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有女种田忙(5)
她这侄女,以前不声不响的,见着人了也是轻轻的喊声,声音小的跟蚊子似的。
今日这么一瞧,小丫头倒是古怪精灵的。
想来是越长越大了,性子也外向了。
下晌柳氏并未回婆家,来时她便与男人说了,要在娘家歇一夜再回。
柳爹也是少见的没下地,大姐难得回来,他打算陪阿姐说说话。
午后的农家小院里,娘仨儿一边闲聊,一边挑着簸箕里的花生种子。
柳芽儿也没闲着,让柳爹在井里打了水倒在木盆里,她正一根一根的清洗着鸡枞菌。
日落西山,夕阳余晖将天边染了个红。小王庄的烟囱里,也一个接一个的冒起了炊烟。
柳家的晚饭,是中午剩下的小米粥,只需加点水煮开即可。
篮子里的鸡枞早已沥干了水份,柳芽儿去后院抱了柴火,帮着钱氏做饭。
饱腹都成问题的日子里,吃食上也就不讲究什么色香味俱全。一锅清水烧开,倒入鸡枞菌,撒上少许盐。钱氏想了想,还是用筷子从陶罐里刮一丢丢猪油,在鸡枞汤鸡涮了涮。
只是一瞬间,滚烫的鸡枞汤上飘起一片油花。
柳芽儿突然想起了什么,灭了灶洞里的火,跑到园子里揪了一把小葱,拿到井边洗了,又匆匆跑到厨房将小葱切碎,撒在鸡枞汤上。
“这就熟了?”
柳芽儿闻着香味顾不上答话,拼命的点了点头。
钱氏将一锅汤都盛进了盆里端到了桌子上。谁要喝多少自己舀,也省的吃完再盛往灶房两头跑。
柳芽儿先是给自己盛了一碗,她要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证明这菌子是无毒的。她知道,他们心里多少没将她的话信全。
柳芽儿刚端起碗,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就被柳爹抢了过去。
芽儿向来不会说谎,他信芽儿的话,却还是怕会出什么差池。既然芽儿认定了这菌子无毒,不如就由他来试上一试吧。
山中的菌子有千百种,大部分有毒的菌子毒性较轻。若是误食,顶多上吐下泻几天,虽伤人却也不至于丢掉性命。怎么说他也是成年人,这菌子要是有毒,他也能扛上一扛。
柳爹也不敢多喝,只喝了一口,便放了碗。等过了好一会儿,除了觉得味道鲜美之外,并无半点其他反应。这才允了大家喝鸡枞汤。
明明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做法,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鲜美。一口热汤喝下,柳芽儿眯着眼睛吧唧了下嘴,一脸的陶醉。
柳氏也喝了一口,这不喝不知道,喝上一口真是鲜掉舌头。
“乖乖,这个汤好鲜噢!”
钱氏和柳爹也捧着碗喝起汤。
“我天,还真是!这个汤怎么这么鲜?以前上山这菌子见过好几回,都以为有毒不能吃,白白的错过了好些。”
柳氏喝完又盛了一碗,吹了吹又喝上一口,道:“还是我们芽儿有见识哩!”
柳芽儿被夸的脸红,突然想到那本农书她爹又不看,不如她要过来,以后再遇到什么古人不知道但是能吃的东西,她再以农书作借口。
反正她爹不爱看农书,又无比信任她。她觉得她说农书上写了啥啥的,她爹不至于非得让她指出是在农书的哪一页哪一行。
“爹,您的那本农书给我呗!”
“好!”柳爹满口答应,闺女爱看书是好事。且他做学问可以,但是农书他看起来却直犯迷糊,既然芽儿喜欢,那就给了芽儿吧。
第4章
第二日天还未亮,钱氏屋里点起了油灯,两个拉长的影子在斑驳的土墙上摇摇晃晃。
那是钱氏在给柳氏收拾行李,柳氏在一旁搭手话着家常。
说是行李,其实就是一身换洗的衣裳。
“你要好好的,若遇着事了,就托人带信来。我老柳家虽没什么人了,可我这把老骨头还在,且还有你弟跟大侄子,可晓得了?”
柳氏接过母亲手里的包袱,爽朗的笑着:“娘也莫要担心我,我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难不成还有谁敢欺了我去?倒是娘,您可得顾好自己!”
钱氏摆摆手,道是她都省的,又催促着柳氏赶紧上路。
这一觉柳芽儿睡的很香,日上三竿才伸着懒腰爬起来。
喊了声奶无人应,想来是她奶跟着她爹下地去了。
去到前院刷了牙洗了脸,发现桌子上放着一碗小米粥,一个煮熟的鸡蛋。
柳芽儿囫囵吞了,刚准备把就碗拿去洗了,就见夏梅笑着走进来。
“你可算起了,先前我来,你奶说你还在睡。这都日上三竿了,你可是身子不舒服?”
农家的孩子,不管家中有事无事,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早上她来过一回,听说芽儿还在睡觉,她估摸着是不是芽儿落水了伤了身子没好利索。
柳芽儿将洗好的碗用力的甩了甩,道:“让夏梅姐担心了,我啊,就是贪睡了些!”
“那就好,我生怕你不舒服。对了,昨日那菌子是真好吃,我娘昨晚煮了一大锅菌子汤,我喝了两大碗。我已经很久没吃这么饱过了,要不,我们今日还去摘?”
“成!”柳芽儿拿了篮子,又将院门锁好,跟着夏梅上了山。
这人一有了吃的,就有拼劲。两人也顾不得山路崎岖,树枝横生的,深一脚浅一脚有说有笑的漫山遍野的寻菌子。
好在当地人不知道这东西能吃,任鸡枞生长,让二人捡了便宜,拾了满满一大篮子。
二人今日可是特意拿了大篮子。
看着满满战果,二人相视一笑,这些,可是够她们吃上好几天。
柳芽儿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身材矮小瘦弱,没什么力气。虽说菌子不打称,可这么一大篮子又是下山路,柳芽儿有些吃力。
夏梅见状,右手挎着自己的篮子,左手将柳芽儿的篮子抬起一半,这才慢悠悠的往山下走。
“谢谢夏梅姐!”
“作怪,你跟我说什么谢?要谢也是我谢你,要不是你我也不知道东西能吃,也不能饱餐几顿。”
“可惜了,这菌子也不是天天有的。只能等着下了雨上山来寻寻,寻不寻的到,还得看运气!”柳芽儿轻轻叹着,有些难受。
等到粮食收了起码还得三个月,这三个月可怎么过?
天天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她是真的有点受不了。
“你啊,也莫要难受了!只盼着今年天时好,再过三个月收了粮,这一年也就能熬过去了。”
“嗯!”柳芽儿轻轻应着。
是啊,除了熬,还能怎么办?
熬着吧。
回到家钱氏和柳爹还没回来。
打了水将一部分鸡枞洗了,剩下的就让它带这泥放在篮子里。这样能放得久些,沾了水的容易烂。
洗完,柳芽儿又掩了院子门,去到后山脚下捡枯树枝当柴火烧。
虽然她是穿越人士,可小时候,她也是做惯了农活的。可以说,她对农村的适应能力为满分。
柳芽儿力气小,一次性抱不了太多。她就将捡好的枯树枝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再一堆一堆的往回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