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508)

宋萱对他的接受,更多的是看清楚了情势。他大概是表现得太明显了,急着把那么大的疆域打下来,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这是他将来可以和竺年并肩站立对抗任何反对声音的筹码,但其中掺杂了亲情,他知道竺年是一个多么看重感情的人,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想让竺年有任何为难。

“芳,多谢祖母成全。”

“嗯。你心里面有数就好,今后好好和糕儿一起共治天下。”

尉迟兰吃了个早饭,就揣了两份见面礼回来了。

竺年依旧爬不起来,眼睛倒是睁开了。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他快走两步到床边坐下,看出竺年的意思,让他趴自己腿上,给他轻轻揉腰。

竺年觉得趴着不方便,就打了个手势,尉迟兰就帮他翻了个身变成了仰躺,从下往上的死亡角度看着尉迟兰依旧是个大美人,就眯着眼睛笑:“哥哥鸭~”

尉迟兰愣了一下,才跟着笑:“不生我气?”

“不气。”他一个成熟的年糕了,才不会跟小蛮蛮生气,“你吃醋啦?”

“嗯。”尉迟兰没有一点犹豫就承认。

“对不起啊。”竺年想想自己一个成亲的人了,条件有限和别人一起睡个通铺之类的也就算了,但明明宫里头又不差一张床,确实不应该和别人一起睡。哪怕是他的亲叔叔。

“是我误会了,糕儿不用道歉。”他回想起昨晚,还是有些懊恼。结合刚才宋萱对他说的话,觉得自己实在不该表现得这么幼稚。而且身为更加年长的一方,还是糕儿的先生,他必须更加理智成熟,才能更好地和糕儿一起走下去。

等将来竺年登基为帝,他需要面对的事情会更多。

或许为了避免麻烦,竺年会同意在后宫里装填几名女子,或许会是来自竺瀚夫妇的命令,哪怕只是充门面,他能接受吗?

“先生?”竺年满脸不解,怎么说的好好的,就咬腮帮子了呢?“想什么呢?说出来,不许一个人胡思乱想!”

竺年的语气很霸道,尉迟兰却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把积累在心里面的担忧一股脑说了出来。

其实都是一些老生常谈。只是早先为了应对困难,一直在做准备,反倒有了一股迎难而上的势头;但事到临头,却又总觉得做得不够完美,哪里都似乎让人有机可乘。但只要维持住两人的关系,理智上似乎退一步也未尝不可,感情上却心有不甘。

“哥哥,咱们以前就说好的,不会有别人,将来就不会再有。咱们一家人,两个人就足够了。”

尉迟兰的眼睛有点红,看起来有点吓人。他的喉结滑动了一下,开口的嗓音有点哑:“祖母说,等你爹娘都回来了,咱们重新再拜一次堂,不分嫁娶。”

“噫!”竺年瞪圆了眼睛,“奶奶也真是的,咱们两口子的事情要她来说,明明是我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尉迟兰完全不知道这个事情:“你准备……什么时候的事情?”

“嘿嘿!当家主母不知道了叭~”竺年抬手掐掐他的胳膊,“家里不是一直往京城送东西嘛,每次多送一船来,又不是什么难事。”

他说的是南王府往京城给他们送东西,来的肯定是一个船队。

单纯南王府的东西,肯定没那么多。其中混合了南地来的人啊,跟着一起来的南地的商人啊之类的。

要知道盗贼匪寇这种东西是扫荡不清的。日子过得好,打击严厉,只能减少,并不能杜绝。

总有人想着不劳而获,去为非作歹。

有什么比跟着有正经战舰护航的船队更安全的呢?

所以每一次南王府送东西到京城,船队的规模都很大。甚至有人把这个当成风景,特意出城去看的。

尉迟兰琢磨了一下:“每次?”

“对啊。”竺年觉得自家先生先前跟着自己在北地受穷受苦,“我赚钱的生意主要在南地,要成亲总得规规矩矩的。大部分东西都得花时间准备,可不能像上次那样随便,一点都不讲究。”

尉迟兰头一次觉得脑子有点混乱:“那么多东西,你存哪儿啊?”

他知道自己搞的糖巷的那些店铺、田庄之类,都只是小打小闹,但是梨园那边每日的进项就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收入,更别说东风号那个庞然大物。

不提东风号的主营业务,就是后头衍生出来的客栈和镖局业务,都岂止是日进斗金。

如果这些都不算是赚钱的生意,那么“主要赚钱的生意”究竟多赚钱?

他突然对军中那些偷偷摸摸拜竺年童子像的那些人,有了一点共鸣。

这块年糕不仅是金子做的,还镶满了宝石!

“就放在家里啊。”灯下黑了叭~

“放家里我怎么不知道?南王府?南王府的我也知道。”

“不是,就在家里。我娘原先住的那里,有好大的库房,正好拿来用啊。”

“……好叭。”这他还真不知道。

“嘿~这下开心了吧?”竺年看着他不自觉露出的笑脸,也跟着弯了弯眼睛。

尉迟兰有些脸红:“嗯,开心了。”来自竺年的心意,无论如何都比宋萱的承诺更加让他开心。

竺年躺着说了一会儿话,感觉差不多了,就干脆起来,慢吞吞地洗漱。

“不多休息一会儿?”

“不了。再躺一会儿,外头人要等急了冲进来。正好你回来了,见者有份,一起干活。哎嘿,正好奶奶和王叔也在,干活的人多了两个!”

尉迟兰一边帮着竺年洗漱,一边说道:“北边差不多定下了。镇北王和父王选了一些人,分别从汾州和涉阳关出发,护送姜卓军。大概再过两个月就能出卫州。熊北北和竺祁在清扫剩下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接下来应该会在那边再驻守一两年。”

“啊,那速度倒是挺快的。”姜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走一趟得不少时间。

“东西大路都修好了,走起来快。”他这次打仗明显感受到了修路带来的速度优势。

哪怕姜国的地势总体平坦,有路、有好路和没有路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平整的道路给行军提升的速度还不明显,但是对于后勤方面的改善太明显了。运送辎重的车辆除了速度明显加快之外,损耗还大大降低。整体提升极为明显。

姜国伐月的时候虽说近乎抽空了国力,但类似落叶归根衣锦还乡的思想一直根植在人的脑海中。

有不少人从大月捞了钱之后,回家乡去修桥铺路的。

譬如原先那位沃州知府卫国公的儿子卫玉,他从沃州搜刮来的大量财富,并不是放在京城国公府里的金银珠宝,大头全都被送回去了卫州。

卫州各个重要的城池,乃至于集镇之间,道路都修得极好,一点都不比京城附近差。

类似的道路有很多,虽然大多数相互之间不连贯,宽窄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但有比没有要好太多。

竺年跟着算了算:“臭老爹就是会掐时间。这样他回来,正好啥都不用做,捡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