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翠兰在七零结婚了(59)
周大嫂一脸你们说什么笑话的样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信誓旦旦的反驳道。
实际上,她这心里却已经不由开始忐忑了起来,这弟媳妇的娘家太好,对她来说,可不就有了比较,实在也是让人不安心啊。
只是这话,周大嫂才不会和别人去说呢,哪怕是娘家的嫂子,妹妹,也不会让她们知道的,更不可能表现出一点点的胆怯来。
哪有嫂子怕了弟媳妇的,这不成了大笑话吗。
周老太那里,也是一副笑吟吟的打发着各种说着酸话的。心里和周大嫂一样,都想到了老四的那块手表,这个新儿媳妇,不但有钱,更敢花钱呢。
想着这个,周老太都发愁,就怕两个孩子以后花钱大手大脚的,那有多少钱,也不抗他们挥霍的啊。
周老太也是没想到,老李两口子竟然给了李翠兰这么多的嫁妆钱。
村子里,大家娶亲是一定要给彩礼的,不管多少,但嫁女儿却是不一样的,给不给嫁妆钱都行。
基本上大家都是陪送一些被褥,锅碗瓢盆的那些家什用品,或者再有的就是陪送家具的。
至于陪嫁钱,有的有,有的没有,没有的占大多数,而且这年头能把彩礼钱半数带回来做嫁妆的,都不算多见,全数带回的就更少了,
额外多加钱的那是少之又少,而像李翠兰这样,一加就多加了八十块的,更是从未见过。
李家的这个嫁妆钱数,着实是让大家开眼了。
本来周家的彩礼给的就多,之前还有人羡慕老李家这个姑娘嫁的好,李家一收就收了一百多块的彩礼钱。
如今说那些话的人都不敢吱声了,李家这闺女嫁的,哪里是收钱啊,这是倒贴钱呀,还一贴就是八十块,也不比彩礼少多少了。
要知道,有的人家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八十块啊,李家嫁的好是真嫁的好,周家这媳妇娶的,也是真的值啊,一百块拿出去了,新娘子直接带回了小两百。
一来一回的,这相当于一分不花还倒赚钱的领回来个新媳妇啊。李家这是什么惯女儿的父母啊。
有人不解,不过这事在周家倒也不算什么,毕竟周家的两个女儿当初出嫁的时候,周红和周芳两个,无论是哪个,周老太都是比着人家男方家给的彩礼还多出了十块八块的陪嫁回去的。
所以对于李家老两口爱护女儿的心思,他们同样做父母的,也都明白。
只是,这翠兰拿回来的钱数着实是不少,还别说婚前李翠兰还给自家儿子花大价钱买了块手表呢。
周老太的心里啊,也是七上八下的,高兴的同时也是生出了满满的别的方面的担忧。
新娘子的嫁妆展示完了,大家除了羡慕就是嫉妒了,最后也只是都纷纷的夸着周老四真是找了个好媳妇。
一开始李翠兰这个周家小媳妇,对大家来说是美貌的冲击,这嫁妆展示完了,则是金钱的直接打击了。
周老四,真人生赢家!
第43章 婚礼
嫁妆展示完毕, 之后还有周老太从厨房里端出了一盘饺子过来,在一众人的注视下,亲自喂给李翠兰吃。
周老太夹出来的头一个饺子被李翠兰轻轻的咬了一口, 她是事先就知道这里面的说道的。
所以当大家一众都在笑看着她,周老太开口笑呵呵的问她饺子是不是生的时候,李翠兰羞羞怯怯的说了个生字,然后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人就专门的喊道:“新娘子说生了!”
然后她这个新嫁娘就被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祝福着多子多福, 子孙满堂了。
李翠兰也跟着大家一起笑着,心想这些奇奇怪怪的环节,倒也蛮有趣的。
再接下来就是周老四和李翠兰一同起身, 去给周父周母端茶的环节了,此时两个老人家坐在堂屋上头的桌椅旁,周老四和李翠兰从三叔家的小姑子的手里接过倒好的茶水,躬身递给上首的老人。
“爸,妈,您们喝茶”两人一同开口, 分别递上茶水, 上首的周父和周母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接过茶水,把桌子上早就准备好的两个红包分别递给两人。
这里面的钱就没有多少多的数目了,就是个象征的意义, 寓示着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到了此处, 在周家新房里的仪式基本上也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很快就到了正式拜堂的环节。
这部分现在因为受到大时代环境的限制, 已经没有从前那么热闹了, 既没有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那一说, 也没有夫妻对拜,执手相看什么的。
更不是后世,两个人还能互相说说新婚感言表一表深情的那种,现在这部分是最简单的一步,主要人物除了新婚夫妻,还需要有一个村子里的干部,或者是家族里德高望重的人。
周家的这个人,自然是周老四那个当村长的三叔,既是干部,也够德高望重。
李翠兰和周老四两个人板板正正的站在一众乡亲们的面前,然后由周老四的三叔,前进大队的大队长,周三顺,亲自拿着他们的结婚证,先是当众把结婚证上的内容念给大家听,以示两个人合法合规的结为夫妻了。
然后又对着两人念了一段伟人的语录,以示来自大人物的殷殷嘱咐,诸如让两个人以后夫妻携手,勤俭持家。共同努力,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什么的。
这么一大段话念下来,两个人要郑重其事的回应着,和李翠兰当初预想的无聊不同,或许是态度认真了,她听着听着,倒是有种不自觉的澎湃激情。
这感觉就好像,她真的是这个国家里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份子,连她的人生大事都是国家的大事一样,总之,这感觉很奇妙,也很特别。
和她预料的不同,这部分的婚礼仪式感也比她想象的还要到位,似乎也不比那种互相凝视,对彼此许下此生爱的誓言那种来的要没意义,反而变得更深刻了一些。
个人的部分有些少,反倒是集体主义,强调的更多些。
这样的仪式下,他们的婚姻好像一下子就多了一种肃穆感,庄严又神圣。似乎无关乎爱情,不是你爱我我爱你的儿女情长,更多的仿佛是一种社会的责任和重担,还是和家国大业息息相关的那种。
就感觉这婚礼,这婚约都变得很是重要,不在是两个人的私事,而是关乎家国命运的大事一般。
就很神奇的感受!这部分结束后,所有的仪式也就都完成了,两个人顺利礼成,接下来,就进入到了村民们最喜欢的,早就已经翘首以待的开席阶段了。
随着一声开席了,大家伙都开始撸起了袖子,使劲搂席干饭了。
这年头大家都缺吃少穿的,平日里尚且还有吃不饱的时候呢,遇上这种吃席的场合,那必定是要清空了肚子,大吃特吃一顿的。
周家的条件还好,酒席上准备的菜都算的上是好菜了,大家吃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喜笑颜开的,嘴巴吃的喷香,肚子吃的溜圆,一个吃的比一个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