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隔江望断明月台(68)+番外

作者:吾本朽木 阅读记录

之所以留有后人,多半是年轻人当兵久了憋不住火,遇见个稍微看得过眼的姑娘,管她异族还是汉人,先睡了再说。

等朝廷下诏回归,男人们一走了之,临走前许下个将来飞黄腾达必不忘糟糠的誓言,留下孤儿寡母在蜀中苦等一生。

江冲心中如此猜测,面上却是不显,聊着聊着他就靠着干草堆睡过去了,连重明给他盖上外衣都没能将他惊醒。

夜宿深山,哪怕是住在前人露营过的山洞,也不敢放松警惕。

曹显踹了堂弟曹兑一脚,低声道:“我守前半夜,后半夜来替我。”

曹兑心想着凭什么江巡检的人就可以呼呼大睡,但碍于他大哥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曹显提着刀出去放水,回来却见江冲手底下那个焉儿坏的娃娃脸坐在靠近洞口从火堆旁,手里拿着小木棍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

曹显走过去,看清了地上的字,笑道:“家书不写纸上,写这儿有什么用?”

白英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漠然道:“我全家都在地底下,写纸上寄给谁?”

曹显摸摸鼻子,尴尬地笑了两声,在一旁坐下,状似无意道:“江巡检看着年纪不大,人可真气派,来头不小吧?”

白英勾起略显嘲讽的嘴角,“怎么?曹副尉刚借着斗殴摸清我们的实力,现在又来探听我家公子的背景?我家公子的来头啊,说出来怕吓死你!”

曹显:“……”

--------------------

作者有话要说:

孝昭太子和“爱妃”的故事移步隔壁《朕很闲吗》

第46章 长兄亦如父

曹显守了前半夜,叫醒曹兑后便自己去睡了,一觉醒来外头正下着雨,看那雨势连绵不断的样子,心知运粮队今日走不了。

坋州气候潮湿,粮草极易发霉,赶路事小,但因为赶路致使粮草生霉那就得不偿失。

显然江冲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他一大早便下令在此修整一日,待雨停之后再赶路。

曹显出去透了口气,回来见江冲靠在洞口的石壁上,手里拈着几片叶子,看着灰蒙蒙的天空,神色称得上温柔。

“江巡检这是想家了?”曹显显然并没有放弃对江冲的试探。

江冲笑了笑,“曹副尉对我的家世感兴趣,何不直接来问我?”

目的被揭穿,曹显也没有恼羞成怒,索性在不远的地方坐下,随手拔了根野草放在口里嚼,“早就听说江巡检是自己带着兵器甲胄战马来参军的,若非达官贵人,如何支持得起这样一批物资?我也只是好奇罢了,不想说就不说。”

“我若说那些东西都是朝廷给的呢?”江冲笑着看他。

曹显挑眉,“你又不是皇亲国戚,朝廷凭什么白给你那么多东西?”

说完他顿了顿,“不会真是吧?”

江冲没有回答,双手捏着树叶置于唇边,一曲婉转缠绵的坋州小调从唇齿间流泻而出。

曹显跟着哼了几句,奇道:“这不是《征夫曲》吗?难不成江巡检家中也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娘子等着你?”

“等我是真,至于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呵呵……”江冲笑了笑,没再说下去。

*

大梁圣都,东宫。

韩博身着一袭墨绿色官服走在出宫的路上,怀里抱着几本手抄棋谱,一路走一路笑着和人打招呼。

半月前,圣上一时兴起,对十鼎甲进行了一次考察,明面上是关心新科进士,实则是想通过提拔其他人来打压韩博。

当初会试、殿试时韩博之所以留有余力,其实是因为江冲在京城太过引人注目,他和江冲走得近,便不宜再出风头。

而今江冲早已远离京中纷争,韩博没了顾忌,再加上他得知父亲韩仁礼刚拿到吏部的调令便开始着手准备给简相公送礼,为了不被强行绑上简相公的战船,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这场突如其来的考察,于其他人而言,是笼罩在头顶上的阴云;于韩博而言,却是递到脚下的台阶。

在经历过山河倾覆日月无光之后,韩博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大好河山的痼疾所在。

脱离掌控的军权,时时掣肘的八大家,文官的党派之争,武将的各自为政。

前朝和后宫的双重压力之下,很多时候连圣上自己都忘记了刚登基时的踌躇满志,忘记了他也曾有过变法革新的志向。

圣上忘记了没关系,韩博有的是办法让他想起来。

于是在那个秋高气爽的下午,一篇针砭时弊气振山河的旷世奇文横空出世。

无情地揭露了这看似歌舞升平的盛世气象,不过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空中楼阁。

其震撼程度绝不亚于二十年前长公主挺着大肚子牵着秦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痛斥圣上薄情寡义,毫无身为君父的包容垂爱之心。

但这篇文章并非出自韩博的考卷,更准确的说法是:韩博平日里随笔记下的手札和未经成文的散稿中所记述的抱负和构想,出现在了状元郎赵烁的卷面上。

交卷的当场,新的排名再度公布开来。

状元依旧是状元,榜眼也依旧是榜眼。

圣上可以排斥韩博这个人,但他身为君主,无法否定韩博的学问之深、见识之广乃是十鼎甲之最,甚至连写出惊世文章的状元郎也要逊色几分。

几乎一瞬间,圣上就有了定论——韩博此人,更适合在翰林院、崇文馆内,和那些大儒们钻研学问著书立说惠及后人,而不应搅和进官场倾轧之中白白浪费了才学。

如此也好。

圣上松了口气,于前途不可限量的江冲而言,一个纯粹的文人,总好过一个满腹心机的政客。

这场考察过后,状元和榜眼,一人进入秘书省为皇帝起草奏章,一人则成为了未来太子的东宫侍讲。

而无意间翻阅过手札和散稿的简大公子则成了这件事唯一的知情人,他在去向圣上揭发此事的半路上被韩博拦了下来,最终不得不答应对此保持沉默。

眼下太子未立,韩博这个东宫侍讲也就是个摆设,日常工作就是在东宫修补那些年久发霉或虫蛀的古籍,再或是找个风景不错的地方摆开宣纸画上几笔,过于悠闲散漫的生活让他连家都懒得回。

直到韩母托人带话叫他回家,韩博这才想起自己的生辰到了。

谁知回到家,等待自己的不仅仅是母亲和弟弟,还有面带微笑的莫管事。

莫离一点也不想笑,但他是替江冲来送贺礼的,不能失了江冲的颜面,就算再不想笑也得保持微笑。

“韩公子,这是我家公子临走时嘱咐小人今日送来的贺礼。”莫离双手捧着一个红绸托盘,托盘上放着个巴掌大的小木盒。

韩博接过木盒,却并没有着急打开,对莫离点点头,“有劳莫管事。”

莫离双手拢在袖中,好似他面对的不是拐跑江冲的罪魁祸首,而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贺礼已送到,小人这便告辞了。”

“等等。”韩博连忙叫住他,“仲卿可有家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