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望断明月台(242)+番外
江冲看得见他眼里的期待,笑道:“今天还有一副药,你老实喝药就去。”
韩博又忍不住得寸进尺:“这几天都陪我好不好?”
他说的自然是纳采之前的几天,江冲想着反正也没事,就算有事也可以拉着韩博一起料理,他常年不在京,如今既然回来了,也是想多陪陪韩博,便欣然点头。
韩博欢喜更甚,连早饭都比平日吃得多了些。
韩博病虽痊愈,但江冲还是不想他太劳累,次日特意亲自到翰林院给韩博请了两个月的病假。
有他江侯爷的面子在,翰林院自然不会多追问一句,至于皇长子那里就更简单了,托人打个招呼就行。
请完假离开翰林院的路上,江冲忽然想起韩博还答应了跟他去金州的事,去金州便是京官外放,到时候调到哪个衙门还需要好好斟酌考量。
不过不管调任到哪个衙门,都是在崇阳军的地盘,都在他江仲卿的羽翼之下。
回到家,韩博已经收拾齐整等着他,见他回来便立刻笑着迎上来,“事情办妥了?”
江冲从韩寿手中接过披风给韩博系上,“妥了,走吧。”
“等等,还有一件事。”韩博说完这话便转身回房,不一会儿捧着一把黑剑出来,示意江冲解下腰间佩刀,再把黑剑给他系上,颇为满意地点点头,“这样就好了。”
江冲笑而不语,任由他摆弄。
韩博看向一旁准备和他俩一起出发的重明,“重明你去玉溪别苑说一声,等我们从小峰山下来就过去。”
“去兴觉寺?”江冲也是这时候才知道韩博想去的不是京城里的任何一座寺庙道观,他想去他俩互相认出对方重生的兴觉寺。
“行吗?”
江冲从重明那儿接过钱袋,托在手里掂了掂,对韩博一扬下巴,“走。”
--------------------
作者有话要说:
谜底就是:“永安二年,石重血溅新华门”
另:因为本蠢货乱搞电脑,原本用来写文的小黑屋软件不能用了,存稿丢了也就算了,还把2.0世界的“大事年表”给弄丢了,所以前文提到过的“新华门事变”和“江蕙从安伮回来”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点可能会因为记忆偏差有点出入,我会重新以本卷写到的时间点重新列一个“年表”,至于前文不一致的地方,等修文。
求收藏,求评论!
第158章 再游小峰山
大梁皇都以北群山环绕,山势绵延近百里,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军事屏障。
在翠丰山的环抱之中,风景奇美的小峰山一枝独秀,就如同被群山众星拱月一般拱卫在侧。
而香火鼎盛的兴觉寺,就位于小峰山山腰。
当年文皇帝登临固山,随行的皇亲国戚及其家眷人数众多,一部分人被安置在兴觉寺下榻,这也使得隐藏在山间的小小寺庙从此闻名于世。
直到数十年后的今日,兴觉寺已然成为达官贵人们进香祈福、游山玩水的首选之一。
由于韩博才刚刚病愈,不宜太过劳累,江冲理直气壮地拒绝了他的提议从当年走过的山道一步一阶地爬上去,而是选择直接骑马从大路上山。
饶是如此,俩人从山脚到看见兴觉寺山门,也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
马匹不能进入寺院,江冲便将马儿寄存在寺外——附近山民自发在上山路上及寺院外面兜售茶水果子,搭建供行人游客歇脚的凉棚,以及寄存车马等业务。
二人沿着兴觉寺依山势而建的石阶一步一步走上去,自山门而入,依次经过放生池、钟楼、天王殿、地藏殿、伽蓝殿,最后来到供奉着一座巨大的金身佛像的大雄宝殿。
这不年不节的,专程大老远跑来进香的人大都是有所祈愿,虔诚地跪在佛像金身前诉说着自己的心愿。
江冲经历过生死,不信这些,也没什么心愿求佛祖帮他实现,就随大流地拜了拜,捐了些香火钱,便同韩博继续沿着右侧的长廊参观。
在斋堂用过一顿素斋,在讲经堂听过一段不知所云的经文,最后过藏经楼而不入,来到人烟稀少的后山。
二人站在八角古亭下,放眼望去,群山苍翠,丛林茂密,草木葱茏,山谷中有浅溪流淌而过,源头不知从何处来,但看去向,约莫会汇入环绕圣都的两条水脉之一。
山林间,不同品种的鸟儿窃窃嚓嚓,不时呼朋引伴,引吭高歌,又或是展翼翱翔,尽情展示着华丽的羽翼。
身在这样自在悠闲的环境中,连心怀都不禁变得旷达。
“坐着歇会儿喝口水。”江冲便招呼韩博在亭中坐下,解下随身携带的水囊递给他,想起方才游览过程中韩博如数家珍地为他讲解佛家故事,玩笑道:“你是不是出过家当过和尚?”
韩博呛了一下,奇道:“怎会有此一问?”
江冲边给他拍背边笑道:“我看你进了寺庙就跟回了自己家一样,自在得很。还有大年初一在清源寺,你跟那老方丈探讨佛法,当时我就想过你是不是出过家。”
韩博无语,辩解道:“我少时曾在安州木山寺客居过一段时间,佛家寺院形制大同小异。至于探讨佛法,就是跟着和尚听过几次早课,闲着无聊多看了几本书。”
江冲“哦”了声,又追问:“为何要客居寺院?”
韩博若无其事道:“我爹那段时日走背字,认为是我克了他,便送我去寺里。”
江冲:“你爹可真是……”
毕竟是长辈,江冲还不太好评价这种荒唐行为。
“我娘劝说不成,就带着子维一同住进寺中,后来因为主母不在,家里乱作一团,我爹才不得不接我回去。”韩博道。
江冲不语。
韩博见他神色不豫,试探着道:“前不久子维在信中对我提及,你这两年对他冷淡了许多,问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
江冲眉头微蹙,不高兴道:“他做的好不好,与我何干?”
自从当初知晓韩博身世,对于韩家人,包括韩母小于氏和韩章在内,江冲要说没有心存芥蒂那绝对是假的。
他再也无法将小于氏当作韩博的亲生母亲那样去敬爱,也无法以平常心去对待差点顶替了韩博嫡长子身份的韩章。
人总是会偏心的,江冲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即便小于氏和韩章从未伤害过韩博,可当别人伤害韩博时,他们却能够从中获得利益。
“还介意呢?”韩博伸手揽着江冲的肩,看着他一脸的不高兴,心里升起一种奇异的愉悦感,并且这种愉悦逐渐蔓延到了脸上,他带着轻松愉快的笑容劝解道:“我娘视我如亲子,很多时候对我比对子维还要好,他们从未做过对我不利的事。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计较了好不好?”
江冲看了他一眼,没吭声。
他不忍打破韩博对亲情最后一丝眷恋——也就是韩博天生聪明悟性高,让于家发现了他的价值并加以利用。倘若韩博当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没有半点利用价值,他不信小于氏能对韩博视如己出,更不信韩章眼里会有这个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