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隔江望断明月台(246)+番外

作者:吾本朽木 阅读记录

他从前发觉自己对韩博动心是在前世起兵的时候,可之前没发觉不代表没动心。

真正培养出感情还是在重生之后,明明刚在一起的时候还有过万一将来事情不妙就分开的念头,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放下往日执念和韩博归隐田园。

江冲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这么善变。

圣上忽然觉得有些挫败,若江冲说出个一二三,他还能找些有同样特质的女子,可江冲说不知道,那还怎么找?

圣上从始至终都没打消想让江冲自己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念头。

至于江冲从符宁选嗣子过继的行为,在圣上看来那就是在糊弄鬼。那些孩子父母俱在,兄弟姊妹一大堆,还不是从婴孩时就抱回来的,怎么可能养的熟?把侯府交给这样一个外人,就不怕将来反噬?

所以圣上才会纵容那风尘出身的琵琶女诬陷江冲,为的就是离间江冲和韩博,他确实想过事成之后悄悄赦免琵琶女的父兄作为赏赐,但从没想把事情闹大,也没打算让那琵琶女进侯府给江冲抹黑,更不知道那琵琶女腹中居然还怀着孩子。

若是早知道,不管那孩子是不是江冲的,圣上都不会容忍她牵扯上江冲。

可以说,圣上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离间未成,被一直虎视眈眈的平阳江氏钻了空子,给江冲泼了好大一盆污水,让江冲站在了圣上的对立面。

“小月,若我说此事我不完全知情,我不知道那女子有身孕,你信吗?”圣上放缓了语气问道。

江冲道:“臣相信陛下不知情。”

若是在当初大闹福康宫之时,江冲或许是不信的,但当他事后冷静下来细想过后才意识到圣上其实也被人蒙蔽了。

江冲确定圣上对他没有任何恶意,是真心实意地为他好,是站在一个“长辈”的立场,为他的将来作长远的考虑,所以才会理所应当地对江冲的私事指手画脚。

可偏偏就是这个“长辈”,让江冲无比膈应。

圣上松了口气,进一步握住江冲手背,“那你原谅二哥好吗?二哥知错了,二哥真的知道错了,今后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你就原谅二哥这一次,好吗?”

江冲顶着圣上殷切的目光低下头,他知道圣上认的不是琵琶女的错,而是亵渎长公主这桩错事。

若只是琵琶女,江冲根本不会生气,更不会闹到御前,他如今也是六个孩子的父亲,能体会圣上希望他“回归正道”的心情。

可……

可偏偏事关公主。

就在江冲惶然无措之际,余光瞥见湖面的浮标猛地下沉,继而浮出水面,又再度下沉,他忙道:“鱼上钩了!”

咬钩的是圣上抛的那根鱼竿,不远处的内侍们连忙上前,扯线的扯线,拿网兜的拿网兜。

人一多,圣上便没了再追问下去的机会。

侍从们不熟练,手忙脚乱地也没能将鱼扯出水面,还是圣上亲自出马才没让已然上钩的鱼儿跑掉。

内侍们用网兜接住,拿来杆秤一称,足有五斤半。

圣上吩咐人拿去尚食局入菜,又回头对江冲道:“你今日可算有口福了,红烧还是清蒸?”

这是要留江冲在宫中用膳的意思。

这么一打岔,江冲也回过神来了,然后他只想给刚刚的自己一个大耳瓜子。

在他面前的是帝王,是天子,不是他的秦王二哥。

秦王表哥做错了事,放低姿态,说几句好话就可以被原谅。

至于皇帝,皇帝会做错事吗?

江冲忙道:“臣无不可。”

圣上便叫人做成红烧的。

江冲正心中惶惶,忽听张仁向圣上禀报诸位皇子求见,暗道这救场来得及时,连忙赔笑道:“看来今日有口福的不止臣一人。”

圣上不是很想让皇子们过来,毕竟张仁没说清来的是哪几位皇子,万一傅氏所出的五皇子也来了,江冲看见说不定又想起那事。可江冲都这么说了,圣上也不好再拒绝皇子们的求见。

内侍通传后,不一会儿便有一高两矮三个身影走过来。

萧璟牵着两个弟弟,左边是王婕妤生的三皇子萧璌,右边是杜皇后嫡出的四皇子萧玧。

萧璟带着弟弟们,先向圣上叩拜行礼,待圣上表示今日在场的都是自家人,不论君臣之后,萧璟便笑着朝江冲喊了声:“小叔。”

江冲本来是故意留机会让他们父子说话,自己跑到一边去摆弄鱼竿,闻言回头笑道:“会钓鱼吗?要不要我教你?”

萧璟还未回答,圣上先道:“你自己都没钓上来,还想着教别人?”

有了这三个小救星,江冲也不必担心圣上再跟他掰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可以专心钓鱼,只不过他也奇怪怎么自己的鱼竿一直没动静,从水中提出来一看,鱼钩上挂着的蚯蚓已经没了……

圣上见此轻笑,说他挂鱼饵的方式不对,又起身亲自给他做示范。

三皇子和四皇子都从未见过父皇如此随意亲和的一面,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江冲注意到了,忙将刚小豆丁一样的四皇子萧玧抱过来一同学习,萧璟也带着三皇子参与其中。

一时间其乐融融,宛如一家。

--------------------

作者有话要说:

诚为本文征集文名(要求3-5字,正剧风格),写在评论区,如被选用,可指定本文任一人物番外

――――――――

大舅和二表哥都不是那种冷酷无情的帝王,他们也是凡人,也有温情。

琵琶女的事其实就是圣上、京兆尹、江冲三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等,结果都被坑了。

ps:请记住最后这个小豆丁。

第161章 江蕙的嫁妆

按照古礼,结亲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第一步“纳采”,也就相当于通常人们所说的提亲,即男方家请媒人来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长备礼前来求婚。

“问名”就是男女双方互通姓名,主要还是女方,因为男方的名字肯定是要在纳采的时候通报过的。自古以来同姓不婚,问清姓氏出身,防止同姓结婚以乱人伦。

“纳吉”则是由男方将上一步得来的女方姓名及属相八字进行占卜问卦,待确定双方八字属相相合,方才能进行下一步,否则议亲便不能进行下去。

以上三步顺利完成之后,最为繁琐隆重的婚礼环节就要到来了:“纳征”即下聘,“请期”即择定吉日,“亲迎”即大婚。

早先郑国公世子甘离携礼登门拜访皇太后郭氏的母家赵国公府,请赵国公世子郭常为这桩婚事保媒,算是给足了江家面子。

本来甘离是想请赵国公他老人家出马的,那样更有面子,但考虑到江冲的年纪和辈分,若是媒人辈分太高年龄太大,难免有男方故意压制女方的嫌疑,遂作罢。

女方媒人则是由先帝大女婿合阳公主驸马张涛的爹,即前太常少卿张文远担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