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芳华(936)
钟太后本来年事已高,因为洪正帝的死伤心,所以这一病来势汹汹,不过三两日,就只能卧床休息,无法下地。
顾芳华被钟太后突如其来的病,吓一跳。
后来问过太医,知道凶险之后,顾芳华将萧子元送出皇宫,由顾滇带着,暂时住到冠文侯府。
而自己留下来,为钟太后侍疾。
不知道是大限将至,还是钟太后的阳寿将尽。尽管太医们用尽了浑身招数,顾芳华也小心伺候着,可钟太后依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钟太后原本深邃的眼睛,如今已经是蜡黄浑浊不堪。原本保养得宜光滑的皮肤,现在也松弛下来。
那双枯瘦的手上,如今全是老年斑,看起来触目惊心。整个慈宁宫,都散发着一股腐朽的味道。
顾芳华半跪在床前,抓住钟太后的手,眼泪不停歇地流着,悲痛不已。
钟太后如今,已经是回光返照。
她努力睁大眼睛,想将顾芳华看的更清楚一些,眼神里尽是不舍。看了看顾芳华,又看看顾滇抱着的萧子元。
“明珠,哀家以后不能再照顾你和圆圆了,你自己要保重自己。”
顾芳华简直是泣不成声,从她有记忆开始,都是和钟太后生活在一起:“外祖母,别丢下我,圆圆还需要您的照顾。您要长命百岁,不!要千千岁!”
“傻孩子,千千岁的那是老王八。哀家这一生吃过许多苦,也享过许多福。能够在临死之前,看到你有了圆圆,哀家,就算是死也能瞑目了。”
钟太后还有心思开玩笑,不过她也支持不了多久了,该交代顾芳华的,都已经交代了。
剩下的就还有一些朝廷上的事情,要交代太子。
“明珠,你和顾滇先下去,让太子和燕祈喧,还有宗人府的人进来。”
顾芳华和父亲,带着萧子元避到偏殿里。没过多久,他们商议之后,冬春嬷嬷又来请她们回去。
钟太后该安排的后事,都已经安排妥当。她这一生只有一个女儿,不过临死之前,有这么多儿孙在面前,也值得了。
“哀家走后,私库里的东西,都归明珠所有。哀家的身后事,不要兴师动众,一切从简。皇帝的死刚折腾了一阵,再来折腾一下,怕很多人都熬不过去。”
涿亲王忙道:“太后仁慈,不过这些都是他们应该的。”
------------
第七百二十四章 柳暗花明
钟太后勉力一笑,气喘吁吁道:“什么是应该的?后事办的再体面,也不如有人真心惦记。还是不要让她们来假哭,烦。”
涿亲王看钟太后坚持,又看了看燕容凌。
燕容凌如今,虽然还是太子名分,但是已经是君王的实权。朝廷内外、皇宫上下,都由他一人主事。
如今众臣几次奏请之后,现在由钦天监,推算之后择日登基。
燕容凌面对钟太后的要求,一口应承下来。
“好,太后娘娘,那些虚情假意的哭,的确没有意思。但您是大周有功之臣,我会将您的功勋,记入玉牒,永享太庙。”
钟太后虽然不在意身后名,不过燕容凌这样做,她很欢喜。
“也好,当初有很多人骂哀家牝鸡司晨,而今,也算是你为我正名了。哀家这一辈子,够了。”
顾芳华在旁边,一直哭,哭的都快喘不过气来,让钟太后又心酸又心疼。
钟太后尽量集中精神,开口道:“好了,你们都退下吧,哀家还想和明珠,说几句私密话。”
“是,太后。”
燕容凌恭敬磕了三个头,然后带着涿亲王他们退下。房间里面只剩下,钟太后和顾芳华。
顾芳华跪着挪步上前,伏在钟太后的床前,哭得不能自抑。
钟太后用尽最后的力气,抬手摸了摸顾芳华的头。气若游丝道:“明珠,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好好活着。要是你也走了,那还有谁记得在哀家的祭日,真心哭上一哭?”
顾芳华握住,钟太后枯瘦如柴的手,摇头道:“外祖母,活着太累了,您也走了,以后谁来疼我?”
“好好活着,你是个好孩子,哀家和你母亲,会保佑你的。玥儿、麒儿,母妃来找你们了。”
钟太后的声音越来越小,说完最后一个字后,嘴含笑容阖然离世。
顾芳华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外祖母!”
原本等在门外的,燕容凌和涿王,还有燕祈喧他们,都赶紧冲进来。
发现钟太后已经去世,而顾芳华晕倒在床前。
“快宣太医!”
按照钟太后的要求,她的丧事并没有大办,而是一切从简。礼部拟了几个谥号,最终燕容凌和顾芳华,定下了孝懿德三字,并将她和先皇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