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50)
“你···”秦氏听得来气,忍不住就要动手。
裴歆早防着她呢,‘吓’地后退了两步,一旁的杨氏也知道不妙,上前来隔开了两人,又去劝慰秦氏,只说裴歆新妇进门不懂事,让秦氏这个做二婶的别介意。
秦氏这会儿正气得胸口起伏不止。
她知道裴歆说的是‘外面人’,其实就是暗讽回怼自己的,当年她是公公亲自拍板定下的儿媳,家里又与陆家交情不浅,虽然嫁的庶出,但陆家二爷在当时也是仪表堂堂,才名在外的,因此她并不觉得自己不如曾氏那个嫡媳多少,开始处处跟人较劲,先是打管家的主意,后又想管外面那些来钱的铺子,一番折腾下来,曾氏总算松手,起先她还以为是自己厉害,对方不得已让步了,可接手过来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越弄越乱,越乱越糟,后来瞒不住闹出事来,被婆婆和夫君先后斥责了一顿,还被禁足,弄得灰头土脸,颜面尽失,许久才缓过来。
这事也一直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如今被裴歆借故点出,她如何不气。
偏杨氏又拦着她,说什么长辈晚辈的,让她莫要跟小辈计较。
裴歆也装作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解释自己方才那些话说的是远方亲戚家的事,并非指桑骂槐之语,自己才进府,不知有什么不该说的地方,让人不要生气云云。
秦氏一听更来气了。
杨氏拦在两人之间,也暗自为难叫苦。
这时,凝晖堂的赵嬷嬷走了过来,朝几人问安。
原来杨氏等人停留的地方离凝晖堂不远,而里面时辰将近不见人来,曾氏便让赵嬷嬷出来看一眼,正好见都停在不远的一处四角小亭里,看着不太融洽的样子,赵嬷嬷只好走了过来。
秦氏见了袖子一甩,倒平息了几分怒气,只是一个白眼,视线转到一边,不看裴歆罢了。
裴歆则没了方才的惶恐,只是略低了低眉眼,似乎有些羞涩的样子。
杨氏只好上前,解释了两句,又在赵嬷嬷的带领下,几人跟着一块儿往凝晖堂去。
到了凝晖堂,一一进门落座,就听曾氏问起何故在外面久留不至的事。
秦氏一时语诘,这话旁人问了还好,曾氏问,她回了,不是自揭其短嘛!
虽说过了这么些年,她和曾氏关系没有当初那么紧张,二房如今也仰赖大房行事,但说到底之前的种种荒唐事,还是羞于重提的。
“咳咳···没什么,只是与老七媳妇说了两句闲话而已。”
“是吗?”曾氏可不相信,“是什么闲话这么入神,连到我这儿来都顾不得了?”说着她将目光看向了另一侧的裴歆。
秦氏可以敷衍她转移话题,但裴歆这个晚辈在她面前,素来还是温顺的。
只是曾氏忘了,裴歆若真如她记忆中那般温顺,就不会退掉与陆明修的婚约另嫁他人,也不会跟秦氏这个长辈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什么龃龉了。
“正如二婶所说,只是闲话家常几句,不曾想耽误了时间,是我的不是,还望大伯母见谅。”
曾氏闻言双眼一眯,又看向四弟妹杨氏,得到了同样的回答,随即一笑,不再继续追问,而是直接步入正题。
第41章 分配
“今日叫二弟妹和四弟妹来,是为了年中小祭一事,除咱们府里的大事小情之外,族中的事也很重要,说来族地祭田那边的账也该清理清理,因此这些日子怕是会比较忙了。”
曾氏慢悠悠的说着。
秦氏也接话道:“可不是嘛,且还不说这小祭之后不久就是乡试,乡试之后又是明修的好日子,后面事情一串一串跟着,怕不止这些日子,得这两三个月吧。”
裴歆一听就觉得不妙,这哪里是来分什么利益的,分明是想抓‘壮丁’,这么多事搅合在一起,里外都有,尤其是族中的事,陆家是百年望族,族地在梅岭,便称梅岭陆家,陆府只是如今其中发迹最好的一脉而已。
这样的家族,族事大都盘根错杂,且由族长和一些辈分极高的族老把持着,即使陆府派人过去,也不一定能插上话,理得清事,但明面上又不能不去,是个实实在在的‘苦’差事,吃力不讨好那种。
不过好在自己年轻,裴歆知道这件事轮不到自己头上,记得上辈子此事是由四婶杨氏前往,人前脚刚走,后脚曾氏就在后院进行了一次清洗,将其他房明里暗里的人打压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以四房最为严重。
杨氏这会儿显然也猜到有些事是冲自己来的,放下手中的茶水,就笑道:“二嫂说的极是,难怪今日大嫂连老七媳妇也叫来,想必是事情太多,也该给她们这些小辈一些历练的机会,尤其是族里的事,涉及祖地根本,事关重大,按理大嫂作为宗妇,该亲自回去一趟才是,若不然,就是温言了,她身为嫡长媳,论身份最合适不过。”
站在曾氏一侧的谢温言忽然听到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她似乎想说什么,但曾氏没有给她机会,先开了口,“四弟妹说的是,原先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大房近来事情太多,我这年纪上来,也是力有不逮,再加上柳姨娘有孕,尚不满三月,实在是离不得温言,因此,祭田族地一事,我还是更属意四弟妹你的。”
“可我实在不懂这些,又是庶房,回去了,族中也未必会理会我。”杨氏眉头一敛,神色不由得几分为难。
但曾氏道:“这又何难,我手书一封,四弟妹带回去给族中长老,他们自然会谅解一二的,再者祭田之事一向不过走个过场,别平白被糊弄过去罢了,又不让你做什么主。”
“可是···”
杨氏还要推辞,一旁的秦氏早就坐不住了,连忙截话道:“既然四弟妹不愿意,那不如我回去吧。”她是乐意做这种能耍威风又好吃好喝不担责任之事的。
只她觉得威风少事,曾氏却并不放心,直接否决了她的提议,用的理由也是光明正大,秦氏早年性子张狂,别说府里人,连族里也是较过劲的,让她回去怕惹事端。
这理由堵的秦氏悻悻的坐了回去,端起一旁的茶盏,掩了掩脸上的尴尬。
见二嫂秦氏败北,大嫂曾氏又是一副‘我意已决’的样子,杨氏只好应下不日启程回祖地的事。
如此,曾氏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杨氏要离开一段日子,四房的事不提,原先她负责的浆洗,裁衣,胭脂采买的家事就得另找人负责,听曾氏说起这些,秦氏的眼神又亮了。
别的还好,她就盯那采买的事,有利可图。
因此还不等曾氏说完,秦氏又插话近来二房事少,有亲戚与彩霞轩的刘掌柜相熟等等,话里话外都是要胭脂采买的事。
曾氏撇了人一眼,没有搭理,反而朝一边默默当喝茶的裴歆问起此事。
裴歆差点给自己呛到。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