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二婚也高嫁(225)

作者:妙鱼 阅读记录

目的达成,谁还管小孩儿看破不看破呢。

苏禾禾哈哈笑着过来,使劲儿搂着儿子亲了两口,“不要这么说嘛,我这样是为了让你们更愉快地干活呀,用心良苦着呢。”

早上省了刷碗,多睡十五分钟,好奢侈啊。苏禾禾心花怒放,“啦啦啦”哼唱着,飘出了厨房。

留下小豆子任劳任怨地刷碗收拾厨房。

——

挣钱的事儿,苏禾禾琢磨了好几天。

机会倒是不少,做时尚的男女时装卖,或者开个点心摊子都能挣钱。可也都牵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属于长线投入,不适合还要上学的她。

想来想去,还是发挥长项,吃技术流的饭比较适合。

她准备和苏立东商量下,不行俩人重操旧业,开个辅导高考的学习班。

据她观察,燕城这里准备下次高考的人不少。

有他们兄妹双双燕大学生的招牌,又是理科第一和第四的成绩,手把手带出的刘少睿他们也是全员晋级,只要稍宣传一下,估计能招来不少生源。

大钱谈不上,但月收入稳定,比工资翻几翻还是可以的。最主要是,这个不费什么劲儿,也没什么投入,只租个民房就搞定了。

而且这是个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不止高考,英语肯定会热起来。

她记得看过部电影,就是这个时期的背景,好多人都找机会出国,学英语的人会很多。

她计划提前把培训英语也搞起来,树好口碑,之后就可以大把挣钱了。

确定好方向,苏禾禾准备第二天就找苏立东商量一下。

晚上吃了饭收拾好,母子俩在客厅里看书吃水果加闲聊。

钟湛走后,只来过两次电话。知道他在荒郊野外打不了电话,可苏禾禾还是免不了失落。

就连小豆子也一样,家里电话一响,他总抢着飞速的接起。听到不是钟湛,就会怏怏不乐好一会儿。

这会儿电话叮铃铃地响起,“肯定是爸爸。”小豆子冲过去接起电话。

“哦,宋阿姨好……我也很想你们呀……我给你转妈妈哦。”小豆虽然失望不是钟湛,可和文工团的上上下下都是有深厚感情的,接过是宋团长的电话,还是热情地陪聊了几句。

苏禾禾赶紧接过,“宋团,你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这么晚你还在办公室吗?出什么事儿了?”

“小苏啊,我心里难过,只有找你说一说了。”宋团长语气里都是萧索。

“宋团?你怎么了这是?是团里有事儿?”苏禾禾紧张起来。

“其实也不算事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不过是来得早点儿,情绪上有点转不过去。唉,可能年纪大了见不得分离。

是咱们团要精简了,团里的同志们大部分都要复员回家乡了,分离在即,就想跟你说一说。”宋团放了个大消息出来。

苏禾禾也愣了,她以为还要几年,竟这么快吗?

“是什么时候的事儿?那同志们都走了吗?怎么没人和我说呢。”苏禾禾有点急了。

四年半的的战友情,在苏禾禾这里很重。

她早预估到文工团会有解散的一天,也做了计划,想在那天之前准备好。如果团里的人还是那么信任她,她就再领她们创出一番名堂来。

这人要走了,让她上哪里找啊。

好在宋团话还没说完,“小苏你别急,人都还在团里呢。要走肯定都会和你说的,他们现在也是天天嘴上挂着苏指导呢。

具体文件还没下,我是今天去政治部开会听到的风声。但我猜下半年应该就有说法了。

开完会我想了又想,心里下不去,小苏你最会说话开解人,就给你打了这个电话。

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儿啊。团里的小伙子姑娘们好些都是我去招来的,有的当时才十三四岁,还是孩子呢。学也没上完,进团里成年累月就是练排表演,别的都不会。

城里的还好,农村的回去了只能干地里活了。想到这些水灵灵的姑娘小伙儿几年后成了村妇农夫,我咋就这么心酸呢。

我有点接受不了……孩子们练了这么多年呢。昨天还跟我说将来还想跟小苏指导排节目呢……真到那一天我怎么张口啊……”说到后来,宋团语气里带出隐约的哽咽。

作者有话说:

第157章 拉人入伙!

听说人都还在团里, 苏禾禾嗓子里屏着的那口气呼了出来。

“宋团,这不还没到最后吗,你先别急, 咱俩先合计合计。”苏禾禾说道。

“这是大势所趋,文职人员都要面临这个问题,不独是咱们文工团里。我就是替团里的姑娘小伙子们惋惜, 都是多才多艺的,以后却要埋没了。都出来这么多年了,让他们再回农村,哪里能接受啊,到时肯定都要找我哭鼻子的。”宋团长伤感道。

苏禾禾突然想到前一阵子丛敏丽跟她说起过的事来。

“宋团,那如果给他们找点挣钱的门路, 不是正式的工作, 会奔忙一些,但还是咱们的老本行,团里这些同志会愿意吗?”苏禾禾问。

“小苏你说的是真的?不用回去, 有钱拿,还能唱歌跳舞,都不用问, 我都能替他们说愿意。可是把提干和家里能给找出路的刨去,还剩几十号人呢,小苏你真能安排?”宋团问道。

“我心里大体有个设想, 应该是可行的。不过我还得再具体落实一下,一两天内肯定能确准了。宋团你先稳住了,不是还有段时间吗, 会找到妥善的办法的, 你信我。”苏禾禾郑重承诺。

“小苏, 我的苏指导,咱全团上下最信的就是你,就是我和陈指导都要靠后。你一向最有办法,这次你如果真给团里这些孩子找到出路,他们将来必不会辜负你。别看他们熊时候也不少,可都是仁义孩子。”

苏禾禾当然知道,就是感受过这些姑娘小伙子对她和小豆子的好,心被捂暖捂热了。凉薄如她才会一直惦记,愿意给他们提供帮助。

挂了电话,反复思量过,结合最近外面的风向,苏禾禾觉着虽比预估的早了些,可操作余地还是有的。

给安华去电话,问了丛敏丽工作的具体位置和部门,苏禾禾决定明天去找她详细问问。

旁听的小豆子知道妈妈明天要忙,主动给苏禾禾分忧,提出他可以喊小伙伴们一起陪他,直到她回家来。

第二天是周六,她和小豆子下午都没课。她去找丛敏丽再回来,怎么也要多半个下午了。请小伙伴们来家里确实是个好办法。

这么几天了解,那几个小孩子真很不错,对小豆子照顾又加,从来没让小豆子落过单。

她本来打算这个礼拜天在家烤几样点心请几个小孩儿吃,这样干脆就明天了。

让小朋友来家里,她这里好吃好喝隆重款待一番。

她这样说了后,见妈妈这么重视自己的小伙伴,小豆子当然愿意。

时间还早,母子俩挽起袖子开动,烤了小饼干,红豆酥,花生酥几样,装到牛皮纸袋里封好。明天配上一杯热奶粉,就可以开个茶话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