西,竟也忍不住咽了口水。
衙役中不缺胆大的,立刻有人上前率先道:“先给我尝尝!”
吟风不急着叫卖,反而卖起关子,“这东西是皇商陶家的二小姐赏给我的,珍贵着呢。”
那衙役听完嗤笑一声:“能有多珍贵?”
吟风接着话头,说起了胡椒。
胡椒自西域传入中原大地,在西市不算是个稀奇玩意,众人也都有听说。
但长途跋涉而来,胡人将其囤积居奇,价格居高不下。一直以来,都是京中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的新鲜滋味。
“这个东西,叫做辣椒。比胡椒还厉害,吃进嘴里会有灼热感,当做调料,能增香添味,仅放一丝,就能化腐巧为神奇!”
吟风解释完,抠抠搜搜地分出了极少的一丝辣椒油,淋在米皮上,原本白花花的米皮和黑乎乎的料汁有了红油点缀顿时变得秀色可餐起来。
这个用量,大概也就是微微辣都不到的程度。
那衙役细细品味了一口,只觉唇齿间微微刺痛,但从未体验过的香味早已盖过这一丝轻巧的灼痛。
“你再给我来一勺啊,我都尝不出味啊!”
吟风浅笑起来,在那衙役“多一点,再多一点”的指令下,放满了整整一勺。
再去尝,辣椒带来的刺痛已经和香味平分天下,初尝的衙役才咽下一口,就被辣得喘着大气。
贴心的吟风赶忙给他送上早已放凉的茶水。
吟风揪着心,很是担心这衙役的反应,会让自己的辣椒就此断送前程。
不只是吟风提着一口气,围观的官差更是风声鹤唳,险些以为这是将要中毒之兆。
谁知那衙役一顿呼哧,终于能发出人言后说的第一句竟然是——
“香!太香了!”
吟风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原处。
在他之后,陆续而来的官差衙役们都纷纷选择了加辣的版本,一干人等吃得热火朝天。
被辣的跺脚,也要围在一起商议,要不要交钱来公厨吃饭。
吟风竖起耳朵,仔细听着他们商议的结果。
倒也还算理想,大半前来试吃的官差们最后都决定去陆司簿那里先交上一个月的伙食费试试水。
若是不好吃,下个月断然是不会继续交的。
趁着几名官差要去找陆司簿的空档,吟风调好了一碗米皮,将辣椒油分开装进了一个蘸水小碟,托着前去交伙食费的官差们给陆司簿也送去尝尝。
毕竟这几日少不了要麻烦陆司簿。
等早膳的时间差不多忙完,公厨零零散散的人也都消失不见,吟风跟李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剩下的米浆刚好够她和李策吃上一顿,吟风慢慢悠悠蒸了两碗。
添辣油时,毫不客气地给自己碗中舀了两大勺,呼噜呼噜地吃完一碗。
李策望着快要见底的辣椒碗,也添了少许,一边添还一边嘟囔,“真有这么好吃?”
吟风谦虚道:“也就一般般吧。”
毕竟现下时间紧张,只能先做一些最简单的。
在吟风看来,真正将辣椒的美味发挥到极致的还得是热辣鼎沸的老火锅。
只是做火锅底料所需的调味繁杂多样,不仅需要干制辣椒、新鲜辣椒,还需要红油豆瓣酱等等的复合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