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场替身不干了(30)
她略微低头想想,问了一句。
“什么?”
苏叔显然没有明白她的意思。
自我朝开国以来,三年一次和春闱一同举行的还有文绣院的选拔。
全国上下多少绣功一流的绣娘会专门在春节之前赶到帝都,只为参加这次选拔,考上文绣院。
因而文绣院的选拔也被戏称为女子科举。
“苏叔不如去附近便宜客栈,张贴告示,说咱们收取绣品,按质予钱!”
听她话音落地,一时间,苏叔看向秦妩的眼神都有些怔愣,一如他十几年前看向秦妩母亲——苏清的眼神。
同样的惊艳,同样的不敢相信。
这般思虑周全的法子竟是一个小姑娘在眨眼之间想出来的!
到现在都还没有及笄的小姑娘竟能在眨眼间和她母亲想出一模一样的法子!
来帝都考文绣院的女子多半不是富庶的家庭,帝都路远,打尖住店也是一笔不小的消费。
而且有信心来考取文绣院的女子,那肯定是全国各地绣娘中的佼佼者,绣功自然不必多言!
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他先前还有一些担心秦妩做了三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从没有接触过丝绸铺子,可能一下子没有办法好好管理商铺。
如今看来,秦妩要比他想象的聪慧得多,想来最迟明年,他这一把老骨头就能安稳地回江南过日子去了。
三年前,苏清小姐含泪把女儿留在帝都,担心大房对小姐不好,在那万般困苦之际依旧把秦氏铺子留给了秦妩。
同样留下来的,还有他这一把老骨头。
如今看小小姐隐隐可以有独挡一面的趋势,他也就放心了。
他们苏家后继有人了!
他眼中似有湿意。
“那我就按少东家说的去试试!”
秦妩被他这一句少东家叫的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只是随随便便的一个想法,他偏能将自己赞美的好像真的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样。
就好像喂两三岁孩童吃饭的父母,无非是乖乖吃一口面条,父母亲便能夸上半天。
她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一直温和冷静的人面上竟升起一抹火色。
幸好隔着厚厚的屏风,苏叔看不见。
不然心里大概也是会觉得她不堪重用,上不了台面的。
“还有一件事……”
打从心眼里认可秦妩的能力之后,苏叔接下来说话就放心大胆的多了,不再像往常那样报喜不报忧。
临近年关,同街的瑞祥丝绸铺子开始大减价做优惠活动,这本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但是瑞祥这次优惠的幅度过于怪异了,都是同行,苏叔心里清楚的很——瑞祥这次减价,几乎相当于按照原价卖出去了。
这太过怪异,秦氏与瑞祥虽然没什么交情,但也绝对没有交恶到要赔本赚吆喝拖垮对方的程度。
“不过面对这样的事情,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苏叔下意识地宽慰秦妩,“我们有了佛莲布的预定单,就算年关的客人都被他抢去了,也伤不到什么根本。”
苏叔不知道秦妩和王静合签订的“每月营收两千两”的军令状,自然也不知道秦妩是没有办法以不变应万变的。
第二批佛莲布最快也要年后才能赶制出来,如果真的失去了年关的客人,她这个月绝对是挣不到两千两的。
母亲的态度才刚有对她缓和一点的趋势。
要是这个时候让母亲失望……
秦妩不敢想。
当下便是连装病都忘记了,立马乔装打扮决定走一趟瑞祥丝绸铺子,探探虚实。
她平日里三步不出闺门,就算是这一段时间接手了丝绸铺子,出门也是坐车坐轿带斗笠。
瑞祥的老板并不认识她,倒方便了她的行事。
瑞祥的店铺门口红纸黑字写着优惠力度,她看了许久的账本,也能看出这力度几乎是赔本赚吆喝的程度。
唯恐来往的客人不识字,铺子的掌柜还让两个小厮在门口吆喝。
秦妩走进店里的时候,瑞祥的铺面里面几乎已经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
“呦,姑娘您来看什么?”
张瑞祥在这帝都开了将近十年的店,一眼便认出进门这位姑娘和他人是不同的。
这通身的气派,怕不是哪个公主娘娘家的!
因为怕漏了怯,秦妩没有搭理他,眼睛直往那些标着优惠的展出的布匹上瞅。
这可一下就让张瑞祥慌了神,那些都是卖给平常小民中等偏次的东西,怎么能入了这位贵人的眼?
唯恐贵人觉得自己的店铺里面只有这些货色,张瑞祥连忙开口,他压低声音。“姑娘哪能瞧得上这些东西,真正的好东西都在楼上呢!”