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芳华(691)
“江宁?”
洪正帝脸色都变了,一脸幻听的神态,僵硬转头问王公公:“王宁,刚才太后说想去哪里?”
王公公也被骇得不清,但还是回道:“皇上,是江宁。”
洪正帝有点头疼的扶着头,充满希冀的看着钟太后:“太后,您是和朕开玩笑的吧?”
“哀家虽然不是金口玉言,也不会信口雌黄啊?对!哀家要去江宁,那里是哀家母亲的娘家,哀家想替母亲回去看看,也算衣锦还乡。”
钟太后语气十分平静,这样子真不像开玩笑,洪正帝连额角都开始抽疼了。
“太后,您已经六十了,这长途跋涉?”
“六十怎么了?不是说哀家千岁千岁千千岁吗?你是怕哀家死在外面,别人戳你脊梁骨是吧?”
钟太后沉下脸,洪正帝也只能跪下请罪:“太后,朕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担心您的安危。”
“快起来,这你不用担心,哀家有明珠陪同,还带了两个随行御医,你再派点御林军护卫。这一路都是官道,哀家是去游山玩水,有何危险?”
钟太后说得理直气壮,洪正帝只能苦笑了。
太后出巡,谁会来行刺找死?怕就怕太后娘娘已经年迈,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鞭长莫及?
“太后,您再三思。”
钟太后一拍桌子,凤眼含怒,不悦道:“三思什么?哀家这大半生波澜起伏,也就没过几年太平日子。如今哀家已经老了,就这一个心愿未了,你也要阻拦吗?”
这话极重,洪正帝刚站起来,又跪下去。
“太后,朕不是要阻拦,真的只是担心。这江宁太远了,来去就是一年半载,您要想看外祖母家人,朕招他们进京就是。”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兴师问罪
洪正帝真的,只是担心钟太后的身体,万一路上生病,救护不及,那如何是好?
钟太后亲手将洪正帝扶起来,换了称谓。
轻声道:“我们母子这么多年相依为命,你的想法我知道。但我困在这宫里大半辈子,真的想出去走走。”
面对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钟太后,洪正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除开哀家和朕这样的称呼,他和钟太后本就是一对平常母子。虽然不是亲母子,可这么多年相互扶持,也算亲母子了。
“母后,我不放心你。”
“皇帝,放心吧,有明珠陪着我,随行还有太医。回江宁是我母亲的遗愿,也是我未完成的心愿。”
洪正帝看着钟太后,虽然身穿华服,可鬓角如霜,老态毕露,早不复当年精神。
而且眼睛里有丝哀求,的确是非去不可的样子。
“母后,就算您想去,如今也不是好时节。眼看天气就要热了,万一路上中暑什么的?再说依仗和随行侍奉的都还要安排,还要下令一路官府接驾。不如,明年开春出发?”
事已至此,洪正帝只能让步,钟太后闻言喜笑颜开。
点头道:“皇帝说的,我都知道。我准备今日出宫,也不是就马上去江宁,我先去避暑山庄过了暑热之时,再出发。”
看钟太后都考虑周全了,洪正帝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
这事情一定下来,洪正帝马上传诏,让人带文书一路去到江宁。通知沿途官员,太后省亲,所到之处官员都必须前来拜见,并且安排驿站等事宜。
另外皇帝还拨了五百御林军,随行保护钟太后。
太子得到钟太后,要回江宁省亲的消息,犹如被施了定身咒。
钟太后要回江宁省亲,那明珠定然要随侍在侧,这一来一回,岂不是又一年?太后娘娘打的什么算盘?
当即,燕容凌就提步往清芷殿而来。
一进清芷殿,看顾芳华正指挥着收拾些小东西,燕容凌一下就急了。
“明珠,怎么回事?怎么太后会突然想去江宁?”
顾芳华看燕容凌过来,笑着招呼他过来落座,“容凌哥哥,你怎么过来了?”
“听说太后要去江宁,你也要去吗?怎么事先都没有听你说?这一回去至少要一年半载的,你也不怕太后身体受不住?”
燕容凌有点急切,向来稳重的脸上,全部都写着“焦急”二字。
“没事儿,外祖母都和皇帝舅舅都说好了,这一路我们都走官道,有沿途官员接应。还带了御医、侍卫,没事儿的。”
燕容凌还是不放心,上次去辽东,明珠就几经生死。这次去江宁花费的时间还更多,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儿?
“明珠,太后娘娘的年纪大了,就留在宫里安享晚年不好吗?非要去舟车劳顿,万一出了什么事儿,我们和父皇都不在,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