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眼(71)
毕竟,谁是金主,谁是爸爸。
女主持的慷慨激昂仍在继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赵总的坚持下,这幅壁画终于被找了回来!赵总特意举办这场交接仪式,一是为了与大家共同见证国宝的回归之路,二是要宣布河远集团即将开启的新慈善之路。”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参加此次发布会的嘉宾,他们是,敦煌博物馆评估专家钱文峪先生,敦煌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一个一个专家的名字蹦出来,林寻白不由自主地吞了下口水,“萧老板,来了好多人啊。”
萧侃却与他不在一个频道。
她在意的是,河远集团的新慈善之路是什么?
可惜时间不给林寻白紧张,也不给萧侃思考,两名工作人员拨开保镖,一左一右地扶住壁画的玻璃罩——
方才他们已经把壁画的外包裹小心拆开,重新安置在一个特制的活动展台里,另有一人取来一块硕大的红色绒布,将玻璃罩盖得严严实实。
主持人说:“下面有请河远集团董事长赵河远先生与寻宝人萧侃女士上台,为壁画揭幕亮相!”
萧侃起身,隔着层层人头,她朝角落的燕山月望了一眼。
燕山月也回望了她一眼。
萧侃明白这个眼神的意思——放心。
是的,有燕子在,她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她跟着工作人员走向前台。
此时的大厅灯火辉煌,万众瞩目,盖着红布的活动展台缓缓移至主席台中央,主持人正在念叨冗杂而刻板的台词,“真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啊,让我们屏住呼吸,期待这场跨越二十五年的久别重逢……”
萧侃的目光落在第一排的嘉宾席上。
那些专家她一个也不认识,她认识的是陈海,是周正言,还有双目瞪向她的陈恪。
他们果然都来了。
可她无暇顾及。
赵河远捏住绒布的一角,萧侃拉住另一侧。
哗——
红布落地,壁画亮相。
隔着一尘不染的玻璃罩,壁画清晰可见,八十公分长,六十公分宽,结实的泥底确保了表层的壁画在流离失所中依旧完好如初。
465窟是西魏时期开凿的,距今约一千五百年,这一时期外来文化东传,中原文化西输。所以洞窟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多元特点,题材极为丰富。
不仅绘有鸠摩罗天、帝释天和梵天等印度诸神,也有《得眼林》、《沙弥守戒》、《宾头卢度跋提长者姊》等佛教因缘故事,更有伏羲、女娲、雷公、电母等中国神仙形象。
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非《得眼林》莫属。
壁画完整描绘了这个源自《大般涅槃经》的故事,从左到右,自上至下,共有兵匪交战、强盗被俘、国王审讯、判决挖眼、放逐山林、佛陀施救、强盗皈依、剃度出家八个画面,场景过度自然,画面分隔又统一,处于一个连贯有序的时空环境中。
画中人物以线描为主,敷色淡雅,摒弃了西域的凹凸晕染法,采用南朝「秀骨清像」的中原风格,其中山峦树林等自然景观,已有中国山水画萌芽的初态。
画师精妙的画技也通过这幅壁画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五百强盗放逐山林的画面,画中的强盗赤身裸体,骨瘦如柴,双眼血流不止,上有狂风暴雨,下有饿虎逼近。无论是残酷的刑罚,还是他们凄惨的绝境,都让观者不寒而栗。
无数目光穿透玻璃,凝聚在画上,以最严苛的审视扫描它的每一分、每一寸。
然而这幅壁画如同所有资料、图像中留存的记录一样——构图突出,色彩清丽,人物生动,笔法娴熟。
尤其是强盗被挖眼后扭曲的身体,狰狞的面容,传神到近乎成魔。
魔鬼被拘在画中,不惧任何的凝视。
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质疑它。
第50章 巡展
part 50
这是赵河远第一次见到《得眼林》,沉淀千年的艺术以一种绝对压制力震慑观者的灵魂,历史的厚重赋予它超越时空的美感。
无声却深入人心。
数位专家围着玻璃罩仔细观察,交头接耳间,对壁画皆是肯定的态度。
媒体记者举起相机,一时白光夺目,如雷电闪烁。
女主持把握大好时机,极力展现自己的控场能力与主持风采,一边将麦克风递给萧侃,一边热络地发问:
“萧女士,您给我们讲讲壁画是怎么找回来的吧,我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这个问题。”
这话说得不假。
台下的观众不比专家火眼金睛。对他们来说,壁画的真伪只是一个结论,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故事。
萧侃没有立刻去接麦克风,而是在台上拉起左腿的裤脚。
南方人的皮肤向来白皙,她也一样,笔直的小腿肌肉匀称,裤管上撩,所有人都不明所以。
忽然间。
一块绛紫色的圆形疤痕出现在小腿中央。
不同于其他伤口,伤痕不仅皱成一团,还深深地向里凹陷,像是硬生生被剜去了一块肉似的。
这样好看的一条腿,配上这样丑陋的一块疤。
无人不震惊,无人不惋惜。
“这是……”
女主持语塞,原本预想的台词统统作废,什么「好精彩」、「真让人羡慕」,都在此刻烟消云散。
她虽是主持人,但萧侃把她拉进了专业盲区。
因为这场发布会,本就是萧侃留给自己打广告的。
迎着众人惊异的目光,萧侃不急不慢地拿过麦克风,豁达地说:“这是枪伤,上个月在楼兰古城挨的,因为遇上了盗墓贼。”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是一段引人无限遐想的经历。
记者当即发问:“萧女士,壁画是在楼兰古城找到的吗?”
她放下裤管,摇头卖关子,“没那么简单,壁画的故事说来话长,找壁画的故事就更长了……”
中了一枪居然还不够?还说没那么简单?!
记者们愈发急不可待了。
“我可以和您约时间做个专访吗?”
“我也要约!”
“今晚可以吗?或者明早?”
……
林寻白站在主席台下方,望着台上备受瞩目的萧侃,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贴身西服裙,反而比一旁的女主持更加迷人。
阅历让她的双眼睿智明亮,英勇让她的身姿卓尔不群。
没人比她更潇洒,也没人比她更从容。
有故事的女人,天然就是一种魅力。
女主持艰难地找回自己的场子,“我、我知道过程一定很精彩。但还是请您简单说两句吧,比如壁画最终是在哪里发现的?”
萧侃给了个面子,“是在若羌找到的。”
“敦煌丢失的壁画怎么会在若羌?莫非犯人逃去了若羌?”女主持连忙追问。
“警方锁定的犯人是莫高窟的护林员,盗画后他并没有逃去若羌,而是隐瞒了一条重要信息。”
“什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