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场长(243)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李荣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明知啊,你也成家了,就得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来,你得有上进心。”

温明知的心里涌上一丝愧疚,他确实没什么上进心,苏苏跟着他也只能过这种不上不下的日子。

杨君苏在旁边看不下去了,笑着说道:“二伯母,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有人适合在前面冲锋,有人适合在后方搞后勤。哪一样工作都得人有做。明知的性子不适合冲锋,但他适合在大后方搞后勤,我跟他刚好相反,我适合在前面冲锋。”

李荣似笑非笑地看了杨君苏一眼:“你现在觉得他好,那是因为你们刚结婚。以后时间长了,你看到别人家的男人有本事有前途,你说不定会埋怨明知不上进。”

于凤华和温阳秋的脸色都微微一变,这也确实是有可能的。

杨君苏看着李荣,慢慢放下了筷子,清声说道:“二伯母,可能以前是有人这么想也这么做过。但我们这一代不一样了。

我们是经过革命思想洗礼过的女青年,我们想得比较清楚明白。像我,我一开始就明白,人无十全,瓜无滚圆,甘蔗没有两头甜。男人有千百种,每个人适合的都不同。你得根据自己的性格和要求去选,不当傻子过年看隔壁,更不能对照着别人选夫婿。

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选的明知,因为我们性格互补,他不擅长的我擅长,我不擅长的他都会。我们分工不同性格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日子过好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至于说,我以后会埋怨他不进什么的,我早已做了预防,尽量不让这事发生。我们书房里挂了一幅大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求。我们做人做事就要一以贯之,坚守初心。要有所得,就得有所舍弃,你不能什么都想要。”

于凤华听得心情激荡,直想给杨君苏鼓掌,她笑着说道:“君苏,你说得真好,不愧是咱们农场有名的笔杆子,你这些话稍一润色就可以上报纸了。”

温阳秋也得意地说道:“我们君苏的文章真的上了报纸,你们看过没?”

温炎夏道:“我还真看过,写得很好。”

温明知则是一脸感激地看着杨君苏,这世上最懂他的就是苏苏,每一句话说得都是他最爱听,又是从来没听过的。

李荣此时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好了。

她干笑一声:“侄媳妇,你的口才可真好,我们钢厂宣传科的都比不上你。”

杨君苏正色道:“二伯母过奖了。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咱们温家的大花园里,就得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有意思。二伯母你哪儿都挺好,就是被旧思想束缚住了手脚。我建议你有空多学习一下马克思著作和领袖思想,要解放思想,及时补充新能量,要敢于接受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新型男人,做一个永不落后的长辈。”

杨君苏这话一出,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李荣勉强扯扯嘴角,阴阳怪气地说道:“没想到,我进步了半辈子,也会有落后的一天。”

杨君苏一本正经地说道:“二伯母,这很正常,再进步的人也有落后的一天。要不领袖又怎么会说,‘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这说明思想的退步,是经常发生的,你要正视它,接受它。”

李荣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了不起,领袖思想领悟得很深。”

杨君苏正色道:“谢谢二伯母夸奖。”

温致远挑眉,他也没想到,半辈子都在教训别人的母亲,竟然被杨君苏这个晚辈给上教育课,还上了两次。他本应该怪罪杨君苏,很奇怪地竟然没有,他甚至产生了一种无法对别人言说的不孝想法:妈,你也有今天。

不得不说,杨君苏那张利嘴不怼自己的时候,看着真爽快。

温炎夏一下没忍住,喷了一口汤。这是第二次了,有晚辈给他媳妇当众上课,平常都是她教育别人。他的心情很复杂,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于凤华假装低头吃饭,借以掩饰自己脸上的笑容。

林月的心情最复杂,震撼、惊讶、窃喜、佩服都有。

这顿饭吃得宾主都不欢,不过杨君苏还是吃得很饱,光猪蹄就吃了五六块。

吃完饭,于凤华赶紧提出告辞,可赶紧离开吧,要不二嫂的脸色已经绷不住了。

李荣客气地虚留一下,然后起身送客,温炎夏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一山真的不能容二虎。

温致远下午要开车去办事,顺便送他们一家回去。

温阳秋坐在副驾驶,温明知杨君苏他们三人坐在后排,杨君苏坐在母子二人中间。

于凤华今天心情特别好,原因有二,上午儿媳妇给买了新衣裳,开心;中午儿媳妇好好教育了二嫂一番,更开心。这么多年来,两人屡次打机锋,虽然她的口才也不差,但到底没赢过几回。

特别是她儿子比不上致远,先天弱了一头。现在今非昔比,她儿子上进心不强,但她儿媳妇强啊,年纪轻轻就是副场长了。她李荣混到现在不也就是个主任嘛。于凤华转变思想,以后决定不跟人比拼儿子了,比拼儿媳妇,就比工作!

于凤华想通了这一点后,对杨君苏就更亲切了。

“君苏,你这吹了一天冷风,身体没有不舒服吧?”

杨君苏说:“妈你对我真体贴,我没事的。”

于凤华道:“你还是要注意,别仗着年轻就不当回事,以后这种时候,衣服就让明知洗,不要沾冷水。出门时穿厚些别着凉。”

杨君苏感动地说道:“妈,你对我真好。我亲妈对我都没这么贴心,毕竟我们家姐妹太多了,她也关心不过来,我又处在中间,从小受到的关注就少。嫁到咱家后,我就时刻被温暖和关怀包围着,这种感觉可真好。”

于凤华道:“没关系,以后我关心你。在我心里,你跟静宜是一样的。不,你比她还强,那孩子有时候就是个二百五。”

温致远:“……”不知道静宜姐知道后怎么想?

杨君苏说:“妈你别这么说姐姐,姐姐挺好的。我就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大姑姐,我们以后处起来没那么多事儿。”

于凤华笑得一脸慈祥,杨君苏接着表示道:“妈,我这人不爱煽情,比较内敛含蓄。其实我心里早把你亲妈看了,就是没好意思说,今天你跟我说心里话,我也顺便说了。”

在温家,温明知含蓄害羞,温静宜大大咧咧,于凤华哪里听过这种热情奔放的亲情表白,心里暖得跟开了暖气似的,乐得合不拢嘴。

温阳秋在前面听着也开心。儿媳妇与老婆处得好,他的日子也好过呀。

温明知最高兴,他一脸深情地看着杨君苏,他何德何能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