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万元户家的娇软小女儿(106)
可是免免知道刘晓燕自己有一条年轻时候定做的连衣裙,一直没见她穿过,叠得整整齐齐、用纸盒子装了放在衣柜的最里面,若不是她那天擦衣柜把所有衣服都拿出来了,她都不会发现这条隐蔽的裙子。
刘晓燕年轻的时候社会风气保守,讲究艰苦朴素,女孩子是不能整天穿得花枝招展的,想必她即便是年轻时,也没穿过几次那条连衣裙。
所以免免自作主张地给妈妈买了裙子,给爸爸买了钱包,这么一来,她的“小金库”瞬间就瘦身了许多。
免免的小金库大多是这些年她自己攒下的钱,小部分是谢旋补贴的。欧阳轩之前一直没提要给她钱的事,这还让免免松了一口气,毕竟她是不可能要欧阳轩的钱的,两人都还没结婚,她不想在财务上牵扯不清。
然而欧阳轩刚走,免免就在自己包的最里侧发现了两千块钱,这飞来横财不用想也知道是谁的手笔。
免免当时倒吸了一口气。
两千块,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如此了。
但她也不可能追到欧阳轩的火车上把钱还给他,免免只能先把钱收下,心里惦记着以后能给欧阳轩买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即便他们如今关系不同了,她也希望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买完给家人的特产和礼物以后,免免去邮局把东西寄了回去,等这些事全部做完,才坐了个公共汽车回学校。
室友这会儿都在外面聚餐,宿舍里只有免免一个人。
这些天虽说离开了家,可身边要么是有欧阳轩陪着,要么是跟其他人在一块,热热闹闹的,没什么时间静下来独处。
等终于能一个人静一会儿的时候,免免才终于有了她已经离开家,要开始去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了的实感。
第85章 谁的好福气
免免的大学生活, 就如同所有这年纪的大学生一般开始了。
她选择的法语专业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哥哥谢旋不一样,谢旋选择理工类专业,就像是在已经打好地基的基础上, 往上构建更精妙的建筑;而免免基本上算是从头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
当然, 对于英语本身就好的学生来说, 也可以算是有一些基础,毕竟这两门语言之间多少有一些共同之处, 很多词汇长得有点儿像, 遇到一个新词,经常连蒙带猜地也能猜出是什么意思。
他们这些考上外国语学校的大学生都是学习上的翘楚, 背单词背语法这类问题难不倒这些天之骄子——不就是背么?能考得上这么好的大学, 谁还会记忆力差不成?
比起读写, 对于法语系学生来说,听和说要难得多得多得多。
免免在辛勤读书之余, 一直和欧阳轩保持了书信往来,每周都会认认真真地坐在桌前, 给她的“未婚夫”写一封信,就像欧阳轩曾经用影片告知她自己在深圳的生活一样, 免免也会将自己的生活在书信中分享给欧阳轩。
她在信中写道:
【最近过得怎么样?深圳的夏天是不是也快要过去了呢?我在学校一切都好,你应当专注事业, 无需太挂心我。在我看来, 大学的时间过得就同高中一样快,这才一转眼的工夫便眼见着入秋了,等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 树叶也该开始黄了。】
【我与室友们的关系还是同先前和你说的那样, 不算好也不算坏, 跟隔壁床的邱梅相处得还算融洽,偶尔一道去上课,还能做个伴,这样应该也称得上是不错的关系吧?】
【室友们都是十分勤奋的人,每天早晨还不到五点,寝室里就会有人相继起床了。说来惭愧,我以前一直认为自己属于早起的人,和她们相比却是相形见绌了,也许我应该更勤勉一些。】
【我们这一整层寝室楼,住的都是外语学院的同学,有我们法文系的,也有一些俄语系的、德语系的、西班牙语系的……大家都是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我们会一起在寝室的走廊和水房里听磁带、练习口语。你知道吗?各种各样的语言在清晨一起响起来,这个场面还挺有意思的,经常是谁也听不见别人在说什么,也听不见自己在说什么,只能再卯足了劲加大音量,盖过别人。】
【我发不出那样大的音量,所以我很少在寝室楼里练习法语,我一般去外面的小树林,找一棵树,坐在底下读,那里的人要少许多。】
【上次你来信说,厂子运转得非常好,要更加扩大规模,大量招聘,甚至你还受到了当地领导的表彰,被评为了先进青年企业家。我看到的时候,既为你高兴,也有一些失落,仿佛你我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遥远了一些,你知道,我指的不是物理上的距离。】
【可是我早就知道,以你的能力和拼劲,一定会把事业做得很好,区别只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我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也许我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让自己能够和你更匹配。】
【话虽这么说,我倒是并不追求很高的成就,这一点你应该是明白我的。我一直以来,都只希望能做好手头的事情,如果人这一生是一条很长的道路,比起拼命奔向遥远的目标,我更想要的是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每段风景都能好好地欣赏。】
【所以,欧阳轩,你有些时候也要适当地休息一下。】
【等一等我,更重要的是,多看看这一路上的好风光。】
*
“欧阳老板,你的信!”
某个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清晨,欧阳轩趿拉了一双拖鞋从家中走出来——他如今在深圳的家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地方大得很,就他一个人住,再也没有半夜恼人的打鼾声和臭脚丫子扰他清梦了。
之前在宁城的时候,欧阳轩便听厂里的弟兄们跟他说了,说运营得相当不错,甚至引起了上头的注意和褒奖,这段时间公布了工商业的一部分新政,他们又乘上了新的东风,情况是原先创业时期想都不敢想的好。
那会儿欧阳轩的心思主要在免免身上,兄弟们再兴奋,他也就是听一耳朵,知道深圳那边一切都好就行了,具体的情况没有过多深究,等到他人回来了,这才切身体会到了弟兄们说的风光。
来深圳下海经商的人几乎是与日俱增,这座曾经并不为人所重视的沿海城市,四处都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几乎再街上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容光焕发的——固然有很多穷人,但不论当下的处境如何,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冀,这便是这座城市生命力的来源。
欧阳轩一回深圳,还遇上好多记者冲到他们这里要来采访他,他想回绝,但有几个是本地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总归不好驳人家面子,只能接受采访了。
因为新规扶持、政策红利的原因,据说是上头想要树立一个“正面典型”,总之,不管怎么样,欧阳轩在深圳也算是一个小火了一把的“知名青年企业家”了。
与此同时的,就是他要处理的事变得比以前更多了,欧阳轩经常忙得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好在他年轻力壮精力足,倒也没熬出什么毛病来,反而还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