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后翠兰在七零结婚了(121)

作者: 饭炒蛋 阅读记录

这话一出,整个桌子都沉默了,最后还是周老头放下筷子,气哼哼的开口:

“就你们好心,管好自己得了,有那份心思你们就都给我好好学习,将来出息了,记得回来帮帮村里人,那才是给咱们老周家积德行善呢,整日耸着脸算什么本事?”

周老四闻言抿着嘴,故作轻松的回道:“爸,你说的对,我们知道了!”

李翠兰也扯出一丝笑容来,保证道:“我们会尽力的”

话说出去了,接下来的日子,两人越发的去周三叔家,和其研究起了包产到个人的可行性,

两人都极力的想促成这件事,也因此,还特意拜访了好些的乡亲们,旁敲侧击的,以自己要做田间调查的名义,问了问他们的看法,李翠兰更是随身带了纸和笔,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都一一整理,记录下来。

两个人就这样的在大年根底下,忙活起了他们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事情来。

就这么忙着忙着的,新年很快就到来了,这一年,是他们上学后在回到家里过的第一个春节,这一年,虽然前进大队的老百姓们都没有分得太多的东西,可是新年里却依旧过的热热闹闹的。

而经过周老四和李翠兰的调查,前进大队几乎百分之百的人家都希望可以自己种田,甚至村里那个出了名的懒汉都说,若是能自己给自己干,除了公家的收成之外能分给自己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偷懒的。

李翠兰写了一本子杂七杂八的记录,她把那些记录里有用的东西都重新摘抄了一份,拿给了周三叔看,小两口还把从村民那里得到的最真实反馈都如实的告诉了周三叔。

他们做了自己能做到的努力,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了。

好在,周三叔也是个有胆识有魄力的,他在村里召开了一场大会,让村子里一家至少出一个人,然后就在晾晒场上,郑重的和大家提到了分包到个人的想法,亲自征询大家的意见。

大家闻言无不沸沸扬扬的说着好,还有人没听过这个只以为这是外面才有的做法,一门心思的问着是不是真的。

周三叔基于大家的情况,再次给大家重新解释了一番,最后表示,只要大家都签字画押,同意这么干,且后果自负,那他去给大家争取。

回头会拿着这些村民们的意见书去找上一级的领导,争取他们前进大队成为整个镇子上,这十里八村第一个实现自主生产的,他们也要争这么一个包产到户的政策。

虽然大家在周老四两口子单独调查的时候几乎百分之百的都想自己给自己干,可真到了今天,

周三叔这个村长郑重其事的征询他们的意见的时候,大家却罕见的有些沉默,一听什么签字画押,后果自负,便开始退缩了。

整个广场都变得声音小了下来,刚刚沸沸扬扬的喊着好的人,如今都低声的和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当然,有脑袋有勇气的人自然也还是有的,然而此刻敢当场就站出来拍手叫好的,却也只有那么二三十个人,其他人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而这二三十个人远远连村子里十分之一的人数都不到。

这一天的大会,以周三叔给大家几天思考时间而结束。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家所有人都对这件事罕见的沉默了起来,这是周三叔明确要求的,他不允许自家人去劝说,或是影响别人的决定。

他希望,接下来的一切,到底要不要真的争取去实施包产到户的新政策,就让村民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决定。

其实他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有些决定的责任还是太重了,他本就做不到一力承担,那就干脆把选择权留给大家,还有他其实也怕,怕自己和家人,到时候会不会担得起……

毕竟这事太大了,周三叔这个村长虽然有心想要大家都好起来,但他自己也清楚,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更何况,如今要去做的这个改革,就他自己而言,也不过是在一场豪赌而已……

第83章 埋怨

年也过了, 节也走了,时间很快,一晃眼的功夫, 周老四和李翠兰的假期就要结束了,二月末的时候,两个人即将踏上返程。

而前进大队这边,周三叔也要做出决定来了, 他的那次大会开完后, 最终村子里给他递上了同意书的人家也不过就占了三分之二多一点而已。

剩下的那三分之一的家庭倒也不是不同意,只不过他们更加的犹豫保守,或者说, 有人不敢承担责任,只想着占便宜,一旦有什么后果自负的事情,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后退。

他们这些没些保证书的人,有很多既想得到包产到户这样干的实惠, 又想不去承担万一失败的后果, 整日里嚷嚷着万一要是有个什么天灾意外的, 公家可不可以不收他们的粮食之类的。

他们的这种想法倒也好理解,买种子侍弄耕地等等都是需要付出的,大家一起干的时候, 就算收成不好也不至于倒赔钱, 最差不过就是少分点粮食罢了,

可如果包产个人, 万一有个天灾人祸的没了收成, 他们上哪弄出来需要上交的那部分呢。

就是因此, 他们想要更多的保障,只是好处从来没有一个人得的,收益和风险必然是相对的。

但他们举得那种什么颗粒全无的极端例子却有些失实了。

老农民周三叔对说这种话的人恨不得给对方一个耳掴子,农民种地,收成差的时候不是没有,但颗粒无收的时候那是少之又少的,

对方说的那种极端情况十几年都不会发生一次,结果他们倒是担心起那个来了。

不过担心就担心吧,周三叔知道,自己是没法给他们什么保证的,也不能强求对方同意,不过眼见着村子里有三分之二多的人都递上了同意书,愿意一搏。

周三叔决定自己也大胆一次,他直接做主,争取了上面的意见,然后决定前进大队明年,就按照包产个人这个方式干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村子里有威望有文化的人都被周三叔拉出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制定了一分合情合理的细则。

这次包产个人的行动,按照村里一家一户的方式来,至于每家每户包干多少,那就按照每家的人口来,人多的就多分点,人少的就少来点。

至于那些没写同意书有顾虑的家庭,周三叔则是给他们家分配的地数都照其他村民们少了一半,并且保证,如果真发生了他们害怕的那种情况,他们需要交工的那部分,由他周三顺个人负责了。

而他们空出来的那些地,则给村子里那些胆子大的,觉得除了自己分到的那些还有余力耕种的人分下去。

周三婶因为周三叔的这个举动,气的直接和他吵了一架,两人两三天都没有说话。

他们家什么家底啊,还敢说出自己个人负责的话来,真是为了实施这个新政策,把自己家都赌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