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的爱妃太能卷了(34)+番外

作者:江山雀 阅读记录

“那就先谢过容华姐姐的美意了。”

郭贵人站起来福了福身,以示承了她的情。

她不差钱,也干不出向别人借首饰的事。

陆容华说这话的时候也知道她不会真的来跟自己借,只是表达一个态度——

在打击姝常在气焰上,她们是同一阵线的。

御花园里的赏雪亭里,旁边烤着炭火,暖意融融,笑意盈盈。

乍一眼看过去,甚是和乐。

回到钟粹宫后,宫女才面露疑色:“方才小主怎么把要表演的才艺说出来了,其他娘娘都严防死守,生怕别人人学了去呢。”

“要学就学。”

从赏雪宴上回来,郭贵人妆容精致的脸上浮起恨色:“我就要姜氏寝食难安,活在害怕被我比下去的阴霾之下。要学?那就让她们学去!”

在真材实料的底气上,她和姜娴竟是相似的。

郭贵人自小习舞,既是爱好也是家人有意安排。准备送进宫的女子,总要有点才艺傍身,做寻常官宦人家的当家主母则很不必:“我之前没和皇上提到,是想宫里日子细水长流的,一下子把会的全抖出来,日后就没压箱底的了……”

她原以为初侍寝后,皇上会对她温存数日。

不料竟被姜娴截了先。

比起久居高位的上级,她更恨同期入职的姜娴。

郭贵人深吸一口气,自我安慰:“幸好爹娘自小培养我……如今心也算安稳些,不然像姜氏那样,无才无德,空有一张脸,只能舍下面子求皇上去,再得宠也是笑话!”

万寿节一连数日,连京城都是一副张灯结彩的喜庆气象。

因为皇上这道口谕,前去献艺的宫妃真不少。

其中以新人为多。

可惜去的人多,因而被翻牌子的却无一人,被皇帝漠不关心的视线扫过去,少有面圣机会的新人便止不住的发抖,表演也都很一般。

其中,罕见地让皇帝展了欢颜的,反而是陈答应。

在她一舞跳毕,皇帝开腔:“朕曾想,你与姝常在交好,哪怕跳得平平无奇,也得赏你点东西。”

一旁的梁遇寅听出来,皇上这是憋了个包袱准备卖关子呢。

梁总管猜得不错。

皇帝给陈答应准备的下半句是:现在看完你的舞,看在你和姝常在交好的份上,朕便不罚你。

原因没别的,跳得太滑稽了!

同手同脚不说,也全然不在节拍上。

谁料陈答应没听出来皇帝的潜台词,她欢天喜地的行大礼谢恩:“上回臣妾借着姝姐姐的光得了皇上赏赐,已是感激非常,谢皇上恩典!”

“……”

一句真心实意的谢恩,把皇帝的包袱憋了回去。

------------

第三十八章 后宫第一舞?

到了万寿节当天,进宫贺寿的达官贵人鱼贯入宫。

皇上、皇后和太后一起出现,穿的是最华贵的朝服,金光闪闪份量十足,姜娴在下首望上去,珠光宝气直映到她的眼睛里面去。

皇后位置她是来晚了,太后之位也许能拼一拼。

行过礼后,便是入席。

太后镇着场子,姜娴再受宠,也没被特殊对待,就待在常在答应该呆的一桌,只是入座后,有个御前小太监往她桌上放了一小碗樱桃和雪耳燕窝:“贺圣寿的车队里带来的贡品,除了太后、皇后、贵妃和章贤妃那,皇上只让奴才带过来这么一碗,说是宴上吃食看着好看,尝起来也许不合口味,让小主垫垫肚子,”见她要起身,小太监赶忙说:“皇上嘱咐过不必特意谢恩。”

“那劳烦公公替我谢过皇上了。”

姜娴笑说。

樱桃提前去了核,用银叉子戳着吃,甜得漾人。

姜娴不好口腹之欲,为了避免旁边的陈答应在众目暌暌之下口水掉到桌子上,她便分了她一半,也正好让她在宴席上多动筷少说话,省得惹祸。

“谢姝姐姐的赏。”陈答应讨巧地接了句。

同坐一桌的张常在冷眼瞅她,阴阳怪气:“陈答应,你也是宫中小主,她不过是个常在,你又何必奴颜婢膝。”

姜娴的眼皮轻跳一下。

不等她怼回去,陈答应满脸警惕地看着张常在:“常在姐姐若想讨好姝姐姐,还是换个人选吧!姝姐姐已经有臣妾了。”

“……”

这什么脑回路!

她是要讨好姝常在吗?她是在嘲讽陈答应不必讨好一个小小常在!当姝常在的狗腿子有什么好?这些天来,也没见姝常在把恩宠分给她!

可见姝常在不是个大度容人的。

莫名其妙被扣帽子的张常在恼火,正要反驳,却听到姜娴转过头来,竟是心情极好地扬起笑脸:“陈妹妹说得不错,张常在还是别惦记我了。”

原本是无语,这时张常在是胸闷了。

可是在宴席上,她不好发难,只好紧紧绷着脸,不欲搭理倚竹轩的人。

张常在和郭贵人同住一宫,跟她同仇敌忾地不喜姜娴。

只是才安静了一会,到了太监唱名亲王献礼的环节,张常在又说:“真期待等会郭贵人的《霓裳羽衣舞》啊!贵人姐姐学舞多年,底子深厚,往常不轻易展于人前,今日臣妾也是有眼福了,”她瞥一眼姜娴:“听说姝常在等准备等会献艺,怎么不和陈答应一起,提前表演给皇上看?”

不乖乖藏拙就算了,非要在宗室宾客跟前出丑。

陈答应瞅出了二人的火花。

她小声问身后站着伺候的宫女:“荷香,你说我要不要帮腔?”

“小主忘了姝常在的叮嘱吗?少说话多动筷,不要给姝常在添乱。”荷香赶紧道。

陈答应颇感遗憾。

她还觉得自己嘴皮子利索又深谙人性,可代姜氏上阵杀敌呢。

“看你福气不够,再给你多饱点眼福。”姜娴轻声细语地回答。

若不细听内容,还以为她和张常在相谈甚欢呢。

张常在冷了脸:“别是饱不了眼福,倒惹人发笑。”

她话音刚落,台上的表演就快轮到换好舞衣的郭贵人。

随着丝竹之声起,一抹倩影出现在台上。

上首,太后在听到太监唱出的《霓裳羽衣舞》后,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这舞失传多时,流通在舞坊的也是经由后世想象描补出来的舞蹈,不过这郭贵人跳得不错,看来也下了苦功,用心了。”

皇帝对郭贵人兴致缺缺。

太后夸奖,也不过是看在她的家世份上给的体面:“儿臣看着不过尔尔,比不得秋狩时看过的惊鸿舞。”

那是教坊献上的表演。

教坊里的舞姬跳得不好得拿人头来见,郭贵人自是比不过专业人士,太后莞尔:“光论舞技,也担得起后宫第一人了。”

一舞毕,郭贵人盈盈下拜,说着祝贺的吉祥话。

她心中激荡,想的却不是上首的男人。

而是等会要当众出丑的姜氏。

一想到这里,她就巴不得奔下台去立刻换回礼服,到台下好好欣赏姜氏闹笑话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