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望断明月台(79)+番外
但是没想到施国柱担心江冲真的一举攻下霁县威望大增,但又碍于面子只肯借兵一万。
点齐一万人马,离开中军驻地没多久,韩博带着卫队追上来,依旧是一副水火不容的态度,奚落嘲弄张口就来:“江侯爷未免自视过高,一战失利事小,破坏平叛大计事大。”
有朱校尉在身边,江冲也不担心演戏没观众,冷冷道:“既然韩监军怕死,何不老老实实待在中军?放心,待本将攻下大虞关,功劳少不了你的。”
韩博脸上怒意难掩:“你……”
“二位消消气,消消气,有什么恩怨咱们等打完仗再吵。”朱校尉不得不出来当这个和事佬。
韩博冷哼:“若非大帅有命,本使断不与此人同行。”
三言两语交待清楚了他是施国柱派来拖后腿的。
江冲看了韩博一眼,心说:不与我同行?姓韩的,这话你最好记住了。
“说的好像我就乐意带着你一样。”江冲说完打马跑到队伍最前方。
朱校尉没跟上去,而是留在队伍中间安抚满腔不忿的韩监军。
回到前锋营,三万将士早已在江冲的安排下整装待发,在左翼效命的周傅奉吴监军之命带着五千轻骑前来参战。
帐中灯火通明,麾下将士分为两列。
江冲命人展开地图,一手举着火把,一手点在叛军主力所在的荣州,沉声道:“今夜,我们将兵分两路,北路由周傅率领,南路由我亲率。”
“将军!你先前不是……”朱校尉惊觉事情有变,才出声便被重明拿下。
江冲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施大元帅平叛三月龟缩不出,我等出兵迎敌,救民于水火,朱校尉要去告密吗?”
朱校尉不断挣扎。
曹兑恶狠狠道:“像这样的叛徒,说不定早已和反贼里应外合,依我看,不如一刀宰了他!”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感觉脖子后面阴风阵阵。
朱校尉万分惊恐:“唔唔唔……”
“朱校尉是否投敌自有朝廷追究,眼下更重要的是早日平叛。”江冲随口安抚了一句,而后看向周傅:“周傅听令!”
“末将在!”周傅上前。
“我命你率军两万直取大虞关,取大虞关后在清镇以西设卡,将荣州与霁县之间的叛军断开,同时攻打霁县,一旦成功点燃烽火狼烟。”
周傅一震,他不是江冲这种半路出家加入平叛大军的,而是和在场大多数人一样,在朝廷下旨平叛之初就跟随大军来到荣州。在荣州的这三个多月里,施大帅从未主动出击,每日不是操练兵马就是将大大小小的将领叫到中军大帐在沙盘上进行所谓的“演练”,仿佛朝廷十万大军不是来平叛,而是来野炊郊游。
如今,总算有机会杀敌立功。
“末将领命,拿不下霁县必提头来见!”
周傅几乎是靠吼出这句话来,其余将领也受此感染,纷纷单膝下跪誓与主将共进退。
帐外,一支新到的万人骑兵听见这声音,士气大振,领兵的军官飞速下马闯进帐中,“末将胡一刀奉监察使令率部一万前来助阵!”
这位正是江冲前世帐下将领之一。
江冲大喜,连忙上前扶起胡一刀,“快快请起,来得正是时候。”
半个时辰后,前锋大营只剩下一个空壳子,韩博立于辕门之下,远望着夕阳下的滚滚烟尘。
身旁一白衣文士不无担忧道:“江侯爷毕竟年少,没有作战经验,全军只带了三日干粮,是否有些轻率?”
韩博身披大氅,回看了眼不断挣扎的朱校尉,叹道:“他们就是欺他年少。”
文士不解。
“江仲卿是天生将才,你们都小瞧他了。”韩博道。
文士半信半疑,“但愿如此吧,草民拭目以待。”
韩博微微一笑,“找匹快马,替我送封信。”
--------------------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告罄,即日起周更
第54章 斜月笼轻纱
景仁二十五年,二月廿五。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播撒在大地上时,山枣县城门上属于梁军的黑底金字大旗熠熠生辉。
在被反贼占领的第一百三十七天,这座位于重重丘陵之间的小县城终于回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百姓们在得到江冲亲自作保——朝廷绝不牵连无辜之后,自发地将家中剩余的粮食拿出来供给朝廷大军。
然而江冲却没有时间在此多留,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药县,否则便不能保证能在三天之内攻下荣州。
可是急行军又连夜攻城的将士们需要歇息。
好在江冲早有应对。
“将军,末将有一问,不知当不当讲。”胡一刀一手端着碗热汤,一手拿着干面饼,一边啃一边和江冲一起坐在城墙旁边的台阶上。
“问。”江冲大口吃着没有味道的面饼,显然饿极了。
“在自身兵力不足时,分兵是大忌,将军您不仅分兵,还兵分三路,就不怕被叛军各个击破?”胡一刀虚心请教。
江冲手□□有将近六万人马,本来是南北两路各率三万,但在离开前锋大营不久,江冲暗中分出去将近一万兵力不知做什么去了。
前世征东倭时,胡一刀也问过一个类似的问题。
于是江冲给了他一字不差的答案:“于旁人是大忌,我不是旁人。”
胡一刀一怔,大笑:“论狂妄我就服你,此战倘若能顺利攻下荣州,我老胡这辈子就跟着你混了。”
“那你就等着瞧。”江冲笑了笑,将碗里的汤并几根野菜一口喝下,抱着头盔起身,“通告全军,一刻钟后出发,攻下药县可以歇息两个时辰。”
午时初刻,周傅安顿好大虞关的军务,按照江冲事先暗中交待的那样,派出两波五千人的兵马,一波由重明白英率领着往西去白龙道炸山,一波在清镇设卡,手中剩余两万人马修整半日后出兵霁县。
未时三刻,刚刚率军抵达霁县的周傅正准备下令攻城,忽见霁县城门大开,百姓鱼贯而出迎大军入城。
为首的是被一个青年汉子背在背上的中年文士,满脸病容,气息奄奄地含泪对马背上的冷面将军拱手行礼:“下官荣州太守祝明见过将军。”
周傅大惊,连忙下马:“你是荣州太守?”
不是说在叛军攻占荣州时,太守就跟着反了,这又打哪冒出来一个?
“正是,下官官凭文书俱已丢失,无法自证身份。敢问将军,平叛主帅是何人?”祝明从青年背上下来,整个人瘦成了一把骨头,站都站不稳。
周傅本想说施国柱,但话到嘴边却是:“平阳侯江仲卿。”
祝明一听,眼里迸发出惊人的光亮,一把抓住周傅手腕,“是江侯爷!荣州有救!军情紧急,下官需要即刻面见江侯爷,将军……劳烦将军快马送下官面见侯爷,十万火急,下官有要事禀告!”
周傅按住他,“此事不急,霁县状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