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养王妹(104)

作者:藤鹿山 阅读记录

她要她阿兄明日给她买一百个!不,一千个!

珑月这般不给面子,不仅没给常令婉留面子,便是常岱的面子也落下了。

常岱一张肃正儒雅的俊俏老脸微微沉下,许是才意识到他给两个女儿的灯笼厚此薄彼,到底是没好意思责怪幼女。

李氏见状给常祯台阶下,道:“你既然买灯笼也该多买一个,叫阿鸾在一旁干看着?虽是媳妇儿,却也要当闺女待着的。日后可不能厚此薄彼。”

常岱闻言抚须没搭话。

这话虽话中有话,却也叫李鸾鼻头一酸,感慨起自己的命好。

常府规矩严苛,可李氏这位婆母兼姑母,却是力所能及的给她最好了的。便是公公为人严肃,也带她如同女儿一般从不苛责。

自己入府一年有余,未曾传来好消息,府上常老太太念叨过几次,李氏与常岱却从未谈论过此事,只叫她不着急,子嗣缘分该慢慢来。

许是自己经历过子嗣艰难的苦,李氏不愿叫李鸾再经历一次。便是晨昏定省时候也定的晚,且多是免了李鸾的晨昏定省,更不准叫她伺候用膳。

只叫李鸾偶尔去老夫人院里请安罢了。

李鸾心中感念,便也投桃报李对着常令婉极好,如今多了一个更亲近的菡萏,李鸾更是想法子多读疼爱了她才好。

等常祯晚上回来,一家人往正厅中用膳。

常祯果真如李鸾所说那般,给珑月带了串糖葫芦回来。

常岱饭桌上不由得骂了他一句胡闹,多大的人了还吃糖葫芦?

常岱话音方落,却瞥见幼女眉开眼笑的接过糖葫芦,仓鼠一般一通乱啃,眨眼功夫就吃剩下了一个。

珑月这才仔细品尝起最后一个糖葫芦来,小姑娘仰着头,腮被一个糖葫芦塞得满满的,一双无辜的圆眸可怜巴巴望着常祯:“下回能不能多给我买一串?”

常岱:......

作者有话说:

常岱:特意提前回府,给闺女买了个她小时候最喜欢的牛头灯,她怎么不喜欢了?

下章放阿兄出场!放糖果儿出场!

第54章 团圆

八月半, 秋季秋夕。

中秋传承已久,月明阖家团圆之意。

常府的中秋亦是兴办的十分热闹。

等日头下去,明月升起, 满府上便往那前院花丛月下摆筵。

拜月祈求福佑,一府人无拘男女老少, 便是奴才们这日也能得了赏钱, 去前院吃酒去。

拂冬正喂着糖豆儿,糖豆儿十分爱干净, 都说鸟儿控制不住,凌空飞时说不准想拉就拉了, 可糖豆儿从不会这样。

不仅能好好地控制住自己, 且从不在自己的笼子里,或是内屋解决。

往常吃了不一会儿便要飞去外边, 自己解决卫生问题。

今日它吃的不比往常少, 抱着也沉甸甸的, 却也不往外飞了。

拂冬敲了敲它的脑袋,“不会是生病了吧?”

珑月穿着李氏特意为她置办的新衣裳,玉色曲水织百花的如意月裙,腰间一串五色珍珠彩丝攒花的腰封,与今日这时节十分相衬。

珑月听闻着急跑去颠了颠糖豆儿, 惹得糖豆儿一通怪叫, 听嗓音中气十足的蛮横,哪里有半分在李氏屋里时候的礼貌可爱?

珑月睨贼兮兮的糖豆一眼, “看着精气神哪里像是生病了?”

“你想出去玩?”

糖豆儿学着珑月往日的模样, 挥动翅膀。

珑月便笑:“今儿个便放它多出去玩一会儿, 你小心些别飞出府外, 当心别人将你一网抓了, 拔了毛儿!”

——

苍穹无垠,一轮银盘高悬,落下遍地银辉。

无需燃起高烛便可照彻满庭花草灌木,恍若白昼。

常府上晚宴上好生热闹。

往前院园中移来了一盆盆盛开的正好的各式菊花,花香香浓。

茶果点心,还有从京外送来的螃蟹,八月十五秋高螃蟹肥,一个个生的身肥体壮。

常老夫人高居筵席首座,与李氏、二夫人几个孙媳妇儿说话。

先是将珑月叫过去慈祥打量一番,不免的说了好些夸赞她的话,而后便挽着令婉的手也不知絮絮念叨着什么。

令婉缓缓展露笑容,又是歉意地看向珑月,似乎姐妹不能同坐愧对于她。

珑月才不理会她,她也不想跟常老夫人说话呢。

她寻了处角落,被许多她如今还不熟悉的小弟弟们围着,问东问西,连腼腆的令容也问她许多。

“听闻姐姐是在王府里长大?”

珑月道:“是啊。”

“王府里是什么模样?比咱们府还要大吗?他们的中秋又怎么过的?”

“王府啊,你说哪个王府?是上京的还是朔州的?”珑月侧着脑袋问她。

常令容不免有几分敬佩起来:“六姐姐去过朔州啊?听闻那里极冷,各个都生的人高马大,喜欢喝酒,还野蛮的紧......”

珑月说才不是呢,“朔州冷,可远远没上京这般一年到头的湿,朔州一到冬日都是穿着皮氅大衣,一丝风都不露可暖和了。往日天寒地冻的时候,往冰面上砸一个冰窟窿,那些鱼就会自己跳上来,可有意思了。”

至于往年在朔州时,中秋如何过的?

由于晋陵长公主的缘故,府上中秋未曾大肆操办过,若是兄长在府邸,珑月便是与阿兄长汲,锦思拂冬一群人过着中秋。

这个时候朔州的厨娘会做一个大大的馕饼,里头塞满了羊肉、鹿肉,大到一个饼足够她们许多人分,好吃极了。

若是阿兄出去了,那珑月便会去郗愫与刘夫人院子里,陪她们过。

原来,一眨眼都过去这么些年了啊......

珑月生出几分惘然来,连这个只才十六岁的小姑娘也察觉到岁月过得极快。

十几年竟弹指而过。

小姑娘抬头看着天上圆盘一般的月亮,再看看筵席上首与常岱说话的常老夫人。

八张长案拼成的长桌,常家的规矩素来是依着辈分年纪落座,常祯已经成婚,自然做的靠前。

珑月只能混的与一群年幼的堂弟堂妹坐在一起。

可总有一人是特别的,常老夫人只独独将常令婉叫去她手边坐着,常老夫人也不知与常岱叮嘱什么,令婉在一旁笑意盈盈的符合,常岱抚须颔首,满面慈爱。

珑月早听说过,父亲读的是儒家礼义,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对着阿姊只怕也是慈父吧。

珑月忽然间有几分想念阿兄了。

她与阿兄,六日未见。

听闻她如此回答,二房的一个小郎君兴奋道:“六姐姐我知道朔州!我们老师说过,朝廷如今所有的兵加起来都没朔州多呢......”

珑月的二叔生的与珑月父亲十分相似,都留有飘然长须,喜穿宽衣长袍,儒雅清隽的模样。

常二叔似是不想往前头挤着,听老母亲唠叨。他离了席跑去席地而坐,独自饮酒。

不同于常岱,二叔并不严肃也不古板,耳朵尖的听到自己儿子乱说话,他也仅是瞪了一眼,便懒得再管。

上一篇: 成为和亲公主后 下一篇: 可我夫君他眼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