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美小夫郎他被攻骗了(77)
首先是草药的问题,这必须让人种植量产,否则原料供应是个问题,今后还要供应整个梁国,乃至整个中原大陆。
宿程打算先在宿家村挨着的几个村子种药,这势必会影响到粮食的增收。
宿程没什么别的办法,暂时定了一个,种药就免除税收三年的政策。
以往种粮食,税收一半,现在种药材免税,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前提是让村民相信,他们种药能卖出去。
只要把医馆的名声打出去就行,再加上官府的担保,这事儿便是十拿九稳。
宿程把规程全都写在纸上。
又招呼小吏过来,“你看看。”
小吏赶忙上前去,认真端详纸上的内容。
直到看完,小吏犹豫道:“大人,这免税可是大事。”
大人私自就决定了,这也太,太出格了!
宿程闻言,点点头,是大事没错,“我自会向圣上禀明,圣上会同意的。”
听他这么一说,小吏不再担心了,道:“那便是极好的,只是这周边几个村子都不种粮了,万一发生......”
小吏没有接着言,宿程也懂,万一发生灾祸,可是要出大麻烦的。
宿程便在纸上写上了衙门增加备用粮仓的方案。
“你去拿往年的粮仓账本来,我要看看。”宿程向小吏吩咐道。
小吏应下后,往管粮的部门而去。
待小吏走后,宿程又接着思考下一个问题。
那便是城中的纸坊。
纸坊是垄断行业,一片地区,往往只有一家纸坊。
宿程所在的瑶城,是有造纸的作坊的。
一旦宿村纸坊的纸开始售卖,那造纸作坊必然是争不过。
到时候便是几十人失业。
这还只是瑶城,如果扩大到全国,便是上千人失业。
宿程想了想,便没再想了,每个行业都有失业人员。
做不了纸坊的活,还有别的活可干。
至少在瑶城,宿程可以保证。
“大人,拿来了。”小吏递上账本。
宿程接过来,一页页翻动。
这账本上有往年粮仓的储量和出量。
截止到今年,粮仓还剩余约十万石。
瑶城极其市下,一共有居民近二十万户,这些粮食能保证所有人度过一段艰难的时间。
但这个数量还不够。
思绪之间,已经到了下班的时候。
宿程收起账本。
“走吧。”
他说完,便去把衣服换了,而后走出衙门。
小吏紧跟在他身后,大人下职,总是这般积极,连带着他每日也下的积极。
也不是小吏非要跟着宿程,而是两人就住在一条街上。
所以这才同了路。
宿程回到家中,让黑一给皇帝送个信。
黑一是皇帝的人,自然有特殊方法联系到皇帝。
翌日。
纸坊开业。
宿程作为整个府城最高的长官,亲自并且携带家眷来参加了开业仪式。
现场热闹一片。
李同知等人也来了,虽然他依旧对宿程没有好脸色。
但这纸坊,他是鼎力支持的。
“开业大酬宾咯,宣纸买两刀送一刀,卫生纸买十卷十盒送十盒~”店员高声喊道。
至于油纸,本就是薄利多销的,便没有参加这次的活动。
许多家中有学生的人家挤了进来。
一问这价格,豁,竟然一两银子一刀宣纸!
那还说什么,赶紧抢啊!
这宿村纸坊,在城中是彻底出了名。
而城中的书坊,门可罗雀。
店铺掌柜一脸忧愁,寻思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宿程等人要起身走人了。
宿操赶紧喊道:“恭送各位大人!”
喊完,他也忙得很,急着去招呼人去。
诸位大人倒没在意,往衙门的方向而去。
而宿程则是抱着宝宝,先把宝宝和李小小他们送回了家中。
李小小第一次见这么大场面,一起见这么多当官的,心中可是激动的很。
虽然诸位大人的夫人夫郎们都不太搭理这位新知府的夫郎,可李小小才不在意那些,他才不愿意去跟他们交际,正好不是。
宿程香了一口宝宝,“等阿父回来再陪宝宝玩。”
说完,就把宝宝递给了李小小。
李小小赶紧又把宝宝给了身后的小玉,没让宿程看见宝宝不情愿的模样。
“你走吧,早些回来。”李小小冲宿程摆摆手,便进了院子里。
宿程还没走了,一看这,只得摇摇头,而后往衙门去。
身后是两名家丁的声音:“恭送老爷......”
宿程与李同知等人刚好在衙门碰面,李同知还想着如果他回来晚了,便告他玩忽职守呢,没想他这么快就来了。
李同知哼一声,往衙门急走进去。
江通判等人向宿程行了一礼:“大人。”而后也随着李同知进去了。
小吏凑到宿程身旁,悄悄道:“大人,您怎么没带我去啊?”
“带你去有什么用?”宿程反问他,语气平淡。
小吏憋出一句:“冲场面啊,其他大人身后都跟着人呢。”
闻这,宿程反而一笑,“那是他们老了,我跟他们不一样。”
说完,宿程便进了衙门,今日还有公事等着处理呢。
医馆的老板们已经来登记过,愿意让自家的医馆成为官营医馆。
今日还有一百名学子前来报到,文书部忙的不可开交。
“你去文书部哪儿,给我把这几个人叫过来。”宿程对小吏说了几个名字,小吏应下。
不久后,就带进了三个男子。
看三人衣着便知是有钱人。
“坐。”
随着宿程的话音一落,三人坐下。
他们的眼神中有着好奇和疑惑,不知为什么自己被叫了过来。
宿程的上半身坐的笔直,双手放在桌子上,直视他们。
“你们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新知府说话实在是怪,但这也不难懂。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还是由左边年长的男子先开了口。
“大人,小生名张九,字承一,今二十,乃瑶城人士,就读松山书院,未曾获得功名。”张九生的文雅,气质沉稳,面相白净。
科举之中,最是喜欢他这样的面相。
宿程点点头,示意下一位。
中间的书生接着道:“小生名叫元崎,今十九......”
他与张九一样,都是瑶城人士。
可以这么说,参加考试的人,极少有外地人,多半都是瑶城人。
最后一人名叫吴芳,只有十八岁。
等他们都说完了,宿程道:“你们考的不错。”
又问道:“平时可有务农?”
三人摇摇头,“这是不曾的。”
“那你们对民生倒是极为了解。”宿程赞了他们一句。
三人连连谦虚,只道:“皮毛而已。”
确实是皮毛而已,他们可不知道具体怎么种。
“以后你们三人就跟着王秘书。”宿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