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在现代爆火了(69)
逗得余建平哈哈大笑。
用过早饭后,余建国、余建平就带着余简出去拜年了,当然,身后还跟了个小拖油瓶。
余圆小朋友哪能错过拿红包的机会,自然是吵着要一起去。余妈妈忍着内心的怒火,心道这孩子到底像谁?家里也没有一个这么爱钱的啊……
饶乡的年味很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了一排红灯笼,大人小孩热热闹闹地在村子里走动。
余简一路走过,不知道被塞了多少花生糖果,余圆的小口袋里都装得鼓鼓的,他拼命往手里接。
开轮渡的王老伯家就成了第一站,王伯的儿子走得早,家里老人孩子都是王家媳妇儿一个人在照顾。去年儿子王珂终于大学毕业了,死活不肯留在大城市要回乡来,王家媳妇拗不过他,只能点头同意。
王珂回来后,跟着爷爷开了两天轮渡,转头找了几个朋友,捣鼓了几个月,正式成为一个蚝民。
“王爷爷、王奶奶,新年好!”余简笑眯眯地拜年,又跟王家媳妇打招呼,“张阿姨,新年好!”
张美丽最喜欢老余家这个姑娘,长得好看又会读书,笑眯眯地点头,又跟她抓了把瓜子。
“小珂哥在吗?”余简探着脑袋往屋里看。
“在呢!昨天睡得晚,刚起呢!王珂,你快出来,阿简来了!”张美丽朝着里头大喊,伴着鞭炮的吵闹声,也不知道里面的人听没听见。
王珂听见了,但他实在太困了,摇晃了半天才勉强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慢吞吞地走出去。
……
“叔,我可以先带你看看我的蚝场。”听说余家几人想采购生蚝,王珂瞬间打起了精神,跟母亲说了一声,就开车把几人往村北的海场带。
西澳村四面环海,北边已经被分隔成了一块块的养殖基地,颇具规模。
生蚝的存活对于水质的要求极高,海水温度、水质盐度,缺了一个环节,都养不出肥嫩的生蚝。
这批牡蛎是王珂托朋友从羊城弄来的,在海场里待产了一段时间,到了五月,用一米长的竹竿捆成一束,等牡蛎产卵后采了苗,又将他们分散插到低潮区。
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如今正当生蚝食用的季节。
余建平仔仔细细观察了王家的养殖基地,看着王珂从水里拉出一长串的生蚝,个圆壳大。
用了小刀剔开,满满当当地白肉。
“叔,尝尝?”王珂递了一个给余建平,这刚从水里出来的生蚝最新鲜。
余建平也不含糊,接过就往嘴里一倒入,蚝肉肥嫩,海水微咸,吃到嘴里,竟然还有一股奶油味。
“好吃!”余建平情不自禁地竖了拇指。
这种质地的蚝肉,用姜葱大火一炒,连盐都不用放,就能好吃让人把舌头都吞掉。
余建平拉了王珂到一边,细细讨论起价格和采购量的问题。
“村里改变挺大的。”迎着海风,余爸爸远眺着海平面,那里停着一艘艘渔船,又想到热闹的渔市,很是感叹。
余简看着他的脸,突然感觉到他话里的欣喜,也不自觉地露出笑容,父女俩听着浪潮声,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
生活总会越过越好,渔村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另一番繁荣之向。
年初六,余建国和余建平准备返回京城。走的时候余建平满腹兴致,这一趟回家,不仅拜祭了干爸,还把解决了食肆里头大部分的海鲜食材供应。
临走的时候又偷偷给余简塞了个大红包,悄声告诉她:“这是给你的回扣~”
说着,指了指丝毫不知情的余建国……
第77章 生蚝焗鸡煲
正月初九,长长久久。
余家食肆静悄悄地挂上了营业中的牌子,久违的米色灯光也亮了起来。
周小妍整个假期就在反复数着日子中度过,好不容易熬到了上班的日子,兴奋得整晚都没睡着。
今天可是扑了好几层粉,才遮住了眼底的黑眼圈。但这依然不影响她的好心情。
监督完阿姨打扫好整个餐馆,点上了新买的松香,这是她从电视剧里得来的灵感,说是有助于提升餐厅的嗅觉氛围。
她是余建平朋友的女儿,家里不缺钱,又想找个事情做,余建平就她来当个闲散的迎宾,顺便监着前台的活儿。
这份工作可算是如了她的愿,老板不烦,有活就接,还能经常被投喂。这一干,她就不想走了。
如果可以,她觉得她能干到退休。
后门口的滴滴声打断了她的思路,余家俩兄弟来了,开车进后巷,大概率是拿货来了。
周小妍放下手机,跑去帮忙。果然,门口已经放了好几个白色泡沫箱子,里头还有晃动的水声。
她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
余建国满头大汗:“生蚝,刚从饶乡运过来的。”
不得不说,王珂这小子做事就是有效率,他们前脚刚走,后脚生蚝就已经打包上路了。刚还跟他们打电话,开口第一句就是:“叔,生蚝到了吧?”
这开年的第一桌,是金长国定的。老头子看中那个大包厢很久了,趁着过年人多非要当一回土皇帝,做那享受的第一人。
来了之后还不忘跟他那些老朋友、老对手炫耀:“看吧?都说了这里是个好地方……”没来过吧?等会吃的时候才是你们最该赞叹的时候!
“那你怎么不早点带我们来?”也有人吹胡子瞪眼看不过他的得意样呛他。
没想到金长国根本不生气,只虚虚地瞟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带你来干嘛?让你跟我添堵吗?”
看得出来,平时就是这种对话模式,互不相让,谁也得不到好。
“哎……我说你个金长国……”老头子卷起袖子就想跟他理论,又被旁人拉住了。
“老李啊,这大过年的,都少说两句呗?”拉住他的人低声劝。
李青柏负了手,气呼呼地扭过头,就跟得不到的糖的小孩子一样。
后厨,余建平拆开了箱子,一股咸湿的海水气息扑鼻而来,每个箱子只放了六只生蚝,就已经布满了箱底,蚝壳上还清晰可见的滑腻苔藓,都在叫嚣着自己的新鲜。
余建平准备做几道别开生面的生蚝菜式给老头子们尝尝鲜,头一道便是生蚝鸡煲。
鲍鱼刷掉表面的黑膜焯水三十秒,把微熟的鲍鱼从壳中拿出,清理干净改切花刀。
童子鸡剁块,加入调料腌制。锅烧热,倒一点油把鸡肉煎到表面焦黄捞出。再寻砂锅,用底油炒香姜蒜洋葱,加一勺柱候酱炒香,把鸡肉倒入翻炒,再加入香菇和调味料,无水焖煮。
等鸡肉熟得差不多的时候,开锅加入高汤,放上鲍鱼,大火煮开。
而生蚝就在开盖的一瞬间,滑入汤汁里,撒上几颗葱段,那香味,让等着上菜的服务员都咽了口水。
而在后巷闻了半天香味的杨建新,抓着墙壁的手指甲都快磨秃噜皮了,他哀嚎一声:“这大过年的为什么要这么馋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