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翠兰在七零结婚了(111)
这一天,两个人心里都不轻松,想着想着便都觉得,他们还是应该平日里多见见面的,不能因为图方便,连爱人都忽略了。
所以这一日,两个人又一起吃了晚饭,李翠兰陪着周老四一起去上了他的实验课。
一下课,两个人匆匆忙忙的就离开了,他们已经说好了,打算出校外去约会一番。
省城的夜晚还是很有几分繁华的,两个人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从电影院出来之后也没有回学校,而是找了个小旅馆,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同床共枕的躺在一张床上过了。
今天,就打算在外面来一场刺激的小别胜新欢,重温一下彼此之间的亲密感情。
第75章 来信
躺在一张床上, 真是久违了的温暖感觉,周老四搂着李翠兰,一刻也不想松手:“翠兰, 翠兰……”
“嗯,我在呢!”李翠兰也很享受的靠在他的胸口处,上学以来,大概就只有这一点不好了, 他们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同床共枕了。
两人彼此温存了一会, 这才说起了其他,周老四在学业上完成的很好,已经有好些个老师都夸奖过他了, 还有答应给他毕业推荐工作的,虽然如今说这些为时尚早。
但只要听着就知道,他的前程,一片大好,毕业后两个人绝对可以很顺利的在城里安家。
“到时候我们也是城里人了,一想到这些, 翠兰, 我好满足啊!”
周老四虽有野心, 却也不大,只要能和自己的妻子定居在城市里,过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悠闲日子, 两个人平日里上班, 下班后手牵手逛街散步,悠闲度日。
休息的时候可以回老家看看父母, 这就已经是他很憧憬的理想生活了。
以后两个人在生上一双乖巧听话的儿女, 陪着他们慢慢长大, 这样自在逍遥的日子,光是想想,就让人充满了奔头。
“嗯,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李翠兰坚定的说道。
“老四,你有没有想过,不如我们让爸妈和大哥大嫂他们也搬到省城来吧,你看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宽松了,就咱们学校门口,这半年来多出多少小摊小贩,如果大哥大嫂和爸妈他们能在学校附近摆个小摊,也比在老家种地强啊!”
李翠兰的话并非一时兴起,只是今天两人说到以后,遂提起了这些早就想过的事情。
“你说的这个,固然可行,但现在对他们来说,风险还是太大了,爸妈也不会同意的”
周老四下意识的否定,摇头,这种事情,不是他们一张嘴,就能拍板的,而且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很难落实。
“还是以后再说吧,咱们现在自己都没本事在城里立足,怎么好让家里人过来呢。”周老四理智的很。
李翠兰闻言有些讪讪:“你说的也对”是她着急了,当即倒也不再提及。
两个人在小宾馆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手牵手的一起回了学校,还结伴去吃了早餐,这才分道扬镳的各自上课去了。
学校的日子过的充实而飞快,自从这次之后,小两口便开始时不时的互相去找找对方,一起吃个饭,约约会,彼此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对方的身边。
一方面是为了打消某些人不要生出不该有的念头来,另一方面,也确实感觉这样互相结伴的日子才变得更加的甜蜜了一些,虽然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两个人都变得更加忙碌了,却也同样更美好了。
爱情本来就是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只要是值得的人,一切便是浪漫而美好的!
大学一年很快就匆匆过去了,如今在学校里,两个人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一对恩爱夫妻了,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同时从小乡村考上来的,彼此恩爱,互不猜疑。
一直都在一起的努力进步中,他们的感情更是最为坚固的,完全容不得别人插足。
有多少两地分居的夫妻,羡慕他们羡慕的不行!
暑假临近,周老四很快就通过学校老师的牵线,在省城的一家厂子里找到了一份兼职的工作,早八晚五的干上一个月,可以有三十五块钱的额外收入,厂子里还供他吃饭,也有住宿的地方。
两人商量之后,便决定放假不回老家了,就留在省城兼职。
鉴于周老四已经有了工作,李翠兰也托相熟的同学找了份工,和周老四不同,她做的是一个服装厂的女工,纯纯的体力活,踩缝纫机那种,和她的专业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就这,还是很多人抢都抢不到的好活计呢,对李翠兰来说,也当时提起锻炼了,她的工作一天要工作八个小时,也是做工一个月,可以得到二十五块钱,服装厂同样供吃供住,只不过食宿都很一般。
同住的好些都就是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吃饭的伙食也就堪堪能入嘴而已,没办法,除了这个,一时半会的,李翠兰也找不到更好的兼职了。
小夫妻两个就这样在省城里做了一个月的工,一共赚了六十块钱,然后再次回到了学校,过渡了一段后,学校就再次开学了。
上学一年多的时间,他们连家都没有回去过。
前进大队,自从夫妻两个上学走后,周家在整个大队就都成了出了名的人家,大家都夸赞不已。
时不时的就有人过来打听下两个大学生,只不过小两口的消息倒是越发少了起来。
李翠兰和周老四两口子虽然不在,但周李两家平时走动的却更加的亲密了。
周大嫂的娘家妹妹这几日怀孕了,周大嫂从自家拿了好些的鸡蛋过去,去隔壁的大队看妹子,这一回来,便和婆婆东家长李家短的说起了谁家娶媳妇谁家生孩子的琐事。
说着说着,这话头便提到了老四和翠兰两口子的身上。
“妈呀,这老四和翠兰如今都在上着学,是不是又有好几年不能要孩子了啊,要我说,你真该说说他们小两口,干脆趁着如今正上学,直接把孩子生了送回来咱们给带着就是了,回头一毕业,孩子也大了,多好的事情啊”
周大嫂真心实意的说道,周老太听了也是直点头:
“我一会就给他们写封信,两个人也老大不小的了,是该要孩子了,前个儿你李婶子还说呢,他们小两口真是该要个孩子了,上学在重要也不能耽搁生孩子啊,我听说人家好些大学生都上学生孩子呢,也不耽搁学习,以后还不耽搁工作……”
“是呗,两个人过日子,哪能一直不要孩子啊,您是没瞧见,我妹妹生的那个小家伙,可爱着呢,真的是家里就得有个小孩才行,热闹有人气!”周大嫂羡慕的说道。
“可不是这个理,你说咱们这人活一辈子,可不就活个下一代呢,他们两个如今是什么都好了,再生两个孩子,那小日子才叫完美有奔头呢!”周老太光是想着都替小儿子着急。
就这样,一家人说干就干,隔着好几百里的,就这样把一封催生孩子的信件从前进大队邮寄到了省城。
信是直接寄给李翠兰的,毕竟孩子是要她生的,周老太不但自己催促,还把李翠兰父母也都搬了来,信的上面好些直白的话都是出自李老太亲口所说,标记的那叫一个明明白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