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芳华(874)
杨隐将茶盅盖子用力一放,那“咚”的一声脆响,震住了满脸愤怒的张怀。
“张将军,你和杨将军在萧元帅回京之时,让辽人冲进玉门关,本就是死罪。是太子殿下保了你们戴罪立功,否则,你们以为,还能安安稳稳站在这里?”
杨隐的话,让张怀哑口无言。
还是杨迟已经考虑清楚,扯出一个笑容,沉声道:“大人,不妨再说明白些。”
“杨大人,你儿子还是个七品校尉吧?太子身边需要绝对忠诚的侍卫,杨公子可以试试。至于张大人,听说张大人的小女年方十六,东宫人少虚位以待。”
杨隐这话,直接说到他们两位的心尖上。
张怀原本愤怒的面容,奇异的扭曲着,嘴一张一合,却不知道说什么。
杨迟则更通透一些,沉声道:“那我们的下场,会如何?要是通敌叛国或者污名太重,家里的儿孙也抬不起头。”
“杨将军放心,太子殿下不是无情之人。这次太子殿下急于求成,也是为了保住两位将军。”
杨隐巧舌如簧,杨迟已经开始动摇。
为了更安两位将军的心,杨隐又道:“两位大人虽然被辽人蒙蔽,造成萧元帅失踪的后果。但在这最后剿灭辽人之战中,两位将军都立下赫赫战功,将功折罪,罪不至死。”
听闻罪不至死,杨迟和张怀的松了一口气。
张怀急道:“那我们会如何?皇上和太后娘娘,能饶恕我们吗?”
杨隐拱手道:“这次为了一举歼灭辽人,太子殿下用心良苦,两位也功不可没。所以二位只用上请罪的折子,太子殿下自会为两位筹谋。”
“万一明珠公主,非要一命抵一命呢?”
杨迟还是不放心,太子殿下曾经向明珠公主求亲之事,京城上层权贵,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杨隐承诺道:“太子殿下可以保证,两位身上的官位,不见得能保住,但是命一定能够保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两位还年青,将来定有出头之日。”
话已至此,杨迟和张怀知道,自己的锅背定了。
不过太子殿下还算仁慈,惠及了两家子女。用些半生功勋,来换家族将来青云直上,也划得来。
杨迟和张怀交换一个眼神,拱手道:“那微臣一切听从太子殿下安排!”
“嗯,我定会将两位的诚意,转告太子殿下。等皇上下旨回京,一切都会安排妥当。”
杨隐说完,也不久留,回到燕容凌的住所。
“启禀太子殿下,杨迟和张怀已经同意,一切等太子殿下安排。”
燕容凌有点疲倦的揉揉眉心,低声道:“辛苦你了。这次回去,我会向父皇奏明你的身世,由你继承定国公府。”
原来,杨隐竟然是老定国公杨霆的庶子。因为母亲出身低贱,一直未能记入族谱。
而他后来得燕容凌器重,就是为了光明正大入族谱这一天。
杨隐兴奋异常,不过还是冷静道:“太子殿下,此事可以稍后再议。万一在这节骨眼上,被太后或者皇上发现,那就得不偿失。何况,来日方长!”
“好一个来日方长!”
说实话,现在就算是有燕容凌的保荐,杨隐入族谱不难,可继承国公之位就太难了。
何况杨霆、杨兴和杨勇,当初在玉门关都是吃了败仗而退。如今人都死了,爵位肯定是要降的。
可要是等到,燕容凌荣登九五之后,那他金口玉言,说是国公就是国公。
------------
第六百七十六章 明珠有子
杨霆和杨勇死了之后,将杨家的所有人脉和底牌,尽数给了杨隐。
再怎么说,也是同出一脉,比起其他人要好得多。
杨隐出了太子住所,来到院子里,不知不觉走到以前的住所。
如今这个小院已经荒废,只是不大的院子里,并排着两座坟茔。其中一个是杨霆的衣冠冢,一个是杨隐的母亲。
如果不是杨兴死了,杨勇身体太弱,杨霆临死之前,也不会把一切告诉杨隐。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却没想到能出自高门大族。
如今杨隐立下大功,又替燕容凌办了很多私事,将来必定是太子心腹,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在他心里,始终还是有愧疚。
也许是老天爷的惩罚,当初他怂恿辽人,趁萧遥不在,里应外合突袭玉门关。
虽然辽人只是在短时间内,抢了就跑,并没有大规模烧杀抢掠。可就这样,辽人冲进商铺行凶时,他最爱的女孩命丧其中。
而女孩之所以去商铺,只是因为自己生辰临近,她想送自己一样礼物而已。
杨隐跪在坟茔前,泪如雨下。
也许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也许自己当初一念之差,换回来一生良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