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场长(114)
众人:“……”
老陈第一个笑着恭喜:“恭喜你老杨,你生了个好女儿。”
包新起哄:“老杨,这次必须得请客。”
杨利民笑着说:“请,一定得请。”
耿忠黑着脸在一旁凉凉地问道:“呵,请客,请问你有钱吗?”
现在杨利民是他们中间手头最紧的男人了。他每月发工资先扣掉20块钱还场里的借款,发到手的工资是17块五,再交给老婆十块,最后手头还剩7块五。他连烟都不舍得买,酒也不喝了,牌也不打了,要打就打不用钱的素牌。
听说他还得攒钱给闺女置办行头,上次刚买了一个皮包。谁也没想到一向花钱大手大脚的杨利民最后竟然过起了这种精打细算的节俭日子。但人家甘之如饴,每天又穷又乐呵。他越乐呵,耿忠越难受,就想让他不舒服。
要换作以前,杨利民最怕别人看出自己穷,宁愿打肿脸也要充胖子。可现在不一样了,他闺女是科长了。
听到耿忠笑话他没钱,杨利民索性大大方方地承认道:“我没钱啊,那又怎样。我做为干部家属是要带头的,就是要清贫朴素。算了,说了你也不懂,毕竟你又没当过科长爸,你也没有这层觉悟。”
耿忠:“……”这种人也配跟他提觉悟?
包新一听说杨利民没钱,难得大方地说道:“老杨,要不我借你点?”
杨利民眼睛一亮:“哎哟,那可太好了。”多新鲜,以前包新都是找他借钱,现在主动借给他钱。
杨利民找包新借了五块钱,准备抽个时间请大家吃饭。
耿忠说道:“你别请我,我不去。”他才不想看杨利民那小人得志的嘴脸。
杨利民说道:“我本来也没打算请你。”
杨利民请客还没定下日子,他一回到家,老爹杨富贵上门了。
杨富贵抽着烟袋,慢条斯理地说道:“利民啊,咱君君这星期回家吗?让她过去吃顿饭,她奶早就开始准备了,做了君君爱吃的红烧肉和鱼汤。”
杨利民:“……”这真是破天荒啊。
他转念一想,他是科长的爸,他爸就是科长的爷爷,科长爷爷能是白当的吗?不得出点血?
他赶紧替自家闺女答应了:“好的好的,她回来我就告诉她。”
第七十一章 卷起来了
杨君苏当科长后, 是可以挑选一部分科员的。杨君苏只报了齐冰的名字上去,其余的交给宋要武。
齐冰十分感激杨君苏,更加死心塌地地跟着她干。
齐园长得知消息后, 特地过去跟杨招弟聊了一会儿, 说要是生活上工作上有困难, 记得跟她说。
生产科除了齐冰还有高洁和小赵,高洁回来了,不管食堂了, 一问才知道,她觉得食堂的工作太庞杂了, 以前只是热爱, 当成职业就不爱了,还不如当科员简单自在。之后还有农林科的人员会陆续到位。
工作上的事情暂告一段落, 杨君苏决定回家一趟。
周六下午, 姐妹两人一起回去。她们借了辆自行车,杨盼载着杨君苏。
路上, 杨君苏说道:“老是借自行车不行, 咱得买一辆。”
杨盼说:“确实该买一辆了,我的工资也涨了,我出40块, 剩下的让爸出点,你也拿点, 车子归你骑。回家时, 咱俩一起回。”
杨君苏想想自己手头钱也不多, 便应道:“也行。”
杨盼突然想起买车还要自行车票呢, 这票可不好弄, 她不由得发起愁来:“这钱咱还能凑够, 可是自行车票怎么办?”
杨君苏把自己认识的人在脑子中过了一圈,说道:“我问问陈波吧。”
杨盼点头:“也对,他爸是镇上的厨师,认识的人多。”
姐妹两人一到回到家,左右邻居闻讯都赶来了。院子里挤挤攘攘的。
大家纷纷恭贺杨君苏:“君苏你可真厉害,年纪轻轻就当上科长了。”
“哎呀,你以后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老邻居呀。”
……
杨君苏笑着一一回应:“我也是没想到,都是纪书记和宋场长愿意给年轻人机会。”
“我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们,远新不如近邻嘛。你们可都是看着我长大的。”
大家听着十分舒坦,瞧瞧人家这话说得多好。不像那有的人,官尾巴还没摸着呢,人先翘起来了。
大家纷纷表示想请杨君苏吃饭。
杨君苏感动且为难地说道:“大家的心意我心领了,吃饭就算了。我蒙领导错爱,受群众推举当上科长,好歹算是个干部,既然是干部就得严于律己。希望大家理解。”
大家都表示能理解,还夸她廉洁。
杨君苏说道:“四分场的第一批平房建好了,等到麦收之后,放放风就能搬进去了,到时我家请大家过去吃饭,燎锅底。”
大家再次恭喜:“那真是双喜临门,必须得请客。我们一定过去。”
杨利民和叶香云两个人听着众人的恭维,像踩在云彩上似的,飘飘然。
邻居还没散去,杨君苏的大伯母杜丽来了,手里还提着个纸袋子。
众人觉得稀奇,杨家妯娌三个之前是出了名的不合。前些日子三房跟二房恢复了来往,现在轮到大房了吗?
杜丽一进来就亲热地喊道:“他二婶,听说咱君君回来了,我赶紧过来瞧瞧。”
叶香云怔了一下,只好迎上去招呼:“是呢,刚回来,正跟大家说话呢。”
杜丽硬挤进人群,走到杨君苏面前,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心疼地说道:“哎哟,君君你怎么累瘦了,这些日子可没少辛苦。”
杨君苏:“……”
她想抽出手,可对方握得还挺紧。
杜丽握了一会儿,终于自己松开了,她打开纸袋子,从里面拿出一件蓝色碎花的新衬衫,像满天星似的。
她往杨君苏身上一比划,十分满意地说道:“君君,这件衣裳是你姐特意从县城买来的,从海城来的时新衣裳,一般人买不到。你快进屋换上试试。”
叶香云和杨利民在一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众人也同样是瞠目结舌。
杨君苏想了想,一脸为难道:“大伯母,我刚才还在跟邻居们说,我是个干部了,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可是你又是我亲大伯母,长者赐,不敢辞。我现在很为难。”
旁边的牛婶劝道:“君苏,我觉得你应该收下。干部再清廉,总不能连自己家的东西都不能拿吧?你亲伯母跟你亲妈没区别,她给的,就相当于你妈给的。”
吴婶也附和道:“说得是,就是这个意思。”
杜丽也接着两人的话道:“君君,你婶他们说得对,就是这样。你赶紧回屋试试,不合适咱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