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的爱妃太能卷了(212)+番外

作者:江山雀 阅读记录

谢彻还有什么不明白?

这坏女人是诚心欺负他的。

人与人的感情难以算清,想想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在梅园美得不似真人,接着又缠着他热烈示爱……没有那连番猛烈的攻势,他堂堂天子又怎会记住一個没有背景的小答应?模样再漂亮,也是后宫里的背景板,茫茫众生之一。

而现在,他深知她性子清冷,唯独在看他吃瘪委屈时会被取悦几分。

想他堂堂天子,向来都是别人挖空心思取悦他!

堂堂天子…

“娴儿,你就不问问朕,为什么要给你昊这个封号吗?”

堂堂天子没皮没脸地倾身过去,把头靠在她的肩上,近一米九的高个干起撒娇的勾当来,旁人看着十分惊悚,宫人纷纷低下头去,却听见昊贵妃轻笑起来:“皇上想说自然会说,皇上给我什么封号,我都喜欢。”

这事情就跟男朋友给自己的微信备注一样。

人都把彩礼和房子备好了,五险一金给她交了,金山银山堆她面前……她不会再去纠结对方给自己备注的名字是什么寓意,从迹论心,终归是好词儿。

潇洒的铁血打工人永不精神内耗。

姜娴的一派轻松是装不出来的,并非虚张声势,谢彻顿感挫败,却又被她的洒脱吸引。他决定不忍耐了,将她拢进怀里,手指抚过她柔嫩细腻的后颈肌肤,低声说:“朕早就打定主意要给你封号,礼部拟了单子来,朕自个也想了些,原本最属意的是宸。”

宸多好啊,皇帝住的居所。

他就想和娴儿整天待在一起。

解决新鲜感的永远是“不可取代性”,没有别的女子能在政事上和娴儿一样辅佐他,让他心无旁鹜之余,再也离不了他:“后来想想,屋子再尊贵,始终也只是个屋子。你在皇宫里寻不到喜欢做的事情,朕想你的志向也许远大,如广阔无边的天空,其他封号都是局限了你。溢美的话在封贵妃的圣旨上已经说过很多,封号是朕对你的寄望。”

“你和旁人不同,不是因为你容色更加姝丽,更不是你比其他妃嫔贤良淑德。”

谢彻执起她的手,相握在一起。

娴儿既像美玉,也似利器。

把她珍藏在屋里观赏,未免浪费,他不是没有容人之量的人,他爱重一个人,便会为她扫平面前的障碍,让她展翅飞翔。

“宸字不适合你,屋子待着不高兴,我们就多往外看看。”

“朕只求你一件事,万事要陪着朕。”

昊贵妃的封号传遍朝野。

眼看着皇帝不会收回成命,众人也只能接受,后宫里出了一位与别不同的贵妃娘娘,她宠冠六宫,又志不在六宫之中。

再过数年,奔着选秀入宫争宠的年轻秀女大撒银子买情报,钻研皇帝喜好,想被留牌中选。

宠妃模范,那必然是昊贵妃了。

得在隆雪的天连着七日等待偶遇皇上,要在柱子上踩着绸缎高空起舞,要有为太后挡剑的勇气,也要侍疾细心打点好上下一切,还要上献预防疾病方子之功……

有消息灵通者嗤笑:“那都是老黄历了,据说昊贵妃在组建水师。”“啊???”

娘娘别卷了!

这真不是宠妃该干的事情!

吴贵妃她凭一己之力,卷得再无秀女中选入宫。

而对当事人来说,不过是一个敬业打工人,展开新的项目罢了。

第211章 番外一 漫长的病假

做事儿要放长远了看,不能只看短期的效益。

这句话用来形容楚皇后的后半生,实在太对了。

她放下权柄,退居幕后,让年轻一辈本就没出大才的楚家更加式微……许多人一开始以为是皇上宠昊贵妃宠得没边,要打压皇后,过几年就得废后,或者让皇后无声无息地病逝,后来一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皇帝分明还很敬重皇后。

那皇后这图啥呢?平白将权力拱手让人,过几年昊贵妃坐稳,早晚得想办法将她弄死取而代之,楚家也不劝劝她,可依仗的分明只有皇后了……

说着,楚家子弟这么多年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进上书房教皇子读书,以及当伴读。

然而随着皇上在任年数日久,早些年还有容雪涛和郭瑞柯能在他眼皮子底下结党争论,六部尚书为了手上的利益跟圣意较劲,提提意见,阳奉阴违……

十来年过去,来上早朝的全是低头听令的人。

再有脾气,也是对外使。

对皇上忤逆的官员,通通提前投胎,或者令其辞官告老。

要说皇上并非滥杀又一意孤行,容不得别人非议的性子,谨亲王就很了解他,只是他这些年来要办的事太多,如果官员不跟他一条心,事儿就办不成,办不好,一拖再拖,耗的是国库银两而迟迟得不到效益。

皇上也想圣寿有限,得在有限的寿命里,干足够多的事儿,才不算白活一场,也好给太子留下一个盛世。

草原的叛乱势力被他逐一平定,组建水师出征周边国家,又建起水路加速贸易。改良出晒盐法、发明更好的种田农具、优化火器……皇帝要求每一条推行下去,要畅通无阻,实时反馈,务求燕赤每寸国土都享受到文明进步带来的好处!

要做许多事,自然容不得拖后腿的。

特别是皇上他死脑筋。

这些崭新的念头如果是天子提出来的,哪怕不凡些,百官也能用“天子非凡人,想事情跟他们角度不一样,终归有天子的道理……”

皇帝他不,哪样是昊贵妃提出来,和他一起完善的,他清清楚楚列出来。

好些文官武将都有微词,觉得哪怕真是昊贵妃的想法,也没标她名字的道理。

举例乡下农村,嫁到夫家的女人捣鼓出新鲜吃食,比如说臭豆腐,客人说起都会说是某家的臭豆腐……这里的某家,自是夫姓,仿佛与女人无关,而明明是女人想出来的方子,娘家人却不能沾上半点好处。

女人的建树,出嫁前归父,出嫁后归夫。

独独是没有她自己的名字。

千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没人觉得有问题,而皇帝明知会因此让政策实行变得更困难,也要力排众议地推行……就连姜娴自己也不在乎,她觉得百年后会有人为她正名,何况许多事儿只是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来的,不是她比古代人聪明。

“百年后的事朕管不着,不放心,管得着的朕就先管了。”

既然谢彻心意已决,姜娴便不再劝了。

皇帝文治武功都出息,比起先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宠昊贵妃宠得出格外,百官也挑不出毛病来,百姓生活水平肉眼可见地上升,民心实实在在地向着皇家,在收拾了一帮脖子硬的出头鸟后,政令通行也顺当了许多。

倚老卖老的世家不剩几个,郭瑞柯在容家倒台不久后也一并被清算。

谢彻好相处的一面只给亲近的人看,在臣子面前还是天威深不可测,还是有些人对皇上敬重昊贵妃的举动略有微词,便说圣上独断专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