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都城建立的政权都是短命鬼,不吉利;所以他们得选个吉利点的?
他想了想他选的东州,感觉从玄学角度,可以直接叉掉了。
罗英和竺瀚不再卖关子,同时打开纸条。
竺年一看:“咦?我以为你们早就商量好了,怎么是不同的地方?一个选梁州,一个选南泉?”
竺瀚写的梁州:“梁州一直都是南地首府,我竺家经营多年,有无数基业。梁州为都城,现在的京城可以立为陪都,届时可以南北策应。”
“别忘了我们还有海外数州之地。我们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现在的大月上,海外还有那么广阔的天地。”罗英选择南泉也是有理由的,“南泉是整个大月最大的港口,去哪里都很便利;又是竺家故地;当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南泉夏天还是很热的。”竺年小声逼逼,在娘亲慈善的目光下迅速改口,“吃的多!非常多!还有花花!”
作为都城,需要考虑的硬件,一个是交通便利,这样方便政令通达,辐射全域;一个是食物充足,毕竟作为都城的话,人口数量不会少。周边就能提供足够的粮食,这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如今交通运输的费用高昂的前提下,能够近距离调集足够数百万人口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等物资,能够节省出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
竺年把自己写着东萍府的纸条揉成团一扔:“娘,你好厉害。”
他们还在想陆权文明,他娘已经走向了海权文明。
尉迟兰还是第一次听说南地有海外属地,听南王妃的意思,海外属地还不小。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任谁被朝廷针对了几十年,也会想好退路。竺家本来就擅于造船,想到他上次在海船上的见闻,不由得对海外心向往之:“不知我此生能否有幸去海外?”
竺年觉得这不是问题。他们完全可以出国旅游度蜜月呀~
不过去之前,得先打预防针。
“海外很多地方都是不毛之地……”他歪了一下头,感觉这么说不太对,“热的地方是很多毛之地。”
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极其丰富。
从小生活在北地的北方的尉迟兰完全无法想象,第一个想到的事情就是:“那在海外种植粮食,是不是很快就能有收成?”
“海外的南方地区是的。”南地只是大月的南方,在南地的南方还有很多很多地区。
这些地区有的气候环境事宜,也有地方不尽如人意。有些有人居住,有些是无人的地界。
竺年说着,就在空白的纸上画下一个巨大的轮廓,先勾出大月的大致位置,再勾画目前南地探索的世界地图:“我也就出去过两次,今后我们有机会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这样的舆图竺瀚都没见过,罗英倒是去过,指着上面的一块区域:“我最远就到过这里。”
母子俩说着一些海外见闻,说着说着竺年就谈起了生意经:“南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兴修水利,别的都好说。当地种植水稻是很好的,但要说道赚钱,还得是制糖。”
“漓州糖!”尉迟兰脱口而出。
南地在北地一直被说成野人啊南蛮子啊,但是南地有三样东西,是在北地深受追捧的,一个是茶州的云雾茶,一个是阳沁盐,另外一个就是漓州糖。
这中间漓州糖出现的时间最短,却最是受北地欢迎。
雪白晶莹的糖,绵密沁甜。不像红糖多少总带着一点苦味,也不是很甜。
哪怕是京城和沃州的许多做糖做糕点的老字号,都把方子里的红糖改成了漓州糖。
在黑荥,谁家走亲访友,能够上门提上一斤漓州糖,是极体面的事。
等出了黑荥关,在姜国的漓州糖,都不是价格昂贵的问题,而是专攻皇亲贵胄使用;只有一些亲近的朝臣,才能偶尔得到一些赏赐。
竺年听尉迟兰说着漓州糖在北地的受欢迎程度,愣了愣:“南地的漓州糖没那么贵。唉,没办法,有些钱只能让别人去赚。”
做生意得靠关系。他也就是最近认识了尉迟兰之后,才渐渐搭上了去黑荥做生意的路子。至于去姜国做生意,还差得远。
他既没有门路,暂时也没有那么多的货源。
竺瀚觉得自己像是在听天书,觉得妻儿口中的南地不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问:“咱们漓州还产糖?”
罗英就告诉他:“不是。糖是海外的甘蔗园产的,加工之后运到南泉。上岸的地方在漓州,才叫漓州糖。”
竺瀚还是不解:“那为什么不叫南泉糖,叫漓州糖?”虽然南泉是漓州的首府……
“不知道。大概是商人们叫出来的。”竺年只关心能不能赚到钱。
尉迟兰就顺势问了南地的各种物价。
竺年如数家珍:“柴米油盐酱醋茶,各地的价格都差不了太多。我是说普通日常用的那种。好的那些价格也不便宜。”
尉迟兰就说了京城和黑荥的物价:“那还是南地便宜。”忍不住又说道,“南地的盐怎么那么便宜?”
京城各方面的物价确实要比别的地方昂贵。
黑荥距离产盐地太远,算上沿途运输成本和损耗,贵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南地的盐价比东州的都要便宜足足一半!
“我压的啊。”竺年说完,看另外三个人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不太理解,“干嘛?盐价太高了,普通百姓吃不起,当然要压下来。”
三个人还是不说话。
竺年叹了口气,挠头:“我们本地的盐价压下来,往其它地方……”他比划了一个北方,“价格还是照旧。盐商只有官营。钱还是能赚到不少。”
在现在南地朝廷的收入构成中,糖和盐是大头。
另外还有一些衍生品,譬如一些需要糖和盐腌渍的蜜饯、果酱、咸肉等等,借着一些官营或者私营的南货铺,每年的收入也非常可观。
他养珍珠看上去是能赚不少钱,但不够持久。还是柴米油盐这样的民生物品,才能够细水长流,反正北地有钱人多,对叭。
“先生也就算了,老爹你干嘛这么吃惊?”竺年一个代理南王,身边一群老臣辅佐,“我做的事情不都写了信给你看过的吗?”有些上面还有批注呢。
竺瀚心虚地别过脸:“我看你能独当一面,就不怎么看了。”
罗英似笑非笑地拧了他大腿一把:“等战事结束,去南泉看看。”梁州差不多还是老样子,南泉是真的日新月异。
一家人正围坐在炕上说话,忽然听外面亲卫敲门进来请示:“王爷,陛下回来了。”
罗英刚才还带笑的脸,瞬间就变成一脸厌恶。
竺瀚赶紧安抚地拍拍她的手,又自责:“夫人,别放在心上。我去见见他。”叫上瞪大了眼睛儿子,“糕儿,随爹爹一起去。”
“噫~”竺年拖长了调子,在炕上扭了扭,“我功课还没写完呢。”先生还盯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