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东都(73)
唐朝气温整体高于现代,但让洛泱没想到的是,此时的东都洛阳,居然产稻子。
若是这样勤耕不辍,为何......地主家里没有余粮?
洛泱眨巴眨巴眼睛,问玄铁:“玄庄头,您看您这庄子,除了养活自己、供府里吃喝,每年还能有多少盈余?”
“我这才刚去,哪里说得出准数?不过......”
玄铁没说完,旁边窜出来一个声音:“玄庄头,既然来了,怎么还不把东西入库?”
魏执事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出来,他瞟了一眼阿慕手上那半篮枇杷,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庄里来的东西,什么时候开始在门外就自行分发了?”
“一点不作数的小玩意,这我还做不得主了?”
玄铁没把他当回事,拍拍阿慕的肩,又一瘸一拐的往牛车去。几个一起来的庄户已经卸了货,扛起竹筐往府里搬。
“阿慕,把枇杷拿回长川阁,让人挑洗干净,一盘送祖母,一盘送夫人,剩下的凉在井里,我回来要吃。”
洛泱说完,扬起下巴,从牛车旁边走了过去。
等到偏门外的人都走完了,阿标小声问:
“执事,玄庄头这个庄子有些不好弄啊,再加上个爱管闲事的小娘子......”
“哈哈哈哈,”魏光仿佛听到了今年春天第一个笑话:
“你是说养在深闺里,没及笄的的小娘子?”
------------
第五十章 车祸(为盟主南墙m加更,感谢(*^_^*))
阿慕把枇杷送回长川阁,再跑回侧门,哪里还有洛泱的身影?
守门的亲兵逗他:“小娘子早走啦!阿慕,你耳朵真好了?听说你马上就要进亲兵营,会不会听不见口令啊?”
“你说的,每个字,我都能听见!”
最后一疗程,隔天施针一次,现在只剩下最后两次了,二郎君已经告诉他,过了寒食节,他就可以进军营接受训练。
这是他从小的愿望,只是现在,有点舍不得离开长川阁......既然小娘子不用他跟去,那就去找义父,让他看看改造过的袖箭。
洛泱是觉得不需要那么多人跟着,她带着荷花、邵春,一路逛吃逛吃来到了南市。
当她站在南市坊门前,嘴里吃着的蜜枣糕顿时不香了:
我傻了吧唧的在路上吃啥呀!这里面才是吃货天堂。
只见满眼二、三层的楼房,热腾腾、闹哄哄的,让人目不暇接。吧喳着嘴的小孩子,挑三拣四的小娘子,扣扣索索的老翁,大大咧咧的郎君......
一眼望不到边的繁华,让洛泱热泪盈眶:
这还是在晚唐啊,若是大唐盛世......那我怕是要让人抬着回去......
南市有两个里坊那么大,一排排整齐的楼房,被大街小巷分隔开来,这里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
这时候的漕河,还没有被拉直成京杭大运河,杭州到洛阳,洛阳到幽州,东都洛阳凭借着漕河向西打的这个弯,在大唐占据着比肩西京的地位。
洛泱边吃着羊肉串,转到一条人不是很多的街上。仔细一看,什么撅头、耙、铲、锄……这些手作农具,还真是从古用到今。
“咦?这是什么?这么大的米斗,都可以当澡盆子了。”一家店门边放着个大木斗,洛泱没见过。
那店家笑道:“小娘子认得米斗就不错了,它确实是装米的,不过是没脱壳的米,这斗是脱谷用的。”
洛泱里外看看,想起小时候见人用过一种脚踏脱谷机,不烧油不用电,说不定在这也能造出来,那肯定能比直接在木斗上拍效率高。
哪天有空,看能不能画出来。
扔了竹签子,拍拍手,正想换条街逛,忽然,前面过来一辆马车,也没见它走得有多快,就听见一声惨叫:
“哎呀!我的狗!”
那车夫急忙拉紧缰绳,马车停了下来。坐在车辕上的两个人都跳下来往车下望。
洛泱也凑了过去,原来,是马车撞到了对面店家的看门狗。
这条倒在车轮下的是只大黄狗,远远看,毛色和旺财一样,只是个头小一圈。
那狗主人也不看狗,怒气冲冲的提着把菜刀出来,只管抓住车夫衣领骂道:
“有马车了不起啊!撞死我的看门狗,不赔钱可别想走!”
“我眼睛一直盯着马前面,根本没看到你的狗,它自己钻到车轮底下,怪我喽?”那瘦点的车夫伶牙俐齿,不甘示弱的分辨道。
“没看到?你这就是仗势欺人。我告诉你,新来的留守可就在咱们南市,信不信我去拦车告状,让留守来评评理!”
那菜刀铺的店家将刀抱在胸前,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一听扯到留守,和他同车的男人打断道:“先看看狗,万一没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