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醒觉(65)+番外

作者:俞览 阅读记录

回去路上, 季砚书免不了批评沈儒知不会来事, 顺带着季烟也被连累。

“你们姐弟俩到底行不行, 是不是打算就气死你们妈妈?”

沈儒知:“您言重了。”

季烟:“妈,感情这种事顺其自然,您不着急。”

“沈宁知,你看看他俩的态度, 有丁点认错的意思吗?”季砚书气得满脑子生烟, 恨铁不成钢道, “你们啊, 一个比一个不孝,我生你们纯属自讨苦吃。”

季烟和沈儒知互看一眼,相继低头沉默。

一旁的沈宁知出来做和事佬:“小烟说得也没错。”

话落,季砚书一个白眼甩过来。

沈宁知又说:“是要顺其自然,但前提是你们要多出去接触一些人,多跟人家聊聊,这才顺其自然得起来是不是?”

他朝儿女俩眨眨眼。

季烟和沈儒知先后得到暗示,双双向季砚书保证:“妈,以后回来,我们都听您的,您让我们跟人笑,我们绝对不跟人哭。”

看季烟还是嬉皮笑脸的,季砚书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沈宁知摇头叹气,直言两人没救了,然后拉着季砚书走在前面,不时温声开导她。

没一会儿,季砚书不复此前的不悦,反而和沈宁知有说有笑的。

落在后头的姐弟俩,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晚上吃过饭,季烟上楼收拾明天返回深城的行李,沈儒知洗完碗上来帮她搭手。

整理得差不多了,沈儒知问:“那晚的电话是那个男人?”

季烟停下手看他:“是你自己要问,还是爸妈让你来问的?”

“都有。我们都关心你。”

闻言,季烟合上行李箱的盖子,推着沈儒知出她的房间:“就是一个诈骗犯,你们担心过头了。”

沈儒知手抵着门:“就不想聊聊吗?”

“没什么聊的,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沈儒知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季烟无奈,只得说:“就……都过去了,没什么可说的,要是为了我好,你就不要问我了。”

他听完后,思考了一会,再次确认:“真的过去了?”

季烟忙不迭地点头:“是的,都过去了。”

得到肯定答案,沈儒知说:“那就再好不过,不耽误你休息了,晚安。”

门合上,季烟还有点反应不过来,沈儒知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感觉耐人寻味。

她贴着门站了一会,琢磨无果,季烟走到书桌前拿起手机,找到前几天拨进来的那串陌生号码,点开,她想了想,没作拉黑,而是删除。

他又想什么都不做,就只是单纯地扰乱她的心绪。

平心而论,季烟不想继续这样。

两年的不明不白已经足够,再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

年初七拜别父母和弟弟,回到深城,季烟一下子忙碌起来。

明景电子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已在年前写好,并已提交内核申请。此次,她们过完年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为两天之后的内核会做准备。

作为这次项目的协办人,季烟有资格进内核会旁听,负责回答内核会问题的是两位签字保代,除了施淮竹,另外一位则是九部的副总裁。

内核会上,2名签字保代面对7位内核委员的提问,可谓是唇枪舌战,场面一度激烈。

季烟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做笔记,她想着下一回坐到那边被提问的人换成了自己,她该如何严谨、滴水不漏地回答一个又一个刁钻满是陷阱的问题,又能在压力和责任下做到临危不乱。

内核会结束后,接下来季烟她们要做的就是等待通知结果。一周后,明景电子通过内核会的审议和表决。

季烟她们转头扎入申报材料的自纠自查。

最后冲刺的一周,施淮竹给参与项目的人员包了公司附近的酒店,方便梳洗和睡觉。

长达十个月的努力,终于在三月的最后一天得到了回报,季烟她们向证监会和上交所提交了申报稿,接下来就是等待受理以及之后一次又一次的问询。

明景电子项目暂告一段落,然而季烟却还是忙碌异常,前年参与的中夏物联项目终于通过了发审会,等路演和网上询价过后,他们将要同期发布招股说明书最终发表稿。

随着注册制的试运行,如今拟上市公司的排队周期远比几年前短了许多。

季烟忙得乐在其中,满腔热枕,丝毫不觉得疲惫。

偶尔下班回家的路上,她会想起王隽这个人。这两个月,她还是有收到来自北城的电话。

过年的那串号码后来又来过一次,不过那次她在酒店忙得昏天暗地的,没接到。

过了两天,她的手机多了两串来自北城的新号码。

直觉告诉他,这不会是王隽来电。

季烟没再多想,一律打成骚扰电话,删除掉。

四月中旬的一天,正在核对数据的季烟突然接到了沈儒知的电话。

沈儒知说:“我到深城了。”

季烟拿着手机走到走廊,问:“现在在哪?”

“深大,中午有时间一起吃个饭吗?”

昨天刚完成中夏物联的最终定稿,处理掉手上的这一批数据核对,接下来一段时间,季烟会空闲些,她翻了下工作安排表,麻利地提交了下午半天的请假邮件,后台设置好自动回复,离开公司驱车前往深大。

到了深大的指定地点,季烟这才发现沈儒知还带了一个人。

准确点来说是一个男人,戴着副金边细框眼镜,虽然穿着偏休闲,但人看着很有精英气质。季烟下了车朝他们走去,一下子不是很确定他到底是沈儒知的同学还是同行的学生。

毕竟沈儒知接触的人很广,而且渗透各个年龄层。

上一次他过来做课题,同行的有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季烟一开始以为是沈儒知的老师,后来才知道沈儒知才是人家的老师,为此还闹了一个笑话。

往事历历在目,这一次,季烟决定在沈儒知开口前,她先按兵不动。

三人碰了面,沈儒知笑着给两人介绍。

“姐,这是我同学,周显。”

“周显,这是我姐姐,季烟。”

原来是同学。

季烟和周显握手,说:“你好。”

后者也跟她回了句‘你好’。

午餐,三人商量了下,由于刚从北城过来,下午还有其他事情要忙,不想再过多奔波,就近选了学校周边的一家茶餐厅。

餐桌上,通过聊天,季烟得知,周显和沈儒知当年都是少年中科大的学生,不过后来周显研究生转专业,学金融去了,去年刚从国外回来,目前在深大教书。

周显礼貌解释:“准确点说,是在帮我一位恩师代课。”

季烟就问:“是教什么课程?”

“国际金融。”

算是半个同行。

下午,周显还有课程,三人道别后,季烟载着沈儒知回湾区那套新房子。当初房子装修完毕,她本想搬过来住,但是离公司实在远,她要提前40分钟起床,深思熟虑一番,于是作罢,还是租住在原来的公寓。

上一篇: 难追 下一篇: 带错美强惨马甲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