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隔江望断明月台(133)+番外

作者:吾本朽木 阅读记录

这些话他不想对江冲一一解释清楚,心里迅速编了个完全合理的说辞:“我和大表兄关系不是特别好,回圣都之后有娘在,他才会和我好好相处。”

一听这话,江冲瞬间脑补出韩博小时候被熊孩子坑蒙拐骗的经历,心疼道:“不见就不见,等过几天打完那场击鞠赛,我带你到处逛逛。”

说到击鞠赛,韩博迟疑了一下,反问:“你没觉得朝廷对安伮使团的态度有什么问题吗?”

江冲被他这一问,先是摇头,后又点头,“感觉不太对,从我去金州之前就感觉不太对劲,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不对就对了。”韩博摇头轻笑。

“什么对不对的?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朝廷派我去金州另有别的用意?”江冲从上榆回京之后,先是被韩博遇袭事件转移了注意力,后又被和长公主有关的梦境困扰着,并未深想此事,此刻被韩博一提醒,才意识到这其中还有别的关联。

“你等等,不能事事都靠你提点,我先自己想想。”江冲赶在韩博开口之前让他住口。

韩博端着茶杯倚着软榻,笑而不语。

“朝廷派我去应付安伮使团,这个事本来就不对。”这是江冲想到的第一个疑点。

他生性易冲动,和安伮有着杀父之仇,朝廷将他派去与安伮人周旋,是朝廷不知道他冲动,还是故意为之?

其二,当时在御前,几位朝廷大佬你一言我一语地让江冲接下这个任务,但事后回想起来,总有一种被大佬们联手忽悠了的感觉。

其三,他连见都没见安伮使团,去上榆和敖齐混了几日,回京之后面见太子,太子竟也不曾追究此事。若是旁的事还可解释为太子偏心于他,但和安伮的外交事宜并非太子一人能做主的,究竟是他的做法与大佬们定下的方略不谋而合,还是他在这件事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天色渐暗,女使们点燃帐中烛火,无声地向江冲行礼,又鱼贯而出。

江冲在烛光明亮的内室中缓缓踱步,韩博视线始终不离江冲左右,暗自思量着明日给他穿什么好看。

今日女使整理箱笼的时候韩博在场,他特意留意了莫离给江冲准备的各色衣裳配饰,大多是为了符合平阳侯身份地位而特意挑选的深色系,少部分则是偏稳重的浅色,唯一亮眼的是一套赤红色窄袖骑装,颜色鲜妍夺目,犹如燃烧的烈焰,搭配着皮靴软甲,若是江冲穿在身上……

他未必肯。

江冲总结完毕便看向韩博,谁知韩博正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走神,便走过去在他眼前打了个响指,“又在憋什么坏主意?”

韩博抬头看他,“我见你带来的衣物中有一套红色骑服。”

红色?

太轻浮了!

江冲想都不想就要拒绝,但脑海中蓦地回想起从前不知听谁说过,两个人在一起若是失了新鲜感,难保日久天长的不会腻。

穿红着绿的虽然不大稳重,但偶尔为之也无妨。

“等围场事毕再穿给你看。”江冲知道他那点小心思,但这不是还伤着呢么?

江冲估摸着太医让禁房事并非是要他完全禁欲,而是怕行房时颠到他那可怜的胃,等围猎结束,一月之期也差不多满了,到时候便是穿红衣给他看,让他开心一点也不错。

韩博并不知江冲心底盘算了多少事,还在惊诧于江冲竟然答应了。

“喂,别发呆,说说安伮使团到底是怎么回事?”江冲在韩博身边坐下,拿过他手中茶杯喝了一口,发现已经凉了,便顺手放在一边。

韩博眼里笑意盈盈,握住江冲的手道:“朝廷派你去金州是一个态度,意在告诉安伮使团,大梁仁至义尽,切莫得寸进尺。你在御前做了保证,证明你是清醒的,并未被仇恨蒙蔽,所以朝廷放心派你去,至于到了金州你怎么做都无所谓,反正你有大局观念,不会闹出不可收拾的大乱子来。”

听了这解释,江冲反而越发一头雾水:“那你当初让我……”

抵达金州当天约束卫队、和先前朝廷派去迎接安伮使团的戴学士等人保持距离、忽悠甘离站在自己这边、以及远离安伮使团,这些都是临出发前韩博教他的。

韩博道:“朝廷其实是希望你和安伮使团之间产生一点摩擦,但是不能由你主动挑起,有甘少卿和戴学士从中调和,王侍郎才是真正把控局面的人。”

前世襄王篡位之后,朝堂争斗越发激烈,最终演变成一场改变了数百万人命运的大浩劫,朝堂之上大浪淘沙,朝为朝臣暮流徙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活到休战期并得以善终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韩博毕竟是其中之一,算计人心早已成为了本能,哪怕是江冲,也在他的算计之中。

“我让你做的那些事都是故意骗你的,我将此事说的越复杂,在对待安伮使团的问题上你就会越谨慎,为了不给朝廷添麻烦,你会主动避开和安伮人接触,如此一来也不用担心安伮人对你挑衅或是试图激怒你。”

江冲无语良久,开口道:“……你想收个弟子门生什么的吗?”

韩博:“?”

江冲:“回头我进山捉几只狐狸,你看哪个资质不错收为弟子,免得你这一身的心眼失传。”

韩博了然,这是骂他老狐狸呢!

--------------------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没写出来……

第88章

中秋次日,围猎大典正式开始。

一望无垠的原野上旌旗招展人头攒动,锣鼓声声齐鸣,号角响彻原野,威猛强悍的禁军兵卒把守要害,武艺高强的大梁勇士蓄势待发。

随着一声长啸,远处出现了一杆黑底金字的大梁王旗,王旗之下,八千禁军骑兵簇拥着御辇犹如黑云压城席卷而来。

在这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之下,所有人下马跪迎心潮澎湃,更有甚者早已面色煞白。

临近高台,御辇停驻,圣上一袭劲装走出御辇,踏着九九八十一级石阶登临高台,俯瞰山河。

众人山呼万岁,大地随之震颤,林中惊起飞鸟阵阵。

江冲单膝跪地隐没在人群之中,抬头仰望着高台之上圣上祭天的身影,耳边鼓声如雷隆隆作响。

他脑海中回想的却是前世三十万大军出征东倭之时,圣上将虎符交到他手里,郑重其事地要他保证凯旋而归。

得胜还朝的那天也是这样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他身披甲胄单膝跪在西华门下,也如今日这般瞻仰圣颜。

只不过当年对皇室满怀怨恨的心情早已不复存在,他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因是武事,在场还有诸多蓄势待发的队伍等着,便没有长篇大论地进行大型祭礼。

半刻钟后,随着礼官一声令下,大鼓骤停,手执旌旗的禁军卫士同声大喝,一面面旌旗如海浪般翻滚涌动。

同时,密集的小鼓点敲打出动人心弦的拍子,莫说即将参与围猎的武士们,就连围观凑热闹的官眷文人们也不免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