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东都(477)
“反诗?”清源捂住了嘴。这也太可怕了。
两姐妹悄悄出了南薰殿,走廊上, 洛泱将诗背了一遍。只不过,她将最后一句改了一个字: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被改成了“终归大海翻波涛”。
化作波涛与翻起波涛完全不同, 海里能翻波的只有龙,这不是说自己入海化龙吗?
“这真是他写的?”
“后一句是他写的, 千真万确。”
清源望着洛泱直发愣,洛泱提醒道:“趁着圣上没发怒, 赶紧通知光王府里的郑氏出城避一避, 总好过到时一起遭殃。”
“嗯, 你说得对。可怎么通知郑氏?”
洛泱眨巴眨巴大眼睛反问道:“你以前是怎么将字条送给我的?”
“我知道了!”清源高兴得跳起来,拉起洛泱就走。
花萼楼最边上的一间小书房,公主们经常在那里写字画画,她拉着洛泱一路小跑,花萼楼的守卫见是公主也没有阻拦。
圣上他们在二楼,清源拉着洛泱悄悄上了阁楼。
“这有纸和笔,你来写。”
洛泱看着清源忙碌的身影暗想:对不起不能全都告诉你, 你知道的越多,负担就越重。
她从发髻上拔下一支做装饰的孔雀毛, 毛管已经被做成了羽毛笔的笔头,毛管里塞着浸满墨汁的丝绒。
在两三天内,还可以充当自来水笔。
很快, 她将要让阿夔做的事写好,再将那支漂亮的孔雀毛插回到绒花的后面。
清源看得目瞪口呆。
她们折好几个纸飞鸡,清源打开了窗。等了一会, 洛泱看到下面街上出现了个熟悉的身影。
阿夔也看到了窗格里的洛泱。
宫卫经常看见小公主们往花萼楼下仍纸片,他们捡来看过,听说叫什么“纸飞鸡”,见怪不怪。
虽是夜晚,阿夔准确把她们扔下来的纸飞鸡都捡了回来,只有一只鸡上有字。
他将纸塞进怀里,看了一眼还未关上的窗子,大步走了。
洛泱二人下楼之时,正好看见光王向龙堂走去,后面只跟着两个内侍,她二人不知出了什么状况,也跟了过去。
到了龙堂前面,光王还真盘腿坐下。
两个内侍互相看看,揣着手往回走,准备复命去了。清源将他们拦下,问道:
“二位内侍,光王为何坐在雪地上?”
“回公主的话,是圣上让光王在龙堂前祈福。”
待到他们走远,洛泱走了过去:“光王殿下,您这是何苦?难道您以为还能像以往那样,用身体的痛苦来满足他们折磨你的心吗?”
“你快走吧,两个时辰咬咬牙就挺过去,我不信他们还能把我杀了。”
“不,颍王不会相信您的。他已经拿到了您谋反的证据,只是要找个合适的机会交给圣上,您......要保住这条命,还是块逃走吧!”
“你说什么?”光王的呼吸急促起来:“什么谋反的证据?我去荐福寺算什么谋反?你一个小女子,不要胡言乱语。”
“我亲耳听到的,我还听说,您母亲经常到宫里来打听太皇太后的身体状况,盼着她早日归西,这也被太皇太后知道了。虽然您只是写了首反诗,可圣上和太皇太后绝不会容得下您母子二人。”
郑氏在府里肯定没少说怪话,光王一听这话,竟然信了八九分:“我没有写过什么反诗,伊阳,你还听说了什么?快快告诉小王。”
“广延禅师说您‘远看方知出处高’,您说自己‘终归大海翻波涛’,入海化龙,不是反诗是什么?”
洛泱说得又急又快:“您快走吧,您母亲这会儿应该到城门口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洛泱帮过光王两次,他还是信任她的。
她念出的诗句,确实是自己和广延禅师偶得的联句。
没想到怎么就落在颍王手里,还成了反诗!
------------
第342章 连环计
听说母亲害怕太皇太后收拾她,已经逃了,光王再做不出笃定的神情。
若母亲不逃,他还可以继续装傻否认一切。
可现在,母亲出逃就是做贼心虚,直接坐实他谋反。纵使再聪明,他也没做过逃跑的预案。此时病急乱投医,扯住洛泱的袖子道:
“就算我出得了宫门,我和阿娘也出不了城门,这可怎么办?”
“通化门的城门郎是从我爹洛阳军过来的,他能放你们出去。”洛泱给了他一根救命稻草,光王决定先逃出城躲躲,要不,真被砍了头,那才是什么都晚了。
洛泱朝放风的清源招招手,两人陪着光王前往慈恩寺后面的初阳门,看着他找了个回府换尿湿的衣衫这个不堪的理由,出了兴庆宫。。
“伊阳,我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