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秀才家有女种田忙(85)

作者:一只鹅鹅 阅读记录

“娘,您这是何意?可是青儿和芽儿遇着什么事了?”

此话叫钱氏一听,气不打一处来,道:“何意?亏你是做爹的!青儿马上都十九了,芽儿也及笄了,还有沐儿。三个人没一个人的婚事有着落!你还问我何意,你是怎么当爹的?”

“青儿与沐儿倒还好说,男儿家家的日后有出息了,也能娶着个年轻的。可芽儿是女儿家,哪能经得起拖?先前你说等你进京赶考回来,自会为芽儿的婚事做主。可眼下这大半年过去了,我看你是一点也不着急。”钱氏越说越气。

柳爹放了碗,道:“娘,他们的婚事儿子自有打算,您莫着急!”

“不急?怎能不急?明年芽儿就十六了,再拖下去还能寻着什么好人家?我告诉你,日后若是因为芽儿年纪问题,嫁到那清苦人家,我定饶不了你!”

“娘,芽儿是我亲闺女,我哪能让她去吃苦?您啊,放心便是。夜深了,您早些回去歇息!儿子还有些公务要忙。”

“公务公务,你的眼里只有公务!我都不稀得说你,哼!”钱氏气闷,端了空碗甩了袖子出了门。

一个两个的,都不让她省心。

柳爹提起笔,在半空中顿了顿,又将笔放到砚台上。

若是之前,他也会早早的为女儿的婚事作打算。可后来芽儿与他说,就算是女子十五及笄,但身子并未长完全开。芽儿说不论男子还是女子,过早成婚都会影响身体的发育。若是女子,过早的成婚有了身孕,生孩子更是会伤了身子。

柳爹将柳芽儿的话记在了心里。

再给他几年,也给他的芽儿几年。

等他做出一番政绩,等他的芽儿长大,到时候他定会为芽儿选一个好人家,看着她风风光光的出嫁!

第二日柳芽儿并未很去厅堂,只柳爹与县丞和师爷说了自己的计划,又让帮着寻卖相好的甘蔗。

“大人,恕小人不解!这上千亩的土地全用来种甘蔗……是……何为?”钱县丞问道。

柳爹手中笔未停,依旧低头书写着,答道:“本官自有用处,只是眼下还不好与二位明说,待时机成熟二位自然知晓。另外,麻烦县丞派人去各个村子通知下,所开出的荒地五年内皆不收赋税。若有外来者,在本县立户享有同等政策。”

“再者,凡离乡者若三年内回到本地,其名下的耕地依旧归他所有。若出了三年未归,其名下土地全部充公。”

钱胡二人听完,都觉得大人想干出一番事业是好事,可总得一步一步来,做些实用的才是。

就现在的柴桑,别儿个逃都来不及,谁还吃饱了撑的往这儿迁?那些搬走了的,更是不会回来。

也是说他们剩下的这些人,要么是老弱病残,要么是故土难离。

当然这些话他们也只是在心里想想,面上还是恭敬的应着柳爹吩咐的差事。

不消两日的功夫,柳冬青与秦沐就从府城将粮食买了回来,顺带的,还买回来五千斤的大豆。

钱县丞与胡师爷也下到各个村子,将油菜籽分发下去,又按照柳知县的叙述授于村民种油菜的法子。

最后又说了十日之后,城门外的那千亩荒地要开荒,到时候按劳力领口粮。二人想起柳知县的交代,又说了村里那些出去了的,三年不归者,土地归公家所有。

“大人,您是说,开荒能领粮食?”老村长双手颤抖着的发问。

钱县丞倒是没什么架子,答道:“嗯,粮食已经从府城买回来了。这几日你们先将油菜种了,这油菜可是能榨油的!到时候啊,大家伙儿有油又有粮咯!”

“青天大老爷啊!我们柴桑终于有救了!”村长扑通一下就跪倒地上,痛哭流涕。

第65章

按照柳爹教的法子,各村也都在地里撒了油菜种子。钱县丞也在去各村推广种植油菜时,还真遇到了品相好的甘蔗。当下就与那户村民商议,要买了他地里的甘蔗。

有钱不赚是傻子。这甘蔗本就是种来给孩子们甜嘴的,现在能换银钱,他自是喜闻乐见,当场就要去砍甘蔗。

钱县丞赶忙将人拦住,呼道:“老乡,莫要砍,莫要砍!这甘蔗我买了,这是给您的定金,您收好!不过啊,这甘蔗还是得种在地里,等我需要时再来取。但这甘蔗,你可得给我看好咯,不得出现半点差池!”

那村民虽觉得好生奇怪,可到底是收了钱的,自是应了钱县丞。这甘蔗种在地里又不会长脚跑了,也不用费什么心力去看着,怎么算都是笔划算的买卖。

柳芽儿的作坊用地也批了下来,就在出了城二里地外。地基有了,接下来就是定制材料,招募工人。整日忙的脚不沾地。

柳爹也趁着城郊的地还未正式开荒,带着钱县丞去了趟永平府。

“芽儿,爹去府城都两日了,怎么还不回来?莫不是……”

柳芽儿一眼瞪过去:“柳冬青你要是闲的慌就去作坊抬料子去!”

柳冬青被瞪的吓了一哆嗦,委屈的道:“我……我这不也是担心咱爹么!不过芽儿,女子太凶了可不好。我是你亲哥,又是个心疼妹妹的,你凶些就凶些,也不打什么紧。”

接着话锋一转:“可等你日后嫁了人,脾气怕是要改改。这男子都是喜欢那温柔贤惠的,你若这般凶,岂不是要遭你那未来夫君嫌弃。”

“柳!冬!青!”

“唉~不是……芽儿……芽儿你打我做甚!”

兄妹二人你追我赶间,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柳冬青心中暗道不好,他爹竟不知什么回来了。这进来院子怎么就没发出半点动静。

“爹!”刚刚还在抱头鼠窜的柳冬青,瞬间像只鹌鹑似的乖巧。

看着儿子,柳爹气不打一处来:“去把《孟子》抄二十遍,不抄完不准吃饭!”

“啊~”

“啊什么?”

柳爹眉眼一横,柳冬青乖乖的闭了嘴,不情不愿的回了屋里抄录《孟子》。

“芽儿,这是爹先前跟你借的银两,你收好!”柳爹从怀里掏出几枚银锭,交与柳芽儿。

“爹跟知府大人要到了银子?”

“嗯!不过不多,知府大人只肯给我们柴桑拨款一千两。日后各项工作做起来,怕是还要跟芽儿借些。”

柳芽儿接过银子,惊奇不已。且不管一千两对于一县而言是多是少,能从知府的手里抠出这么些银子,她爹还真是有本事。

柳芽儿还未开口问这钱是怎么要到的,她爹就转身去了厅堂。

“钱伯,您等等!”

刚准备追随柳爹而去的钱县丞停了步子,又转身折回来,问道:“小姐,您可是有什么吩咐?”

柳芽儿笑嘻嘻的,以小辈的口吻道:“钱伯,咱在后院就不用那般拘礼。我啊,就是想问问,我爹是怎么要到的银子。”

柳芽儿虽好奇,但好奇也只是其次。她是怕她爹为了这笔钱得罪了知府大人,到时候要被知府给小鞋穿。

“柳大人是个好官啊,为了我们的那几个月未发的俸禄,与知府大人软磨硬泡了好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