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芳华(757)
钟太后惊怒交加,当年要不是顾滇出事,琉玥公主也不会没有生志,难产而亡。
“你为何不早说!是谁!”
“太后娘娘息怒,下官自从得知,就知道兹事体大。马上派人去裕县查证,昨日刚刚才有确切回音。下令炸堤坝的,是已经灭门的陈留王”。
钟太后闭了闭眼睛,忍住心中的怒火,吩咐道:“去,请驸马过来。”
等顾滇过来,钟太后已经恢复了冷静,这才详细询问。
“顾滇,哀家一直不清楚,当年你就算急着回京,也不该不顾安危,大雨疾行。今儿又听了点旧事,你说来听听。”
顾滇倒是发现了,吴先刚还跪在地上。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钟太后突然问起旧事,但还是如实回答。
黯然道:“回太后,当初我出行时,只是小雨并不见大雨。而行至瓶山周围时,虽然雨势有所增加,但也不至于引发山洪。那山洪突至,如今想来也觉得不可思议。也许,这就是命。”
钟太后也没有避讳,直接问道:“那当初你奉皇帝之命,来江南查案,可曾查到什么异样?还有你出行之时,为何身穿常服?又没有让官兵护送?”
顾滇愣了一下,苦笑道:“太后,这已经过了十多年,当初我所查之人,都已经死了。”
说着,顾滇又解释道:“当初换了常服,没要官兵护送,是为了避人耳目,也是为了尽快赶回京城。”
------------
第五百八十五章 谋定后动
钟太后闻言,挑明道:“是因为陈留王府吗?”
顾滇摇摇头,拱手道:“当初江南之事,倒是和陈留王府没有关系,而是同武平侯府有关。江南贪污的银子,多半进了先皇后的姜家。”
“武平侯?姜家?姜皇后?”
钟太后心里快速盘算,当初陈留王为姜皇后背锅,宁愿查抄满门,就觉得奇怪。照这样看来,陈留王听姜皇后之命,除掉顾滇也是可能的。
顾滇不解,疑惑道:“太后娘娘,怎么突然问起这些旧事?”
钟太后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吴总督,你先退下。”
吴先刚擦擦脑门的汗,不顾膝盖酸痛,径自告退,只余顾滇在房间。
钟太后喝了口茶水,平复一下心情,看了眼顾滇,这才把刚才吴先刚所说,告诉于他。本以为顾滇会愤怒异常,没想到他却十分平静。
“你为何不惊讶?”
顾滇其实也不是不惊讶,只是多年修行,他已经修炼得喜怒不形于色。
“不瞒太后娘娘,当初我醒了之后,思及旧事其实也有所猜测。只是后来武平侯府已灭,父亲也为我血洗江南官场,也就没有再提。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动手的是陈留王?”
钟太后也不隐瞒,将后来姜皇后和陈留王之间的事,都一并讲来。
顾滇本就是聪明绝顶之人,很快就发现其中的矛盾。沉思片刻,疑惑道:“太后娘娘可知,为什么陈留王宁愿满门查抄,也要守口如瓶?”
“哀家也不清楚。”
顾滇继续道:“除非,姜皇后手中有陈留王的把柄,后果至少也是满门查抄,甚至更严重。”
钟太后沉下脸,这也是她所想,只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什么样的把柄,能够让陈留王去害驸马,甚至宁愿满门抄斩。
顾滇心思急转,有个念头冒出脑海,不过看了看钟太后,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钟太后今日突闻旧事,心神激荡难免有些疲倦。
扶额道:“陈留王还有一子在世,等回京了再细细追查。今日之事别告诉明珠,以免她又伤心一回。”
顾滇垂眸应道:“是,事情都已经过去,也无法挽回什么,就不用告诉明珠。”
钟太后长叹一口气:“这都是造化弄人,不过只要哀家还有一口气在,就会查明真相。玥儿,不能枉死。”
等顾滇退下之后,方嬷嬷扶着钟太后,去里间躺下歇息。
“绣春,这宫闱之中秘密太多,哀家也没有想过,要一一知晓。但是现在,哀家想知道,姜皇后究竟有什么把柄在手,才能指使陈留王,做这么多掉脑袋的事。”
方嬷嬷也很疑惑,唏嘘道:“太后,没想到顾驸马出事,竟然背后也有缘由。奴婢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你马上传信回京,让叶十三去查查,重点查一下姜皇后和陈留王之间,到底有什么渊源。然后再查一下,燕长尹,究竟在何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奴婢马上去传信。”
尽管吩咐了下去,可钟太后想着琉玥公主的死,都是因为顾滇出事。实在意难平,辗转难眠一夜,到了第二日就有些咳嗽。
顾芳华来请安时,发现钟太后咳嗽,急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