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美小夫郎他被攻骗了(44)
宿程上了楼,等着李小小醒来。
床上睡着的两人,抱住一团。
宿天小小的一个,刚好便被李小小抱在怀里。
两人睡了约有一个时辰,才悠悠转醒。
“醒了吗?”宿程凑过去问李小小。
李小小还未睁开眼,眉目皱着,不太想回答他的话。
“小小,你怕是有了。”宿程继续说,语气有些激动。
“嗯?什么?”李小小没听明白,抱着怀中的小团子揉了一把,才睁开眼。
“就是孩子。”宿程坐在床边,一手按在他肚子上。
李小小人都傻了,不可置信道:“不会吧......”
被李小小这么一问,宿程顿时有些不自信起来,万一是自己判断失误了,岂不是白高兴一场。
“这也是我猜的,小小,你起来,我们去一趟医馆。”
宿程把人拉了起来,给他穿上衣服,李小小任他伺候,不太想动弹。
在旁边自己穿衣服的宿天,可是羡慕了,羡慕归羡慕,他还是乖乖把自己的衣服都穿好。
穿好后,小人儿问道:“阿爹有孩子了吗?”
宿程低下头,笑道:“还不知道呢,小天先别说,知道吗。”
宿天点点头,他可懂事了,不让说的绝对不会说。
一家三口走到楼下,与宿阿爹他们打了声招呼,便出了食馆。
医馆距离此地,也不过半刻钟的事情。
一转眼就到了。
医馆生意不好,除了来把脉问诊的,就没什么人来。
医馆就靠这问诊费支撑着开销,镇上的大户也不多,不可能三天两头的生病。
宿程见那把脉的大夫一直没说话,忍不住问道:“大夫,我夫郎如何?”
李小小也是紧张,一旁的宿天也是如出一辙。
大夫抚抚胡子,把手收了回来。
“一个月了,孩子挺好,无事。”
宿程一喜,抱着李小小就亲了一把,惹的李小小脸色爆红。
宿天捂着眼睛,羞羞。
老大夫哪里见过他们这阵仗,惊得老脸一臊。
“宿大狗!”李小小怒吼道,真是没脸见人了!
宿程赶忙道歉:“小小,别生气,我错了我错了。”又转过头对老大夫道:“真是不好意思,大夫,这怀孕了,有什么禁忌吗?”
老大夫把需要注意的一一跟他说了,比如什么不能吃寒性的食物,也要注意那方面的生活。
把李小小说的哟,满脸通红,饶是宿程一向淡定,也有些尴尬。
只剩不懂的宿天,听得很是认真。
“谢谢大夫了,这一百文诊金,请大夫收下。”这喜脉,向来是有额外的诊费,多少全看客人给多少。
宿程还算大方,老大夫笑着点点头,把钱收在了抽屉里。
现在这医馆,只剩老大夫一人坐堂,管事的说,等什么时候生意好了,再让那些人回来上工,被遣回的员工,真是满面愁容,谁知道生意好,是个什么时候啊。
三人一回到食馆,宿阿爹立马从后厨跑了出来。
问道:“是吗?”
宿程喜气地点了下头,“一个月了。”
宿阿爹高兴坏了,李冬冬跑出来,听闻这话,也高兴坏了,围着李小小,稀奇地看着。
宿二婶,宿文都恭喜他们,只剩宿操在另一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午时快到了,要准备用的甜品。
一家人都不让李小小动手,李小小只能让李冬冬上手了。
李冬冬还是第一次上手,生怕弄坏了,惹了祸。
“冬冬,你别怕,慢慢的来,坏了就坏了,现在还早着呢。”李小小宽慰道,李冬冬心中还真好了不少。
宿程就负责迎接客人,往常这活,是李冬冬负责的,如今李冬冬在里面烤糕点,外面便不能得闲了。
索性也不忙,没多少人。
宿文也能帮着一点。
大厅里总共坐了三桌,不到十人。
书院里的钟声响起,这是午休到了。
十几个学生一窝蜂地跑出来,瞬间没了影。
宿和背着书包,他旁边还跟着那早晨自来熟的同学。
宿和一进门,便招呼着同学进来。
同学有些拘谨,他家境一般,这食馆开了许久,他还是第一次进来。
宿程把客人的订单都收好,便看见了在门口的同学。
“进来吧。”
他一说,那孩子才迈了脚步,快走了几步,走到宿和身边。
“你家食馆也太好看了,香香的,还有声音。”他说的是音乐声,开业便会一直播放着,镇上来过的人,无一不叹好听,有人想买,被拒绝了,这可是他们店铺的招牌之一,见买不着,想买的人只能惋惜,这家饭馆听说势大,有□□背景,一般人的大户不敢强来。
“还好,还好。”宿和被人夸着,笑的很开心。
第32章 第32章
宿和的同学叫张明心,住在镇上,家里开了一间杂货铺,虽然赚的比普通人多,但开销也多,不像农民可以自己种菜养鸡。
把这些开销除去了,一大半的收入要用来供儿子读书,属实是不轻松。
张明心跟着宿和进了后厨,后厨有张桌子,是员工吃饭的地方。
“我还得回家告诉我阿爹阿父一声,不然他们该担心了。”张明心已经八岁了,很懂事。
宿和把书包在桌子上,道:“我跟你一起去。”
这时,宿天进了后厨,他喊道:“小伯,你回来啦~”
宿程拍了拍宿天的小脑袋,跟张明心解释道:“这是我大哥的小哥儿。”
张明心向宿天见了礼,宿天学着他,做了个三不像,倒是惹的张明心一笑。
“走,小伯带你出去玩儿。”宿程拉起宿天的手,与大哥打了声招呼,几个小孩就跑出了食馆。
宿程也正忙着,只冲外面喊了声早点回来,便没再管他们。
陆续把饭菜端上了桌。
今日是节日,生意要比往常好一些。
来这里用餐的人,通过身上的衣服,就能看出他的身家。
可就算是这些有钱人,也没几个往包间里去的。
要他们说,就在大堂就好了。
同样也是不吵不闹的,有帘子隔着,还添了些雅致。
张明心家到了,几个小孩进了杂货铺。
见到了张明心的双亲,刚刚上了半天学,宿和的礼仪都还没学会呢,更别提宿天了。
他们叫了声:“叔叔叔郎好。”
张明心在一旁解答:“阿父,阿爹,这位是我同学,宿和,他刚刚入学,旁边这位是他家大哥的小哥儿。”又道:“今日他刚刚入学,是我带着他找了张先生,宿和想请我吃午饭,我答应了。”
张阿父张阿爹一闻,没有反对,只是让他早些回来,张明心的双亲长得很是和善,看着便让人心生好感。
告别了二老,几个小孩又跑回了食馆。
在他们这里,读了书,就得处好同窗之间的关系。
同窗之间的来往,双方的双亲很少会干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