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黑科技专利暴富了(172)

作者:咬棒冰 阅读记录

遇到的都是好人,入眼的满世界都是善意。

当你逆境的时候,那些曾经夸奖过你,喜欢过你的人好像一夜之间都消失了。

送给他的不再是鲜花,而是砖头,以及各种难听的辱骂。

他明明没做错什么,只是生了一场病。

就因为他无法再承载群众的期待,就只能被抛弃了。

体育竞技,当你成绩不再优异,就会有前仆后继的人把你拉神坛,并往你身上吐一口唾沫。

以前叫他飞毛腿卢神,现在叫他肥猪。

减重不顺,归队无望,网络上无尽的谩骂,种种的一切压力在不断的向卢桐屿施以重击。

今天队里又一次回绝了他的归队申请,队里还是那句老话,让他安心养好病,身体更重要。

败兴而归的回家后,他又收到了新闻软件的推送,文章标题恰好写着他的名字。

即使他知道,文章下的相关评论不会有什么好听的话,但他没控制住自己的手,还是点了进去。

丝毫不出卢桐屿的所料,评论区不堪入目,连文章里对卢桐屿的称赞和好评都能被他们借以嘲讽辱骂。

满屏的冷嘲热讽,把卢桐屿骂到呆滞了。

那一刻,卢桐屿不知道自己还在坚持什么?他拼了命的恢复体重,浑然不在意自己身体的负担,更不在意自己要遭多少罪,或是满身的职业病。

他只想尽快回到田径赛场,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人再期待他的比赛成绩了。

他的各种努力突然就显得极其可笑。

看开后,卢桐屿开始自暴自弃,买了一堆以前自己从来没吃过的零食,回到家闷头玩以前从来没时间玩的游戏。

买零食的时候,还有家长以他为例,教育孩子不要吃太多零食,不然长大了就变成胖哥哥那样。

当时他都懒得辩解一下,接受了自己肥宅的新身份。

当了一下午的肥宅,很快乐,至少比训练轻松不知道多少倍。

卢桐屿背靠在电脑椅上,枕上头枕盯着雪白的天花板:“现在不想了,我觉得你跟爸妈说的对,不能把短跑当成生活的全部,我应该看清现实,除了短跑,我还有学业要完成,这样以后才能找个好工作。”

如果卢医生早一天听到弟弟这番话,可能还会为此庆幸,弟弟终于不再钻牛角尖,开始往前看了。

卢医生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他把卢桐屿的电脑椅转到面对自己的方向。

他认真的告诉卢桐屿:“我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但我很爸妈都会支持你的选择,不过不管你是选择读书还是继续短跑,我都希望你能健康的瘦下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病态的肥胖。”

卢桐屿:“我是不想减吗,你又不是没见过,我什么减肥方法没试过。”

这次卢医生直接把塑身胶囊拍到了卢桐屿手里。

“我专门帮你找到的塑身胶囊,你别把它当成普通的减肥药,这是我找关系走后门才帮你拿到的,你按时吃一个月,吃了不瘦你找我。”

卢桐屿打量了一番简单朴素的外包装盒,然后复杂的看了他哥一眼。

他哥好歹是一个正经医学院出来的医学生,平时经常跟爸妈科普,不要轻信电视里宣传的保健品,广告中的所有承诺都是智商税。

在他哥的耳提面命之下,爸妈都不敢买保健品,他哥怎么自己还信减肥药?

连卢桐屿一个非医学专业的人都知道,大多数减肥药的主成分就是泻药,说白了通过让你脱水来达到短时间减重的效果,你失去的不是脂肪,而是身体中的水分。

但看在他哥关心则乱,一片良苦用心的份上,卢桐屿也懒得计较会不会拉肚子,掰开了一颗塑身胶囊,放进嘴里猛灌了一口水。

卢医生如释重负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记得每天按时吃一颗,中间断了倒是不要紧,就是你恢复体重的时间要顺势往后延。”

卢桐屿挥了挥手:“知道了,赶紧吃饭去吧,你面都要坨了。”

卢医生当天晚上是留在家里睡的,第二天起得比平时早一个多钟头,天都还没亮,卢家父母也还没有起。

但他一开门就撞见了起来晨跑的卢桐屿,这是卢桐屿多年的生物钟,到点儿了就会醒,不起来跑一圈就浑身不舒服。

虽然嘴里说不想跑步了,身体还是一如既往的起来了。

既然都撞见了,卢医生自然要提醒他吃今日份的塑身胶囊。

被卢医生这一提醒,卢桐屿才想起来,他昨天吃了减肥药居然没有拉肚子,反倒是今天早上通畅了。

他没有多想,只当是卢医生的给的减肥药泻药成分少,或者是本身就没有效果。

卢桐屿拢共只吃了几天的塑身胶囊,每次都是卢医生提醒他,他才会记得吃。

卢医生开始还会每天提醒他,后来发现他每次都很配合,以为他已经养成了吃药的习惯,后面工作忙起来就不再每天提醒他了。

而卢桐屿配合他哥,完全是因为不想辜负他哥的一番心意,他哥监督的时候他就老老实实的吃,他哥顾不上他的时候他就不吃,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相信过塑身胶囊会有效果。

卢桐屿每天往返于学校,不再去田径队,也不再缠着自己的教练申请归队,除了每日早上的晨跑,把自己与田径短跑彻底切割,每天都在恶补专业知识。

他是真心的在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为自己没有短跑的未来做打算。

即使知道最近有田径世锦赛,正在国外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比赛全程他一眼都没有看过。

他所读的学校是体大,除了他以外,几乎人人都会关注体育赛事。

中午他在食堂吃饭,身后一桌的校友正在讨论今天早上的50米短跑半决赛。

“好可惜啊,王巍文没有进决赛,就慢了0.12秒。”

“我看到王巍文下来都哭了,一直拿着毛巾在捂着眼睛。”

“王巍文能不哭吗,他好哥们儿卢桐屿暂别赛场,可能以后都没办法跑了,他带着两个人的希望去参赛,结果自己连决赛都没进。”

“王巍文的压力也很大吧,卢桐屿暂别赛场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聚在了他的身上,骂声也落在了他身上。”

“不用想也知道压力肯定大,而且他的腿上还有旧伤,一直没有完全康复,我听说备赛时王巍文就经常去医院做理疗。”

“王巍文的速度比卢桐屿还是差了一点,如果是巅峰时期的卢桐屿,这次很有机会拿到奖牌的,卢桐屿真的太可惜了。”

“一个卢桐屿状态最佳时黯然退场,不知道下一个田径短跑的希望在谁身上。”

短跑向来是亚洲人的劣势,能在世界大赛中跑进决赛的人都屈指可数,有机会拿到奖牌的更是难寻了。

这样有天赋又刻苦的人少之又少,没了卢桐屿,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才能等到下一个卢桐屿。

后桌的人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收拾好自己的餐盘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