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二婚也高嫁(83)

作者:妙鱼 阅读记录

古大姐和安华也都不知该说啥了?哪个军嫂不是自己拿米拿面拉煤球的?她们早年更苦的都干过,怎么苏禾禾就这么娇气了?

可钟湛自己乐呵着呢,曹大姨也在,只能憋着。

男方家彩礼和女方嫁妆一样多,曹大姨腰杆都挺直了。

这会儿见到外甥女要走,才想起还有事找她。

“禾禾你先等等,大姨有事找你。”

“大姨你说。”苏禾禾停下等着。

“你钢琴还会不会弹了?你妈走后你就再没碰吧?”

苏禾禾这才想起,原苏禾禾还有这个时代几乎没人会的时髦技能-弹钢琴。

曹秋云曾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她和苏茂棠是大学时期的恋人。他们两个的大学刚好比邻,都在燕城。毕业苏茂棠来汝城工作,曹秋云夫唱妇随,到了汝城艺术学院当了讲师。

曹大姨既然问起,肯定是有用到她的地方。

“打小学的怎么会忘呢,大姨你也太小瞧我了。”苏禾禾回着。

“那赶情好了。是这样,学校里的音乐老师随着她男人调别的军区了。是临时下的急令,走的也急。这边还排着“七一”节目呢,要有钢琴伴奏的。

除了文工团这一时叫我上哪里找人。可我去问,文工团自己的节目都打不开点,会弹琴的也才两个,帮不了这边。

我这都急了好几天了,上午突然就想起你也会,就找你来问了。这是要去市里汇演赛的节目,可不能出岔子。你等会儿买完东西就得跟我去。”

这又不费事,刚好也不用和钟湛他妈大眼瞪小眼的,“行,大姨,我马上就弄好了,一会儿过来找你。”苏禾禾答应后,拉着钟湛就出了门。

这边当听众的三人,都有些没想到。

古大姐和安华还能沉住气些没急着问。

丛敏丽却做不到,“曹阿姨,小苏还会弹钢琴呀?跟谁学的?”

“跟她妈呀?她妈可是学音乐的,在大学里是教钢琴的。禾禾打小和她妈就学的。还是她妈走了,钢琴他爸瞧了堵物思人难过,也怕浪费了,送给了她妈上班的大学,她才没再弹的。”

文工团里呆过的丛敏丽当然知道会弹钢琴在文工团里可是最香的馍馍。

不像跳舞唱歌人多竞争也激烈,年龄大了就没有舞台优势了。

会弹钢琴的,在文工团位置最稳,也是最先提干的。当年她有多少羡慕来着。

现在,她以为离婚只会围着锅台转的苏禾禾,却会她眼里高不可攀的东西。这比刚才看安华拿出高额彩礼都打击她。

“噢,那样是不是也要给小苏发点代课工资?这样她也能有点工资收入了,女同志也得有份工资才好,不然总跟丈夫伸手要,也怪难为情的。”

曹大姨这要看不出丛敏丽什么心思,她可真是棒槌了。

本来嫁妆啥的她是不准备当面说的,倒显得他们女方小家子气。都是体面人,古大姐和钟湛他妈回头问过钟湛自然就知道了,真不必特意拿出来说。

可看着这位钟家儿媳妇,她不这么想了。

“代课工资,合理合规的学校当然会给。不过我们禾禾还真不差这点工资使。

他爸原来每月给她二十零花,这回怕闺女结婚委屈自己省着过,又给她涨了,一个月给禾禾三十块。她哥也有样学样,说一个月再给她贴十五块。

所以我们禾禾天天玩儿,一个月照样拿四十五。

这还不算,她爸给儿女婚嫁是一样的钱,兄妹俩都是三千块。她哥又把自己攒的一千块钱拿出来,父子俩就给她备了四千块的嫁妆。

你说哪儿还有这么疼闺女的家庭了,我也是在我妹夫和外甥这里才见着。”

曹大姨笑叹着说了这一大通后,就乐呵呵的瞅着丛敏丽,一副等她再问的样子。

每月的四十五块和四千块钱的嫁妆,哪个都是丛敏丽踮着脚尖都生够不着的。

看着曹大姨也只会一句“那是真好”干巴巴回应着。

自以为靠彩礼压过女方一头的安华更不好了,她可是知道曹大姨给儿媳妇添了一千块嫁妆的。

五千对五千,一样的钱,却是男方已落了下风了。

从来都是高嫁低娶的,这要传回燕城去,钟家这回可要被人说嘴了。

安华转头看向古大姐,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代课!

安华还想着丛敏丽给递话圆场呢, 带她出来,她就是哪儿缺补哪儿的作用。

可丛敏丽连眼珠子都不转了,自己坐那儿不知想什么, 哪还记得这些。

彩礼的事古大姐是不好插嘴的,安华没得法子,只好硬着头皮自己上, “那个亲家大姨,你们这么疼孩子,我们更要待她周全。这样,我再给小苏一千钱块买买衣服鞋子,也算我这个婆婆给她的体己 。亲家大姨就给我这个面子,待会儿替小苏收着吧?”

“哎, 那我就替禾禾多谢亲家了。”曹大姨心知为什么, 可钱进了外甥女腰包,得了实惠,她才不管为什么呢。男方彩礼比嫁妆多本就是定俗一样, 且就多这一千块,他们女方这边已足够扬眉吐气了。

看着神情很不自然的安华,她也知道再多钟家也拿得出来, 但那样就真的是针对了。结亲不是别苗头,都别失了礼,刚好。

那边古大姐已经悄悄回房拿了一千块钱出来, 给塞到好友包里拿出来递给她。“偌,要给赶紧给,别舍不得。”

曹大姨直笑, 安华也有了台阶。

多年好友, 安华知道古大姐安排好了, 果真打开包,见到那一摞钱。拿出来推给了曹大姨,“她大姨,你可别听老古的,给媳妇我还有什么不舍的。”

安华刚有一瞬是想开口直接说给加三千块,给彩礼加到八千块的。可她这样后头追加,又一气儿加这么多,就有和女方争气争锋的意思了。这样下女方脸,儿子估计对她更不乐意,多出钱还不讨好,她最后还是忍住了。

曹大姨接过。彩礼嫁妆这事儿虽有些插曲,总算顺利落幕。

放下了姿态,之后就是还算愉快的商量怎么办婚礼。

这几年提倡新事新办,没人会大肆操办婚礼。在部队里就更简办了。什么娘家婆家的都不分,只要能出席婚礼的,全是一起坐了。人多就在食堂多摆几桌,人少就在家里置两三桌,家人战友再请上一级领导主个婚,婚礼就很圆满成功了。

安华和曹大姨都是资深军属,自然不会出了这个大框框。

商定了到时就在食堂里摆酒,两边各列好出席人员再定桌数,酒席钱都归男方出。

曹大姨今天已经挣够了脸面,这些细枝末节也不想争,后面都是安华说什么她都点头。这让安华从下火车后一路不大畅快的心情都转好了。

不过对跟来帮忙的丛敏丽她却很不满,之前挺会看眼神说巧话的孩子,这会儿就跟哑巴了似的。让安华觉着带她来就是摆设,还总帮倒忙,真不如不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