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隔江望断明月台(220)+番外

作者:吾本朽木 阅读记录

所以江冲对于圣上知道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事毫无意外。

至于数不数钱、蒙不蒙蔽,这和北境将士有没有保暖的棉衣穿有什么关系?

在北境边关的时候他见过太多因严酷的气候冻伤甚至冻死的士卒,所以罗将军只是在他请假的时候稍微一提,他就立刻应承下来,哪怕不是作为批假的交换条件,他也会做。

至于朝廷明明不缺银子,却还要放任士卒受冻,这是朝廷的问题。

“臣只是见不得将士们受冻,那些被冻坏手脚的士兵都是血肉之躯,若连最普通的御寒都做不到,还如何为陛下保卫大梁江山。”江冲前世吃尽了被人误导的苦头,所以这辈子对于他不能理解或者是无法分辨孰是孰非的问题,一概都以最简单的方法去衡量对错——因为,所以。

因为士卒受冻,所以问朝廷讨要棉衣。

朝廷要不要给换棉衣就更简单了——因为将士们是在给朝廷镇守边关,所以朝廷理应保证将士们的吃穿。

除此以外,他不能多想,也不敢多想。

哪怕罗将军当真如圣上所暗示的那样,也与他江仲卿无关,他不想知道,也不想管。

圣上在朝和那些心思百转千回的老狐狸们相处惯了,久未见过这样冥顽不灵的棒槌,一时竟给气笑了,指着江冲道:“你个没脑子的糊涂蛋!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早晚有一天给人骗的裤子都不剩。”

话虽不中听,但话里透着亲切,江冲也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便奉上一个响亮的马屁:“有陛下撑腰,臣再怎么着也不至于到那个地步。”

圣上被他一句话哄高兴了,想起今日传召江冲的目的,“你妹妹的及笄礼可有章程了?”

“启禀陛下,臣已修书致臣四弟,四弟妹何氏不日抵京,臣妹及笄之礼将由她来操持。”江冲道。

要问江冲活了两世,做过的最划算的买卖是什么?

那必然是当初牺牲些许色相帮江文楷挡掉烂桃花,江文楷娶了何氏做老婆,泽州侯府培养的管家奶奶,哪怕不是嫡出,嫁到他们江家掌管内宅操持家事也是绰绰有余。

所以江冲早在年前就写信给江文楷,让他老婆回京操办江蕙的及笄礼。

圣上点点头,“届时太后和皇后也会出席,你提早做好准备。”

“臣遵旨。”

--------------------

作者有话要说:

罗威将军是上了皇帝黑名单的人。

第144章 专治熊孩子

奏对结束,圣上留江冲用膳,并让他担任下午武考的考官。

午膳后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时间,华阳殿有专供休息的房舍,翰林官们还要陪圣上观摩下午的武考,便都在华阳殿休息。

江冲也分到了一间,也是直到这时候他才弄明白晌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按照朝廷的经筵制度,按照规模分为大小经筵。

每年三月份由翰林学士担任置讲官,入宫为皇帝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讲学,同时旁听的还有皇亲国戚、卿贵大臣、各国来使等,这是大经筵。

除此以外,每月逢三的日子,当日轮值的翰林学士同样要入宫讲学,只不过不如大经筵那般系统,一般主题都是根据皇帝近期的困惑而定,这是小经筵。

今日二月廿三,正是小经筵讲学的日子。

小经筵虽相对于大经筵而言比较随意,但也不至于应付了事,讲学队伍由一位主讲官、两位副讲官、以及四名在御前几乎没有发言机会的侍讲学士构成。

在讲史的过程中,其中一位身为四皇子老师的副讲官无意间提到一个观点,并表示该观点是四皇子提出的,他认为有值得探讨一二的价值。

三位讲官就此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探讨。

当然,探讨到最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却勾起了圣上心血来潮突然袭击华阳殿的念头。

圣上没让人传旨,带着他的翰林官们直奔华阳殿,见到的却是宁王世子正带着一帮小伙伴们为两只蛐蛐呐喊助威热火朝天的情景。

于是乎,毫无准备的皇子和宗室子弟们就这样毫无预兆地翻车了。

至于皇长子萧璟,他并未与众人一同进学,而是有专门的老师单独授课,虽未参与蛐蛐事件,却还是受了池鱼之殃。

江冲听完服侍他的小黄门的叙述,既想笑又有点无言以对。

下午的武考按年纪分,十岁以上考射箭,五人一组,每人十支箭,射中几次算几次;十岁以下的因为筋骨尚未长全,可以暂且逃过一劫。

圣上带着翰林官们就在身后不远处晒太阳,江冲也不好放水太明显让人把箭靶挪近。

宁王世子萧绮不愧和他爹一个德性,于玩乐一道天赋绝佳,拿上箭先不着急就位,当场给大伙表演了个背向投壶,十支箭无一例外全被投入箭筒,看这准头,没有个三五年的功夫根本练不出来。

萧绮投完壶,抛给江冲一个挑衅的眼神,懒洋洋地走到自己的位置,舒展双臂伸了个懒腰。

皇长子萧璟欲言又止地看了看江冲,却也没多说什么。

江冲笑了笑,示意其余三人就位,五名少年像模像样地拉开长弓。

一番射后,正对少年们的五个箭靶上,一个靶上一箭正中红心、一箭斜插在草靶右下方,其余四个空空如也。

江冲不忍直视地偏过头,“别看我,继续。”

少年们齐刷刷拿起第二支箭。

这时,江冲注意到有个服制明显与御前内官不同的小黄门急匆匆地跑去找张仁,张仁同他交涉几句后直奔御前,不知向圣上禀报了什么。

圣上的表情瞬间由冷淡转为惊喜,起身欲走,又忽然顿住,对身边的内官吩咐几句,这才在众人的恭送中匆匆离去。

留下的内官迈着小碎步来到江冲面前,恭恭敬敬地说道:“侯爷,圣上让您给皇子宗室们挨个指导点评,记在册子上面呈御览。”

江冲本就不耐烦带孩子,刚准备随随便便糊弄两下就走,谁知却接到这样的“噩耗”,就在这时,余光瞥见在圣上起驾后翰林官们也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去,唯独韩博孤身一人走在最后,江冲突然有了主意:“我懒得写字,你帮我去问问有没有人愿意帮这个忙。”

话刚落音就有宗室子弟迫不及待地举手自荐,被身边同伴联手按住。

御前服侍的人哪有不会看人眼色的,连忙小跑着追上去。

片刻后,韩博去而复返,江冲叫人抬了案子来,不由分说地把韩博按在椅子里,“你坐这儿,我说你写。”

从华阳殿到翰林院要穿过大半个皇宫呢,韩博已经在御前站了一个上午了,再走回去,不管他脚疼不疼,反正江冲心疼。

韩博笑了笑,“好。”

十番射完,江冲对从头到尾都在认认真真射箭,但确实没有几箭中靶的萧璟道:“殿下还在长身体的年纪,不必强撑着,量力而行就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