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家小娇妻(264)

作者:蓝胖 阅读记录

这有点不像元宵能做出来的事。

他没忍住问薛彩樱:“你说元宵真有那么冲动?”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薛彩樱没明白,“你指什么?”

赵雪窝纳闷道:“平时可没看出来元宵有多冲动,在同龄孩子中,他可是难得一见的稳重了,要说粽棕还有可能,元宵偷着回来,怎么想怎么觉得不正常。”

薛彩樱好笑道:“要不把儿子叫过来,你亲口问问?”

赵雪窝摆手说算了,十七八岁的孩子谁还没点秘密,只要不耽误学业就行。

国子监每两个月有三天假。

路远的学子来不及赶那么远的路,都会留在书院,家在京城的学子基本都会回家。

粽棕惦记家里好吃的,再者也想念爷爷奶奶,早早的准备好了随身物品,就等先生发话。

元宵一向淡定,往常都要粽棕催着他走,可这次竟然出奇的早早准备好了,甚至比粽棕还快了一步。

粽棕奇怪道:“大哥,你没事吧?”

元宵绷着脸色瞥了他一眼:“不想回去?”

“想回。”粽棕拎着包袱屁颠屁颠的追了上去,侯府派的马车就在山下,他们每次放假,田氏都会算着时间派车过来接人。

粽棕上车后先问了车夫家里的情况,听说爷爷奶奶都很好后,让车夫路过商业街的时候停一下。

家里的点心虽然多,可田氏偶尔还是想尝尝外边的稀罕物。

粽棕打算寻摸点稀罕东西给爷爷奶奶带回去。

这些事粽棕想得多,做的多,元宵就不费这个心思了,每次都让他多带一份。

楚遂没和两个人回去,他入学晚,底子又差,打算趁着这三天假好好学习。

接触的越多,眼界越开,他就越发现自己和城里人的差距。

别说平阳不愿意理他,他自己也是自卑的。

等他努力学好武功,有了出息,没准平阳又喜欢他了。

元宵和粽棕上车后,马车还没走,忽然冲过来两个同窗,他们脸皮厚拉开帘子就往车上爬,“元宵,搭你的车回去。”

另一个道:“今天太晚了,不搭你的车就得明天才能回了。”

元宵虽然不喜欢和人来往,但也不会拒绝同窗搭车这么点请求,他往后退了退,让出地方,什么话都没说。

倒是粽棕和两个人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

从国子监的教书博士到京城哪里好玩的地方,只要想到的就能聊到。

两个同窗知道元宵冷漠,有什么事不愿意和他说,看粽棕是个活络的,提议道:“后天约了几个同窗出去跑马,粽棕去不去?”

问完才注意到元宵,“元宵,你呢?”

粽棕当然喜欢出去玩了,可他自己去没意思,也看向元宵问:“大哥,去不去啊?”

元宵没什么想法:“再说吧。”

粽棕失望的嘁了一声。

其中一个同窗道:“后天早晨我们从东城出发,粽棕你要想去,到东城和我们汇合,我姑母家有个跑马场,什么马种都有,你要是去了,随你挑着骑。”

粽棕心动了:“那你们等我。”

想到他娘多半不会同意,又道:“算了,你们也不用等,我要去会早点到。”

那同窗还以为元宵不喜欢骑马,又道:“跑马场就在寺庙的山下,那边景色可好了,顺路正好过去。”

元宵还是没什么想法。

马车很快进了城里,粽棕和两个同窗犹如盗匪进城一般见什么买什么,很快每个人怀里都抱了一大堆东西。

粽棕什么都买两份,一边往车上放,一边嘀咕:“这个是你的,这个是我的,爷爷奶奶,爹娘和年年都有了……”

粽棕说到这里,忽然懊恼的拍了一下脑袋,“完了,我忘了水笙姐,她刚给我做了两套衣服我回家就不给她带礼物,水笙姐肯定失望了。”

粽棕想再去买,可哥哥的两个同窗拉着他不松手,他只能把这事推给元宵,“哥,还是你去吧,我和两个哥哥说会话。”

元宵本来没想去,可想到大家都有礼物,唯独水笙没有,她肯定会难过。

就这么元宵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注意到街边有家首饰铺子,他稍一犹豫走了进去。

想起前几天回府水笙让他帮忙戴发钗的事,女孩子应该都喜欢这种东西。

元宵大略选了两个,让店主包起来,转念想到还有年年呢,又选了两只珠花。

送礼物是很平常的事,可元宵总觉得不好意思,他见到粽棕就把礼物塞进了粽棕怀里:“就说是你买的。”

粽棕哦了一声,没看懂元宵的行为,但也没提出什么异议。

此时元宵的两个同窗都走了,只剩下他们兄弟两个和车夫,一路快马加鞭,赶回了侯府。

元宵和粽棕先把给自家的礼物送回东院,然后拎着送给赵老二夫妻的礼物去了主院。

赵老二和田氏很久没看见两个孙子了,想的厉害,左手拉着一个右手拉着一个,怎么都舍不得松手。

看见两个孩子带的礼物,笑道:“以后放假了抓紧回来,别去买那些,奶奶想你们,就想早点见到你们。”

元宵和粽棕都表示知道了。

不过以后该带礼物还是得带,老人家嘴上这么说,其实还是喜欢孙子送礼物的,不说礼物多贵重,贵重在心里惦着他们。

平常两房分开吃饭,逢年过节,或者有什么事情才会聚到一起。

今天元宵和粽棕回来,大房这边肯定要在田氏这边吃饭,田氏想着也不能冷落了雨生一家,便命人把二房也都叫了过来。

所以今晚算是个大团圆宴。

如今家里的几个小孩子都在一起读书,睿睿是亲王的儿子,要和宫里的皇子一起读书,所以他只有启蒙的时候在侯府读过两年,后来就进宫了。

月牙的小女儿倒是每天都来侯府,和年年、水笙、十五几个孩子一起读书。

如今平阳又回来了,他们的读书小团体又多了一个人。

不过平阳还没启蒙,刚学三字经,追不上他们的进度,雨生另外请了先生。

以前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是元宵启蒙的,如今元宵去了国子监,很少在家,所以平阳这事就指望不上了。

而十五是个不愿意操心的孩子,他只会顾着自己,是不可能教平阳的。

这是个人性格的不同,大家也不会强求。

平阳回来后,赵雪窝和雨生产生了很多矛盾,薛彩樱对杨二妮也颇有意见,再加年年伤了心,几乎不怎么往二房去了,所以这还是田氏寿宴过后,一大家人第一次这么团圆。

隔三差五的田氏也会召集大家一起吃顿饭,薛彩樱不好拒绝,不过赵雪窝借着禁军忙碌,从不过来,雨生也忙,偶尔赶不上,每次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

一开始田氏还觉得难过,后来习惯也就不在意了。

反正几个孙子孙女都在身边,还强求那些做什么。

今天一家人全都来了,田氏和赵老二都很高兴,张罗着在准备好的饭菜上又加了俩菜。

上一篇: 京兆府小厨娘 下一篇: 七零二婚也高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