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有女种田忙(57)
那妇人是个面生的,灰头土脸的,但身上的料子比柳芽儿穿的要好些。瞧着不像是那逃荒的,也不知是个什么身份。妇人边上还躺着个个已经虚弱到快要不行的少年。
柳芽儿正要猜测这母子二人是身份之时,就见柳爹端了碗热水和两个馍馍递给妇人。
“多谢相公,多谢相公!”妇人泪眼婆娑的接过,把馍馍掰成小块,就着水一口一口的喂着少年。
“咳……咳!”
“我儿慢点,这儿还有!”妇人把少年扶起来,靠着自己,边喂着,边帮少年顺着背。直到两个馍馍都喂完,那少年终于算是缓过气来了。
柳芽儿这才明白,原来少年那虚弱的模样是饿的。
将碗还给柳爹,那妇人又去求村长:“您行行好,就收留我们母子吧!我们也别无所求,只求一个安身之所。”
村长想拒绝,可眼前的母子瞧着实在可怜,好一番纠结,才询问起柳爹的意见。
柳爹也不托大,正色道:“这位娘子,瞧您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不大像庄户人家逃荒来的。您且老实与我说,为何落得此般境地。不是我柳某要故意揭您伤疤,只是此事关乎我小王庄全村人的性命,还请这位娘子如实道来。”
“我本是临安城郊人士,夫家姓吴,你们喊我吴娘子便是。去年我家男人染了恶疾,不治身亡。族人欺负我孤儿寡母没有个依仗,竟霸占我儿的田产。更是……”说到伤心处,吴娘子掩面呜咽起来。
“后来如何了?”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也不顾吴娘子此事多伤心,急切切的问道。
吴娘子用帕子拭了拭眼角,又道:“那群黑心肝的为了田产,竟找了莫须有的油头将我与我儿逐出家族。可怜我那亡夫尸骨未寒,他的儿子竟被人这般欺负!”
“你怎么不报官?”
“我如何没报官?可谁想族里那些老东西早就与官府勾结在一起。我是申冤无门啊!我娘家早就没人了,无奈之下,我只得带着我儿来淮阳投奔亲戚。没想到,在我们赶了两个月的路到了淮阳,才发现我那亲戚前些年就逃荒去了。她家的房子也被村霸占着,他们还将我们赶出了村子。这一路上,本来就不多的盘缠早已花个精光,刚刚路过你们村口时,我儿饿的差点昏过去。不得已,我才进了你们村子。求求你们,行行好,庡㳸收留我们吧。若不然我儿他……呜呜呜……”
“娘……您……您别……”那少年听到母亲哭,挣扎着要爬起来,可他实在没有力气,好似下一秒就要晕倒过去。
妇人还要央求,就听到村长开口道:“若你说的属实,我们倒是可以收留你。要还有所隐瞒,你最好趁现在说出来。若不然到时候带你去县衙落户查出什么来,你可吃不了兜子走!”
吴娘子见村长愿意收留他们,连忙跪倒在地,四指指天道:“我对天发誓,若有所隐瞒,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只是我们村里没有多余的空房子,也没有地分给你!”
钱氏突然想到什么,道:“前头我家盖房子时搭的窝棚还没拆,里头放着杂物。回头我把东西清清,暂时就借给这小娘子住吧。虽说比不上房子,好歹也能这雨挡风,而且棚子边上还有垒好的灶台。”
“谢谢……谢谢你们。诸位的大恩大德,我与我儿铭记在心,将来一定好好报答诸位!”吴娘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一个劲的对着村民们磕头。
村长媳妇连忙将人扶起来,准备带他们去柳家的窝棚。
看热闹的也都散了,只有张氏恶狠狠的盯着吴娘子,恨不得将其扒皮抽筋。
柳芽儿也走到她爹跟前,朝她爹竖了个大拇指。
柳爹不解,问到:“芽儿这是在夸爹?”
柳芽儿点头,道:“嗯,爹有进步!以前的爹总是太心软,不计后果的去帮助别人。但是爹刚刚的做法就很对,若那娘子来路清白,您要想帮就帮一把也可以。左右不会有什么损失。可若不问清楚,那娘子身上背着事,就这么将人留下来,估摸着要出事!”
“那是因为芽儿教的好,你啊,总是与我说这说那,有些话虽不好听,但理却是那么个理。走,家去!你奶今天蒸了白面馍馍!”柳爹也不顾女儿别不别扭,牵着柳芽儿的小手朝家走。
第43章
吴娘子在柳家的窝棚里安顿了下来后,钱氏送了半袋子小米和面粉,村长媳妇将家里一口旧铁锅也拿了过来。夏梅娘送了一把去年年底晒的干菜,陈婆婆也送来了一小篮子萝卜。
对此,吴娘子自是千恩万谢。这些东西虽不起眼,却也够这娘俩儿生活些日子。
那日饿昏了的少年名吴超,与柳冬青同年,不过月份上要小一些。经过这几日的调养,吴超再无当日那虚弱的模样,一得空便到柳家寻柳芽儿三人。
一来打听打听村里的事儿,二来他年纪与柳家的几个孩子差不多,能说的上话,便想跟着学学怎么在乡下生活。
柳芽儿每次听柳冬青喊吴超时,就想起她前世某位要好的同学,于是仰着头问:“吴家哥哥,你单名超字,不如以后就喊你超哥吧!”
“超哥?”吴超先是皱眉,继而又觉得很新奇。在临安时,别人都是喊他吴公子,从未有人喊他超哥。超哥好,听起亲近,还有种说不来的霸气。
“好!那芽儿妹妹唤我超哥便是!”吴超笑着允肯。
对于柳家的妹妹,他是极喜欢的。长得标志不说,性子更是一等一的好,不骄不作。不像他族里的那些女儿家,一个个的娇气的要死,有的更是嚣张跋扈。
“对了,我与我娘说过了,今日同你们一起去开荒。”
“成,那以后你便与我们一起去开荒吧。开出多少的地,我们四人分!”
“嗯!”
就这样,吴超跟着柳芽儿开荒,吴娘子在家里做着刺绣。
至于刺绣的材料,那还是吴娘子用随身行囊里的两件衣裳跟村里的婶子们换了些粮食。又把耳环拿去城里当了,才买了绣线和料子做起了刺绣,想用此来做营生。
柳芽儿问过吴娘子,为何不将衣裳同与耳环拿去城里当了,要与村里的婶子们换粮食。那衣裳的料子不说多金贵,但与她们的相比可是要好上太多。
吴娘子笑的淡然,说也不是什么新衣裳,就算拿去当铺也不值当什么钱。不如同村里人换粮食,就当是个人情。
“哦!”柳芽儿只是哦了一声。因为人情这个东西不是谁都记得的。就比如虎子他娘张氏。那日张氏嫌弃吴娘子是个寡妇,又生的貌美,生怕留在村里勾了汉子们的心。所以才百般阻拦吴娘子留在村里。
可才过没几天,听吴娘子放出话来要拿衣裳换粮食。张氏也不顾虎子爹阻拦,硬是称了三斤白面换了件衣裳。
这天寒地冻的还没回暖,张氏也顾不得冷,日日穿着那裙子在村里显摆,临了还要说上一句她是菩萨心,看吴娘子母子可怜,才舍了三斤面换了这么件破衣裳。就这衣裳,别说三斤面,就是一斤面也不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