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黑科技专利暴富了(67)

作者:咬棒冰 阅读记录

钟焘惊叹道:“你前期工作都做了?”

黛笠理所当然的说:“反正白先生眼睛恢复视力后,还是要换仿生腿骨,我顺便就一起做了。”

钟焘吸了口凉气,发现旁边的人几乎是和他同样的表情。

连工作都提前做了。

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份自信,让她有信心白修年一定会恢复视力,一定愿意换腿骨。

想必一定是对自己实力的充分自信。

白修年:“那我让闫医生今天把资料发给黛小姐?”

黛笠刚想随口应,突然啧了一下嘴:“最近不行,我最近两天没空,过两天再给我发。”

钟焘:“小黛姑娘最近还很忙吗,又在帮别人做头发?”

据他所知,现在在打听小黛,想让她帮忙做头发的人越来越多了。

一块钱一根都挡不住那些饱受脱发困扰的人。

此时白修年突然明白,为什么三年前就已经秃顶的刘佑康满头黑发了。

他的视线直白的落在刘佑康的头上。

刘佑康清了清嗓子,尴尬地默了默自己的头发。

黛笠:“不是,前段时间涂姐说我熬夜做仿生眼球累丑了,这几天不算太忙,她非逼着我必须去做美容,刚刚做spa睡着了,才醒。”

这个答案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仿生腿骨的事说好了,刘佑康他们也终于能安心的离开医院了,心里像是有一块大石头落了地,竟然有心情慢悠悠地在医院的小花园闲逛。

刘佑康:“跟小黛姑娘打了几回交道,发现她是个挺有个性的姑娘,今天她还挺好说话的,我上次去可没有讨到什么好脸色。”

有人哼道:“你之前对人家不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说这要人家负责,那要人家负责的。”

刘佑康拉起脸,讪讪道:“我那不是着急吗。”

他背着手走着走着,脑袋里突然冒出个想法,激动万分的转过头来。

“你们说她的仿生技术这么厉害,肯定还能仿生其他的器官吧,咱们受伤退下来的人那么多,她的这个仿生技术能帮助多少人啊。”

他的几个老战友也跟着眼前一亮。

“老刘你提醒到我了,老赵的孙子爆破的时候不是把手炸没了吗?”

“还有去年抗争救灾,英勇救出十余人,最后为了护送一对母子,被落石砸中腰部,脊椎扭成‘S’的那个小伙子。”

“我记得有个消防员为了救跳楼的,自己也跟着摔下来,然后全身瘫痪了。”

此类的病例不胜枚举,他们起了个头,一时半会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有人提到了重点:“你们把她当神医了啊,怎么什么疑难杂症都觉得能靠小黛的仿生技术治好?”

激烈的讨论声终于停下来了,纷纷迫切的想要知道一个答案。

小黛的仿生技术到底还能治哪些伤病。

第29章 第二十九项专利

刘佑康说行动就行动, 很快就又找到了黛笠,向她咨询仿生技术的仿生范围,并准备正式的合作洽谈。

“你问仿生技术能够培养哪些器官?”

“是的, 我想知道像有脊椎受损导致瘫痪的,还有意外断臂的,有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脊椎和断臂都可以培养,只不过再生的仿生肢体花费的时间要长一点, 培养出来的仿生肢体再通过外科手术连接, 基本都能恢复原有的性能?”

“真的可以?”刘佑康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问, 没想到黛笠居然说可以办到。

“不光是骨头和肢体,内脏器官同样也是可以仿生技术培养的。”

“你是说, 心脏和肾也能培养?”

黛笠点头:“培养的原理大差不差,只要攻克了其中的技术难点,做出了一种, 其他的人体组织就能如法炮制。”

一时之间刘佑康不知道该说什么,有这样的仿生技术,连内脏器官都能培养,能救多少人啊。

“小黛姑娘, 不知道你能不能跟我们合作, 帮助更多的人呢?”

他努力平复着自己激动的心情:“你也知道, 我们每年都会有大批因公受伤复员的优秀士兵,他们一个个健健康康的来,最后只能带着一身的伤病回家, 连一些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每当看到他们,给他们颁发奖章的时候我心里都不是滋味,如果你能帮助他们的话, 肯定能从此改变他们的命运。”

比起激动万分的刘佑康,黛笠显得相当的平静:“您说的事情很伟大,但别把我当成神仙了,我没有三头六臂,无法一个人拯救众生。”

刘佑康愣了一下,下意识的这是她委婉的拒绝方式。

然后就听到她接着说:“给白先生做仿生眼球和腿骨就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仿生器官是精密细致的工作,个人的情况不同,还需要特别定制,不是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东西。”

刘佑康满腔的热血被浇灭了,人也冷静了不少,发现自己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确实是在异想天开。

“我的问题,是我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难度,我的想法过于天真了。”刘佑康失落的叹了口气。

“难度对我来说一点不大,只是我时间没那么多,来帮数以万计的疑难杂症培养不同的器官。”

刘佑康非常能理解,同时也不免感到遗憾。

黛笠的仿生技术好用是真的好用,就是无法广泛的惠民,只能给极其少数的人提供服务。

其实黛笠和他的想法差不多,不可能辛辛苦苦的把仿生技术的资料数据整理出来,还做了个样品出来,就光做白修年一个人的眼球和腿骨,那样多浪费资源。

“所以我最近打算研究一个自动仿生培养舱程序,把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都分类编好码,应对不同的人群需求,只需要输入个人数据,培养舱就能自动培养出该患者的器官,不需要我亲自操作,等机器大批量生产,就能为更多的人服务了。”

培养舱的市场向来很广,现在在医院里等着器官的人数不甚数,但人体器官是有限的,再有钱的人没有匹配的器官也只能等。

而且人类的自私也诞生出了许多器官黑市,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悲剧。

等仿生培养舱正式开始使用,不仅能把换器官的手术费能压下来,还能就此杜绝器官黑市。

不管是从长远的收益来看,还是对社会的有益贡献,花大量时间来研发自动仿生培养舱程序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在她原来的那个世界,仅仅是她刚把仿生器官研发出来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了。

凡是有需要的人都是换的仿生器官,既不会出现排异现象,而且价格还便宜,大多数患者更换仿生器官后都能终身使用,成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刘佑康听完她的计划,高兴地一拍大腿:“小黛姑娘,你这想法非常好,社会上太需要你的仿生技术了,以后你救的就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医院里大批大批绝望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